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asdf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在各类院校体育课程当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改革了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阶段的篮球技术教学来说亦是有着很大的正面影响,借助多媒体技术,运球、传球、投篮等过程都会更详实的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极大程度提升了篮球技术教学的整体效率。因此文章中将重点分析,给出合理应用意见。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篮球技术教学;理论应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互联网风,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实践应用,促进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成为了各科教师面前最为重要的课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因此,探索如何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篮球技术教学中,更好的将其与课程融合起来,是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一、 小学篮球技术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要针对小学阶段篮球技术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首先应当深入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普遍倾向图像化,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熟悉方式是重复与模仿,也正是因此,多媒体教学方式对这一时期学生的篮球技术学习更为有利。
  在多媒体环境下,视觉要素体现的方式虽然较比现场观察缺少一定的实感,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媒体平台上,许多篮球的基本动作借助影像方式展现出来,是可以慢放且可以回放的,这样能更细致的将动作细节的直观展现出来,而且可以通过不断重复让学生去熟悉基本姿势并进行模仿,这与学生的图像化思维及重复性、模仿性的学习习惯是完全相符的。
  不仅如此,当今我国的小学生诞生于信息化时代,对于信息技术兴趣很高,因此利用多媒体元素能够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更加投入的去观察,去模仿,由此可见虽然体育教学必然要以实践为重,但通过观察了解动作要领同样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教师应当活用多媒体设备,确保教学的实效性,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后续的实际练习更熟练,动作更标准。
  二、 小学篮球技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 应用多媒体技术确保动作细化
  在篮球训练及比赛过程当中,运球、传球、投篮、过人等技术,都是依靠瞬间的反应与决策,这一瞬间的时间是十分短暂的,但对于技术的要求却很高,真人教学过程中,动作是无法暂停的,亦无法回放,所以许多时候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借助媒体设备却能够做到。
  借助媒体设备,可以在播放实际训练的影像时随时暂停,让学生观察动作要领,慢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到每个细微动作的细节,进而明确在实际的练习与比赛当中应当怎样去做每一个动作,应当注意哪些要点。
  例如在贴地运球时,球应置于地面,并且以手指快速将球拍起,并持续快节奏运球。在这一过程中,拍球时不能用掌心,高度控制在5公分左右,而且不能看球,频率要快,所以如果学生不通过慢放或是暂停去观察,是很难看清高频率运球动作的,因此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便体现了出来。
  (二) 应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样的说法虽然陈旧却始终适用,为保证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教师巧妙的吸引是十分重要的。
  实际上许多时候在现场观察时,由于场上球员很多,我们的视角通常是有偏向性的,希望某个队伍得到胜利,因此我们往往无法注意到两队所有球员的动作,目光只是追着球走,不可能顾及到场上每个位置的球员应变是否存在亮点,也正是因此,我们对于经典的球赛,才会以观看重播的方式去回顾,因为每次回顾都有不同的亮点,会让人感到兴趣盎然,这也正是许多并不实际参与篮球训练与比赛的人却都喜欢观赏球赛的原因。
  不同于一板一眼的教授,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看到更多爆发性的瞬间,看到球员真正随机应变应用优秀的技术让队伍赢得分数的瞬间,更快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篮球的魅力所在。为此教师可以收集部分优秀的赛事集锦,让學生看到篮球队员在实际面对比赛时的应变,这样更能让学生乐于去了解,去学习。
  (三) 应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练习
  以上亦有所谈及,小学阶段学生需要依靠模仿与重复去学习,但实际练习过程中,教师的动作学生未必能够跟得上,如果一再落后于教师的速度学生便会感到沮丧,影响练习的情绪。而借助多媒体设备,能够将快速的动作慢动作回放,而且能够多次回放,这便强化了示范的精细度,让学生也能够跟上节奏,逐渐规范自身的动作。
  三、 结语
  多媒体技术是当前每一科教学都能够加以应用的优化要素,能够让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帮助学生更快把握要点。对于小学阶段的篮球教学更是如此,小学生最重视的是自身的兴趣,理解事物的方式倾向图像化,学习习惯倾向重复与模仿,为此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多媒体平台可重复性、可慢放、可暂停、可放大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影像深入了解篮球技术要领,进而更好的掌握篮球技巧。
  参考文献:
  [1] 李剑雄.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5):134-135.
  [2] 李为明. 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多媒体技术[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07):67.
  [3] 李沛季.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2,(11):56.
  作者简介:
  施枋,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松柏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的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自我监控主要是以认知过程为对象,对其进行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及自我调节,为了分析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学生自我監控能力的相关策略,笔者针对自我监控能力提高的各项途径及方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自我监控能力;提高策略  自我监控主要是自我监控知识、自我监控体验,实际的学习
摘要:数学建模在学生进行实际生活问题解决的时候运用数学知识方面的要求更高,在其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帮助,在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逐渐加强的时候,需要对数学教学的活力进行有效释放,这一现象能够有效对大学数学教学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数学建模主要是将数学的知识内容和客观实际问题内容加以必要连接,在数学语言
摘要: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为中职数学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手段,现如今,单一的数学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学生很难有效投身其中,不利于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探究性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着重探讨网络环境在中职数学探究学习的策略,进而为中职数学教学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职数学;探究学习  一、 前言 
摘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段话精确概括了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启发广大幼儿园数学教师应该实施生活化教育。本文分幼儿园数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三个部分,对幼儿园数学课程实施生活化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学课程;生活教育;引入案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
摘要:九年制义务教育由小学与初中构成,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小学数学更是重中之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用现在的教育环境,需要进行新的教学策略的探究。本文首先对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阐述当前教学策略的现状,对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育质
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在于小学的数学教学过于教条化,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十分不利,因为小学生的年纪不成熟,只有比较易于理解贴近生活的学习才能保障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
摘要:  一题多解能很好地反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和考虑,是学生轻松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在数学解题方面表现为学生有意识地探索题目的多种解法。  关键词:一题多解;发散思维;创造思维  解决数学问题创新的根源在思维方式的改变。能够辩证看问题,结合正面与反面,截取与延伸,考虑加和减、倍和分、左和右、上和下。以初中学生证明线段相等为例,这个内容中题目并不是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动力、逻辑判断力等有着极大的帮助,可以为小学生们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重点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趣味性教学模式,通过结合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深入探讨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主体性的突出等问题,适当的融合教学评价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实践过程  兴趣属于人们对于事物的实际选择态度,更是一种认识事物且参与相关活动的心理倾向,可以带给学生
体育训练与体育教学属于两种不同的体育训练模式,两者之间不仅存在联系,而且还具有一定区别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效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同时还需获取其中的相似之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