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欣赏评价能力之我见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me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阅读能力是在阅读欣赏评价过程中提升的,是指对课文美的感知、体验和欣赏评价能力,包括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评价到表现形式、语言文字,乃至风格特点的评价与欣赏。
  【关键词】阅读教学;欣赏评价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较浅,思维经纬度有限,但其思想认知也要经历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评说人物与思想内容、鉴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教学,来提高学生欣赏评价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高效阅读,积淀语言,丰富表达
  首先,积极阅读,养成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喜欢、快乐读的习惯,坚决杜绝消遣性的阅读或走马观花性阅读,积极引导学生把阅读过程变成一次体验、发现的旅程。教给学生欣赏性阅读方法,集中心智、积极审美心态,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达到“观其言,品其味,悟其神”之功效,使阅读真正成为一个审美体验、欣赏评价的过程。
  其次,阅读经典,积淀语言。只有大量阅读经典,学生才能感悟、积淀一定的人文精神,培养一定语感,积累到一定语言材料;也只有接触到大量规范语言和篇章,才能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表达能力。
  再者,独立“阅读”,学会欣赏。朱熹说:“书要自己读,道理要自己去深究。”而我们的语文课堂讲解的文章,相对于浩瀚如海的世界文学宝库是凤毛麟角,多数文章还要靠学生自己去阅读、分析、欣赏玩味。如果缺乏“独立”,那么在新文章面前只能“望洋兴叹”。教学时,就应教给学生阅读欣赏评价的方法、技巧以及一定的思维模式等。
  二、朗读玩味,感知内涵,倾吐情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玩味,学生感知才会随之得到强化,才能由直观感知过渡到理性感知。学生一旦对文本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自然就会对文本经典内容生成美感体验,生成阅读欣赏,随之萌生阅读评价。例如学习《钱学森》这一课时,有这样一句话,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教学时,只有用高昂的语调、坚定的语气反复读,抓住“日夜盼望、终于、祖国的儿女、应当”等朗读、玩味,学生才能感受到钱学森态度诚恳,感情真挚,迫切报效祖国的情怀。
  只有学生用“心”去品读,将文本中无声蕴情的文字化成有声有色溢感情的语言,才能调动他们的视觉感官,叩击他们的心弦,使他们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弄清文意,咀嚼精英,体味表达
  朱自清说:“阅读有时候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话,字里行间的话——即言外之意,不能读得太快,必须仔细地吟味,这就需要斟酌文字的功夫。”对文本中的经典进行咀嚼欣赏,从语言角度赏析,尤其是修辞角度进行欣赏,这当然无可非议。但如果学生思想理解不到位,其收效也会过于单一,微乎其微。所以,只有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文本经典展开多元探究、体味,才能获得丰厚的欣赏评价成效,形成重要的閱读欣赏评价能力。
  如学习《郑成功》时,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师让学生阅读文本,谈谈感受,学生思考片刻,有的说:我从“绝不允许、一定”读出了郑成功的态度坚定。有的说:我从“祖国的宝岛台湾、中国的领土”读出了郑成功的爱国情怀。教师继续引导:从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你还能读懂什么?有学生联系上文,“荷兰侵略者残酷地奴役台湾人民”,读出了郑成功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恨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教师对此给予肯定评价。
  学生一旦对文本思想内容和人物评价有深刻体会,体味表达、欣赏评价能力自然水到渠成,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内容方法正确,学生获得了阅读感知体验,对文本的欣赏评价便信手拈来。
  四、多元解读,尊重差异,赏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思考、体验的多元性,相信学生有一定的感知理解能力,教师应创设机会给他们以思想自由和发表自由。当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后,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抓住文本内容中的某一感人点或文章中心思想方面,结合自己的情感参与、经验渗透,以小见大,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地联想,从而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如教学《理想的风筝》,有这样一句话:“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
  师: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生:(略)。师:你认为,
其他文献
There is great significance to diagnose the fault of an intelligent building facility for fault controlling, repairing, eliminating and preventing. As an exampl
【摘要】现代社会,良好的口才对实现个人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课本剧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口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本文在阐述编排高中语文课本剧意义的基础上,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基于口才训练这一目标,为如何借助课本剧更好地锻炼学生口才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本剧;口才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且将伴随一生。在自主学习日趋重要的情况下,先分析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法的必要性,再阐述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法的具体举措,借此希望教师重视课堂中的阅读教学,重视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在逐渐完善,更加注重教学评价环节,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步骤中,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优化小学语文课程设计,充实整个教学过程,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叙事类文章;教学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叙事类文章,主要是对人和事物的一种
【摘要】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不再是简单地识文解字,更重要的是需要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语文不同于数学等偏理性的学科,语文的学习更多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以外的情感知识。而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正好适用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下,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模式,增强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然后提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这樣一个目标表述:“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特征,深入理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意义,以及更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
【摘要】作文细节描写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让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对于一篇文章的质量有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本文先是简单介绍了作文写作中不同的写作技巧,其次提出了对细节描写的指导策略。通过提出指导策略,对细节描写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学,让学生可以完成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完成更有质量的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细节描写;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