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风景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ma123ertswe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到了,该出发了,但是怕热门景点人山人海?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寻找不一样的风景吧!
  呼伦贝尔临江屯(内蒙古)
  暑假是呼伦贝尔大草原最美的季节。抛开书本与课堂,面对大地苍翠,鲜花盛开,骏马奔驰,谁能不心胸大开呢?临江屯位于中俄边界,蒙古人民的母亲河额尔古纳河在蓝天白云下如绸带般光洁柔软,盛夏的白桦树枝干遒劲,休憩的马儿在河边悠然自得,木刻楞民居前一排排金色的向日葵,刻画出一幅充满北国风情的巨幅油画,静待着同学们的鉴赏。
  “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王家大院(山西)
  虽然因为一部同名电视剧,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名声大振,但灵石县的王家大院却更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美誉和“民间故宫”的豪名。25万平方米的规模,与故宫相比也不逊色。这是历经七代人的民间建筑杰作,全部大院号称“五巷五堡五祠堂”,如今对外开放的只有三个堡,但其宏大的建筑规模和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等已足够让人咂舌称奇,最不能错过的是数不清的楹联匾额,中国古典文化那浓浓的神韵令人回味无穷。
  天下文气汇绍兴(浙江)
  在课本里,认识了鲁迅;在宋诗里,读懂了陆游;在书法里,结交了王羲之……不如亲身来一趟绍兴吧。“越山鉴湖名士乡”,这里有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孔乙己在咸亨酒楼前迎接游客;这里有陆游和唐婉的沈园,石壁上留下了千古凄婉的《钗头凤》;这里有兰渚山下一兰亭,遥想曲水流觞的雅趣,揣摩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这里还有府山绿盖如云,仓直桥街水道蜿蜒,游江南,不可不游绍兴府。
  舞阳河下镇远城(贵州)
  黔东南州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如今正焕发出新的光彩。从舞阳河漂流而下,即可到达山水环抱的镇远。舞阳河在此弯折成S形,镇远城沿河就势,形如太极八卦,俨然一座风水极佳的独特古城。主要景点青龙洞其实不是一个洞,而是一座建在山壁间的道观、佛寺、儒家书院三位一体的临山古建筑,登高俯瞰整个镇远城和舞阳河,别有一种悠然山水间的意境。
  曾厝垵,一个渔村的精彩(福建)
  在鼓浪屿人满为患的时刻,曾厝垵显出了她藏于闺中的文艺气息。这里曾是日出而渔、日落而息的渔村,后来海风与海浪的奏鸣曲吸引了音乐家的耳朵,渐渐地,这里开始出没一些得风气之先的民间艺术家,村民们开始出租自己的祖屋给他们,他们在这里唱歌、写歌、举办小型音乐会。画家们来了,雕塑家们来了,开咖啡馆、小酒吧和青年旅舍的文青们来了,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普通青年们也来了……就这样,一个渔村曾厝垵,华丽丽变身成为了厦门文艺圈里最时髦的所在。
  隐在深闺丹巴寨(四川)
  隐在甘孜州群山深处的丹巴藏寨,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大渡河与大金河相隔,亚拉神山与墨多尔神山相峙,海拔高差4000多米,雪山、森林、海子、温泉、草甸、崖洞于一体的天然盆景,这就是嘉绒藏民世代所居的“千碉之乡”丹巴藏寨。这里的生活是简单而安宁的,早起看炊烟在碉楼间飘散,日间漫步于鲜花盛开的山间小道,夜里在露台上看银河繁星,或者与藏族老妈妈攀谈,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吧!
  在夏河的拉卜楞寺发呆(甘肃)
  夏河因为拉卜楞寺而著名。拉卜楞寺,一座拥有“世界藏学府”美誉的寺院,因为它的存在,如今的夏河已是大量西方游客以及国内藏文化爱好者和驴友们钟情的所在。在夏河,不但有桑科草原和纳摩峡谷的自然风光,有一座寺庙就是一座城的建筑艺术,更有着浓厚的异域文化气息,与世隔绝又与世无争的另类氛围令人着迷。
  海风沉醉南丫岛(香港)
  纵是再现代化的大都市,也有属于它自己的后花园。南丫岛,就是快节奏的香港偶而的“慢生活”。从中环码头行船半小时,就能到达这座位于港岛西南海域的“离岛”。岛上有政府修筑的步道,因此悠闲漫游的步行是游览南丫岛最合适的方式:走过榕树湾码头,看渔村渔船和渔民;走过天后庙,看热热闹闹的民间风情;走过洪圣爷海滩,吃上几串烤鱼蛋,喝上一杯椰子汁,好不惬意;走过植物专业大学生的研究基地,寻找迷迭香和薰衣草;走过阿婆豆花店,在炎热夏日里喝上一碗又香又滑又软的凉豆花……如此享受一个海风沉醉的香港夏日,不一样的满足啊!
  最美也最好玩的沙漠——沙坡头(宁夏)
  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北面是千里腾格里沙漠绵延,南面是九曲黄河蜿蜒,隔河远眺祁连山脉,王维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诞生于此。此外,这里还是“中国十大最好玩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黄河上的凌空飞索与羊皮筏子,沙漠里的滑沙、冲浪越野、卡丁车,还有最富沙漠风情的驼队穿越,足以让人High到极点。如果还没尽兴,不妨在风格独特的沙漠酒店住上一晚,体验曲终人散后沙漠之夜的苍茫、寂寥以及清晨大漠日出的生命感动吧。
  有一种风情叫喀什(新疆)
  当汽车行驶在帕米尔高原的中巴公路上,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山水美的苍凉感已扑面而来,这种感觉就叫作“苍茫大地”。相对自然风光的雄浑苍茫,喀什城更是维吾尔族独特民俗风情的大本营。国内四大清真寺之首“小麦加”艾提尕尔清真寺、传说中的香妃墓、老城保留至今的高台民居,还有汇集了众多维族手工艺匠人的“职人街”,一切的一切,鲜明展现出一种不同文化渊源的独特西域风情。在这里,我们又一次见证了中国的辽阔和博大。
其他文献
在遥远的天涯尽头,有一个普通的村庄。那儿的村民都是些普普通通的农夫,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生老病死,从无怨言。但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气象员。  在那些老实巴交的村民眼里,气象员是一个比村长还厉害的大人物。操纵那些复杂的家伙那比挥锄头可要复杂好几万倍。只有气象员自己知道,他的工具有多么寒碜:他的左手腕上系着一根细细的铁线,铁线的尽头是一套风向仪,它被系在一只大大的、永远不会漏气的气球下面。气球牵着风向
【摘 要】江苏课程基地创新了改革理念,开创了项目驱动的新思路;建设课程基地,开辟了立德树人的新路径;拓展学习空间,开发了撬动课改的新支点;探索多元共进,建立了整体协同的新机制。江苏课程基地所构建的生态育人模型体现在:推进了育人模式的深度转型;激发了变革主体的内生动力;凸显了核心素养的培育成效。  【关键词】普通高中;课程基地;江苏基础教育;生态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新课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我们认为,只要坚持“学为主体,导为主线。能为主旨”的教学思想,积极实践以导人、导疑、导研、导练、导评为内容的“中学导学制”五环节教学模式。就能实现“有效教学”,甚至“高效教学”,提增教学质量。    一、学为主体    所谓学为主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应是活动的主宰;二是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
我们经常听到老百姓抱怨说吃的东西涨了。用的东西也涨了。为什么一方面老百姓都在喊物价飞涨。另一方面企业家却抱怨产品卖不出去。打折销售呢?  这里给出一个名词叫做物价指数,也叫价格指数。什么叫物价指数?我国有上亿种商品。这些商品有的涨有的跌。我们就用一个物价指数来表示商品价格水平的总趋势。  物价指数是这样算出来的,先分出吃、穿、用、住、行等八大类。然后算出这八大类的比重各占多少。总和加起来是100。
暑假开始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改善自己与爸爸之间的关系。可是,暑假眼看就要结束了,这个看似简单的目标却似乎变得越来越难达成了。  我在另一个县城读书,寄宿,两周回家一次。每个礼拜我会给妈妈打两到三个电话,发发牢骚,讲讲宿舍里有趣的事情等。由于妈妈跟我都比较健谈,所以一打起电话来就说个没完。  可是,如果拨通电话,那头接起来的是我爸爸,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般情况下,爸爸会马上把电话递给妈妈
立秋的午后,微风清凉,阳光正好。孩子们四散在操场上,自由嬉闹着。  “快来,这儿有会叫的蛐蛐!”康康兴奋地高声招呼着。我和孩子们一起围了过去,可是草丛里却一丁点儿声音也没有。我把食指放在嘴边,提醒孩子们保持安静,大家按捺着焦急的心情,耐心地望着草丛,聚精会神地等待着……  “嘟嘟!”第一个独唱歌手发出羞涩的声音;“唧唧,唧唧!”第二个歌手的嗓音明显洪亮了许多;“蛐蛐蛐,蛐蛐蛐。”又一名歌手兴奋地加
直列去车,尤克制地区才消除了对电话的抵制情绪。虽然现在已着手在安装电话,但是由于计圳不周,进展比较缓慢。到今天为止,该地区的六十小镇之间的电话线路还很不完备:A镇同其他五十小镇之间都有电话线路;而B镇、c镇却只与其他四个小镇有电话线路;D、E、F三十镇则只同其他三个小镇有电话线路。如果有完备的电话交换系统,上述现象是不难克服的。但是,电话交换系统要等半年之后才能装成。在此之前,任何两个小镇之间必须
要讲清楚今天介绍的这本书之前,我们该把视界稍微放宽。  举个例子,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是什么让陌上青青变成高速公路,是什么让草棚茅屋变成摩天大楼,又是什么让驴骡马车变成四只轮子的钢铁走兽呢?当然这是一个渐进过程,如果一定要追根溯源的话,变化开始自1863年的一次谈话。《清史稿》里记载,第一个在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中国学生容闳几度救国无门,失望之余朋友力劝他去拜访一下时任两江总督的曾
看到案例中的丁丁,我想起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小事。  一次运动会中,老师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礼物。我们按人数,分别为女孩挑选了“小清新”的发卡,为男孩准备了汽车、坦克、恐龙等立体拼图。发放礼品时,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突然,一个胖嘟嘟的男孩小声跟我说:“老师,我不想要拼图。”我下意识地问:“啊?不要拼图,你难道要小发卡吗?”小男孩听到我的反问,小脸瞬间红了,既没有拿拼图,也没有选发卡,讪讪地离
曾经有个小国向一个大国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同时给大国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全人,哪个最有价值?  大国国王既高兴又苦恼。他请来珠宝匠反复研究,始终没发现它们三个的区别所在。使者说:“泱泱大国,连这小事都搞不懂吗?”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臣说他有办法。  老臣胸有成竹地拿来了三根稻草,分别插入三个金人的左耳里。稻草从第一个金人的右耳穿出来了,从第二个金人的嘴巴掉出来了。当稻草插入第三个金人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