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风险与喉癌术后并发症及营养支持情况分析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ebi3807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对喉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及不同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喉癌手术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估,对照组术前14d开始家属自制匀浆饮食鼻饲喂养直至拔除胃管,观察组术前14d开始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直至拔除胃管,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有营养风险的患者(36.37%)(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5.81%)低于对照组(51.61%)(P<0.05);护理后两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比护理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喉癌患者术后更易发生并发症,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营养风险;喉癌术后;并发症;营养支持
  【中图分类号】R739.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5.283
  喉癌属于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约占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20%[1]。手术是治疗喉癌的常用方法,由于后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且摄入不足,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本研究在喉癌患者术前14d开始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直至术后拔除胃管,对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改善其机体营养状态取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喉癌手术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男27例,女4例,年龄39-79岁,平均(57.60±6.43)岁。观察组男29例,女2例,年龄40-79岁,平均(56.91±6.27)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估:总分7分,总分≥3分表示存在营养风险。对照组术前14d家属自制匀浆饮食,经鼻胃管鼻饲喂养,6-8次/d,每次240ml,直至鼻胃管拔除。观察组术前14d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给予肠内营养乳剂,总能量146-188kJ/d,微泵泵入,第1d喂养1/2总量,第2d开始给予全量,直至鼻胃管拔除。
  1.3观察指标
  (1)观察术后并发症。(2)观察营养状况,包括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用x±s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无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有营养风险的患者(36.37%)(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5.81%)低于對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51.61%)(P<0.05),见表1。
  2.2两组营养状况比较
  护理后两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比护理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喉癌患者由于肿瘤生长部位特殊,易导致患者咽部不适、吞咽困难,影响饮食;加上喉癌患者机体存在高代谢及代谢障碍,易造成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抵抗力下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因此,术前评估喉癌患者的营养风险,并给予喉癌手术患者营养支持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无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有营养风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示,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喉癌患者在术后更容易发生并发症。同时,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与相关报道[3]类似。提示,喉癌患者术前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可能为术前肠内营养支持更符合人生理营养方式,维持肠道黏膜的正常功能和结构,减轻手术应激对胃肠道的影响,刺激胃肠道激素分泌,保护胃肠道蠕动功能,维持机体代谢正常、稳定,利于机体摄取营养,增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提示,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喉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原因可能为肠内营养支持保证能量供给充足,避免自制匀浆饮食存在的营养供给不足、供给不全面的问题,而且肠内营养乳剂更易吸收;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及胃肠道激素分泌,保护胃肠道正常功能,促进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摄取,改善营养状态。
  综上所述,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喉癌患者术后更易发生并发症,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袁媛,金凤,吴翠良,等. 快速康复外科在喉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5(11):122-126.
  [2]赵宏彩,王旭红.喉癌术后患者营养风险评估与营养支持[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8):3129-3130.
  [3]赵小云,易勉,周银华,等.营养支持对喉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9,25(8):86-88
  课题编号:CBY20-QA-Y34
  课题名称:营养风险与喉癌术后并发症及营养支持情况分析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痛风性关节炎,应用藏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2例(2019.01-2020.12),随机分成甲、乙组,各46例。前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后者实施常规西医+藏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甲组,其临床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低于甲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藏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时效性,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
期刊
【摘要】儿童健康管理中,麻疹这一病症在临床中多见,在早期麻疹疫苗尚未使用前,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各国卫生组织及医学界将麻疹病的预防控制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在针对麻疹展开持续临床试验时,疫苗的抑制及阻断作用明显,但随着麻疹病毒出现抗药性的提高,麻疹患病率有所抬头。强化免疫能够弥补疫苗常规免疫不足的缺陷,在降低麻疹发病率方面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关键词】强化免疫;麻疹预防控制;应用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腕管药物注射辅助小切口用于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共80例进行治疗,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行小切口切开松解减压手术,观察组40例行腕管药物注射辅助小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较对照组低,(P0.0
期刊
摘要:导演维姆·文德斯所摄影片《皮娜》用3D技术拓宽了纪录片的题材表现,开创了3D纪录片的新美学,然而其作为纪录片,终归是一种“纪实”的艺术,求“真”更是观众观看的动力,任何新技术的尝试,最终还是为了引导观众更加深入影片所展现的物质世界,探究潜藏其下的深层秘密。本文试图通过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体》中对“物质现实的再现”的阐述对《皮娜》所展现出的纪实美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本体论;舞蹈电影;纪实美
期刊
【摘要】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处于对爱情、性的活跃阶段,若是高校未能做好对大学生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大学生有感染艾滋的风险,最终也就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与身心健康都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在部分学者的研究中明确指出高校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的内容不明确,仅仅知晓艾滋病会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以及性传播等三种途径来进行传播,但是却并不知道应如何来有效地防范艾滋病,且部分大学生甚至没有正确认识到艾滋病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安宁组(n=40)以及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安宁组应用安宁疗护模式,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9,P=0.691);经过干预,两组患者SAS、S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重点探讨对存在跌倒/坠床风险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对预防跌倒/坠床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入院存在跌倒/坠床中、高危风险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将该组患者分成常规护理组和精细化护理组,各有病例10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进行干预,护理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之上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胎盘植入MRI(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与影像特征。方法:妊娠期胎盘植入患者60例为我院收治病人,先为其应用超声波检查,后为其应用MR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对妊娠期胎盘植入不同类型的检出率、MRI妊娠期胎盘植入各征象的检出率。结果:MRI和超声波检查在穿透性胎盘植入诊断中检出率均较高(P>0.05),但MRI检查在诊断粘连型、植入性胎盘植入的检出率方面
期刊
【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具有广泛的全球差异,总体而言,该病在男性发病率中排名第三,在女性发病率中排名第二[1]。随着经济发展,饮食和西化的生活方式改变CRC发病率逐年增长。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肠道菌群成为研究热点,特别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在促CRC的发生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运用自身抗体和生化检测指标的价值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患有肝炎的90例人员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45例(1组),病毒性肝炎患者45例(2组),同时运用一样的方法抽取同时间断来本院接受体检健康的45例人员,作为参照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全部接受以上两项检测,分析其结果差异。结果:从阳性检出结果来看,1组的抗核抗体、抗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