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u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倾听是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们所获取的知识多数来自倾听。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倾听能力。因为良好的倾听即是保持个人素质的一种表现,又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主要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倾听能力;培养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倾听能力,是值得所有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巧用合作学习这几方面培养学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倾听能力。以下结合我的实际教学经验,分别进行介绍。
  一、在多彩多姿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数学倾听能力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我们最好的教师,华罗庚说过,“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兴趣”。鉴于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详细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如,教师在教学中,不小心说错题,班级内一名学生小声地提醒教师说错了,这时教师就可以给这名学生一个小红花,鼓励她继续努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做游戏,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其中,并倾听游戏规则。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数学倾听能力
  多媒体技术有着图文并茂的优势,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还可以调动他们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于参与性。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倾听能力,调动其积极性与参与性。
  例如,在教学“位置”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和列,并可以初步理解数的含义,借此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教师可以借助PPT软件向学生播放一些动物园、植物园等图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与参与性。又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可以培养他们动手能力,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借助PPT软件为学生播放一些带角的图片,如:三明治、剪刀、五角星等,并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倾听,调动其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倾听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倾听能力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取合适的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其数学倾听能力。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可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感受数学的联系,培养他们乐于探索求知的情感。上课之初,教师并没有急于向学生进行知识讲解,而是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如问题一:“同学们,一年有12个月,我们把每月31天的月份叫作大月,那么每月有30天的我们叫什么?”问题二:“为什么2月有是有28天,有时有29天?”又如在教学小数乘法一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如问题一:“2.4扩大多少倍是24?”问题二:“72缩小多少倍是7.2?”问题三:“5.24扩大多少倍是524?0.056擴大多少倍是56?”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还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巧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倾听能力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后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合作学习主要是指教师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他们进行分组,引导其在组内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倾听对方的意见,并将正确的意见吸收到自己的身上。
  例如在教学“1-5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1-5的读写、数的数的顺序,以及初步建立数感,我就采用了合作学习法。在上课之初,我将学生按学习能力、性格、性别分成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接着,我向他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如:(1)“1+1=?”(2)“1+2=?”(3)“1+3=?”(4)“1+4=?”(5)“2-1=?”(6)“3-1=?”随着我的讲解,学生在自己的组内,积极地探讨着,在我巡视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看到有的组的学生在组内数组员的手指,还有的学生在用铅笔计算1-5以内的加减法,各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都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打破了学生课堂上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还培养了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倾听能力,教师应注重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与参与性,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凸显出来,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唯有如此,才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为他们后续地数学学习铺垫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科技经济导刊,2018(9).
  [2]聂侠.漫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
  编辑 段丽君
其他文献
以某高速公路钢桁梁桥跨越既有道路施工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公路工程中大跨、简支钢桁梁桥的顶推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状态。通过对钢桁梁顶推施工中临时结构
素有“千里苗疆门户、千户茁寨”之称的寨头,位于贵州省三穗县的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320国道从寨子的中间穿过,西面半山腰间又一条从北向南的玉凯高速公路穿山而过,南来北往、川
汪玉凯在9月19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十二五”规划对未来行政改革做了详细的规定。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其中之一是理念上要有变革。现在有三大理念,应该加以强化
期刊
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背景下,关注学生生命与成长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必须履行的责任。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质的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生命意识有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深入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可以了解生命的意义,感悟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追求过程。然而,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仍旧存在忽视生命教育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课堂,难以充分发挥出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为人师表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特殊儿童。这些孩子或者智力残疾,或者肢体残疾,抑或者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自卑、孤僻、固执……但作为社会的个体,他们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我们不应歧视他们,而应关爱他们。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该如何用爱心去点燃这些学生的心灵火把,让他们重拾生活的自信呢?遇到了听力残疾的小东。通过和听力残疾的他的接触,通过和他的沟通,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引导,我发现了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借助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日常交际。要想实现这一点,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简单地说,教师要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选取生活案例,以生活形式引导学生探究,以此使学生在浓浓的生活氛围中感知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并获得有价值的英语知识。那么,如何实现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呢?   关键词: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教学对策;生活内容;生活情境   所谓的小学英
随着对现代汉语中疑问语气词数量的探讨,“么”一词被作为“吗”的异体字亦被讨论其疑问功能。在云南建水话中,“么”的使用频率颇高,建水话“么”除了可充当弱疑问标记外,还可作
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运用互动教学法时需注重以学生为本,并引导学生有效讨论分析教学内容,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构建互动课堂,增强语文课堂的互动性,使学生消除厌
规划成长,明晰路径;阅读提升,涵养素养;任务驱动,研学相长;同伴互助,反思提高;专业竞技,走向优秀;善于积累,勤于动笔。除了以上路径外,激荡的教研活力,自信的教研热情,自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