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学习评价方式的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60-01
  初中古诗文学习评价多是回忆式纸笔测验的模式,这种评价学习成效的方式存有片面性,学生虽能因记忆了具体信息而获得好成绩,但忽略了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人格的培养,也无法客观评价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改变考试评价带来的不足,应从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价。
  一、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
  考试是终结性评价,是“在一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结束后,为确定学生达成整个教学目标的程度而作的总结性的评价,主要是以量化的标准评定学生学业成绩。”①优点:能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或实现了规定的学习要求。缺点:仅反映学生某一时刻静态学习情况,无法反映动态发展。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伴随教学过程而进行的经常性评估、日常性评价。” ②优点:关注学习过程中态度、习惯、方法等表现。缺点:不利于选拔。随着课改,这两种评价已在结合。如《上海市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中语文评价有日常成绩、期中、期末、学期总评,侧重知识与能力的评价,评价还有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注重过程与方法。学习表现包括:⑴善于观察思考,主动发表感想;⑵勤于完成作业,及时订正错误;⑶敢于相互合作,懂得尊重他人。又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多维度综合评价反映某一阶段动态的学习发展曲线,学生能看到成绩和不足,从而有目的调整学习方法、改善学习态度等。
  以百分制综合试卷为例,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按3:3:4分配,古诗文满分30分来设定综合评价成绩。
  在单元学习中使用这种评价,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利于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增强。
  二、评价方式多样,丰富学习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巴金《我的散文》中回忆:“我仍然得感谢那两位强迫我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可见, 经典学习不在于实用,是将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精神生命的一部分,使其终身受益。这需要评价方式多样,丰富学习经历,激发学习兴趣,感受经典魅力。
  背诵是常用的评价,形式单一,难激发学生兴趣,可采用诵读表演和背诵比赛。初中生表现欲比较强,表演和比赛能得到他人认可,最大化满足心理需求,这也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理论指出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承认。学校、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通过比赛表明自己有实力,能胜任学习。同时能力得到认可,也得到师生的信赖和尊重。受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又促使学生充满信心更努力学习,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变得越来越优秀,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古诗文学习评价还可更多形式进行。故事性强的进行课本剧表演,如《橘逾淮为枳》通过表演感受晏子善辞令的才能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画面感强的进行绘画创作,用诗文中的意象构思画面,表达作品中蕴含的意境,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画面表现秋日雨后山中空灵,感受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多形式的阅读比较,如学习《木兰诗》后观看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比较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经典的表达不同,写一份观后感。
  多形式的评价丰富了学习经历,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文化素养,满足高层次需求,激发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三、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生生互评。
  考试评价中,出题、阅卷只有教师参与,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构成,学生也应是评价的主体,拥有评价自主权是学生主体地位一重要体现。
  学生自评是自我反思评价,是对自我行为进行承担责任的评价。认识自我、查找不足,产生完善自我的意识。生生互评使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他人,得到借鉴,主观上有改正不足、发扬优点的思想。同时初中生心智还不够成熟,比较在乎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通过教师评价、自评和互评产生努力向上的想法,争取下一次评价更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了学习动机。这些评价可阶段性的,也可针对某个学习内容。
  四、口头表扬鼓励是最佳的日常有效评价形式。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③每个人都是在表扬、鼓励中成长的,学生是在教师不断鼓励下朝教育目标发展的。教师口头评价针对性强,及时反馈学生闪光点,激励作用明显。但教学中有时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会打断发言,即使能听完多是简单指出回答错误,很少有表扬性评价,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思考积极性。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都有独特性,只要言之有理,即使回答错了,教师也应表扬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态度,肯定回答问题的价值。这样的评价有效性强,激励了学生,激发学习动机。
  总之,古诗文教学中要多种评价方式并存,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格的培养,使其“腹有诗书气自华”。
  参考文献:
  [1]①②金林祥. 教育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第249、250页
  [2]③邢岩梅.小课堂.大语文.立体化.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1.第89页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
  [5]于漪主编.传承·撒播·弘扬: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民族精神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股东、债权人、证券监管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注。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管
学位
随着广大民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活动也就逐步发展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传统历史文化表现,具有娱乐参与、艺术审美、教育科研和经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55-02  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选择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达到提高人文修养,传承人类文化。教师培养学生大语文观的途径主要靠课堂,课堂的灵魂是教学设计,故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培养大语文观就成了研究的重点,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将行动研究归纳如下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此,我们要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意义,认识学生参加学习实践及从中获得学习体验的重要性,改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在学习中得到独特
股利政策作为现代公司理财活动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公司融资、投资活动的一个延续,是将公司的税后收益在股东所得和内部留存收益之间进行合理配置的策略。   学术界研究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将项目管理与团队管理结合起来即在项目运作中利用团队已成为现今企业的一个主要管理方式。在财富100强的公司中,几乎全部运用项目团队,然而在这其
【摘要】新教育课堂上倡导的是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在当前的课堂上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很多课堂上往往流于形式,学生并不想问,也不会问,或热闹或冷清地提了问题之后,还是回归到老师设定的问题上来,本文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教学经验,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阅读 质疑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