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小学古诗教学别样的精彩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ang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阐述运用多媒体创设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别样的精彩,提高小学古诗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古诗教学;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044-02
  多媒体涵盖图、文、声以及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多媒体可以把课本古诗内容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声、像相结合的活动“语言”,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利用多媒体辅助小学古诗教学,营造一种学习古诗的美妙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使学生不断产生探究古诗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身心得到发展、激情得到释放,个性得到张扬。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1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入诗情
  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诗情画意”,诗必言情,无情不为诗,没有感情,就相当于诗没有了灵魂。诗情,是诗人刻意追求的创造性艺术。对小学生来说,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是很困难的,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一般不高,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有趣的导入非常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样就会让学生尽早进入古诗的氛围,变难以理解为充满情趣。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古诗的导入教学,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声、电、图于一体,以多媒体技术所展示的生动的、直观的和形象的画面为导入,异常清晰的画面、鲜亮夺目的颜色、表情传神的人物,引导小学生思考,促进小学生思维,激发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古诗的兴趣。
  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时,教师先用扫描仪将课本上长江三峡、小船顺流而下的彩色图片扫下来,通过PPT的静态画面与视频的动画画面相结合,展现峰峦叠嶂的群山、水流湍急的长江、两岸苍松翠柏中猿猴啼叫的壮观景致,同时播放教师范读录音,并插入古筝曲子,韵味悠长,使学生进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中国是诗的国度,盛唐诞生了一位被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他热情奔放,才华横溢,你们知道是谁吗?(李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著名诗篇《早发白帝城》。”这样导入新课,形式新颖,使学生耳目一新,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学生思维活跃,兴趣较浓,师生思维出现共振现象,这是课堂教学艺术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2 营造氛围,趣味盎然——悟诗境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能用简短精练的文字把中国人丰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着迷。古人云:“有境界自成格。”这就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高度概括。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优美的语言,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各个景点的秀美风光,最后把“庐山瀑布”来个镜头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许多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瀑布从山顶飞流直下,水雾蒸腾,水珠乱溅,阳光下呈现出一派迷蒙的紫色。山崖陡峭,瀑布长垂,水珠飞溅,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通过动画展示,学生理解了紫烟、挂、飞、生等抽象的词的意思,理解了诗悠远的意境。诗歌运用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学生趣味盎然,了解李白诗作的特点,引起与作者强烈的共鸣,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 走进文本,品味意蕴——解诗意
  学生学古诗,只有借助想象、联想,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才能感悟语言文字的蕴意和情感。教师在教学中把内蕴深沉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听觉的韵律,深入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多媒体能通过形、声、光、色等多种形式,将抽象、概括的语言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有利于学生抓住古诗中的关键字词反复推敲、理解,从而领略古人用语的妙处。多媒体为学生搭建一个个学习的阶梯,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触摸诗言,品味诗境,直到感悟诗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中描写“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对诗人身在异乡孤独寂寞、思念家乡、挂念亲人的感情,小学生很难理解。多媒体出现画面:夜色笼罩,江边孤舟停泊,诗人立于船头,遥望天空,感觉原野空旷,似乎天比树低;俯视清澈的江水,水中月影与他相伴。学生自然会入情入境,与诗人同忧同愁。当学生把自己的理解、感悟、体验传达出来的同时,也在内心深处积淀下了这份厚实的精神体验。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增强古诗教学的效果。
  4 形声构图,启发想象——品诗魂
  多媒体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小学古诗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形、音、义统一的信息集合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拨动学生兴趣心弦,在“视”中感受古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古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古诗意境美,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抽象、凝练的语言和具体形象的实物联系起来,把古诗中的“形象”化为栩栩如生的图片,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说出自己对美丽画面的感受,激起审美欲望;然后用图文对照的方法教学古诗,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锄禾》一诗时,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播放朗读录音:“唐代诗人李绅,自幼生活于乡间,对农民的贫苦生活非常熟悉。一天,他外出,中午时分行至一片农田……”让学生边听朗读边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农民在干什么?让学生充分交流:火辣辣的太阳底下,几个农民正弯着腰,挥舞着锄头,满头汗水地锄草,汗水随着农民的身体、衣服一滴一滴地滴到泥土里……此时适时引出诗句。运用多媒体再现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把静态诗句变成一幅幅图画。学生能理解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顺理成章地想到吃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得来的,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教育学生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情境,能唤起学生学习古诗的主体意识,又有助于满腔热情地激励学生学习古诗,品味诗魂,发掘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让小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灵动课堂的活力。
  总之,多媒体辅助古诗教学确实有许多方面的优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走近诗人,与诗人对话。教师要营造一个欢乐、活跃的学习氛围,增大信息量,彰显自主学习的魅力,有效地扩展课时容量,提高古诗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耀宗.距离使课堂更精彩:正确把握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0(9):161-162.
  [2]李东军,陈月华.透视小学语文课堂“课件秀”[J].教育,2011(6):58-59.
  [3]刘文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5):1071-1072.
其他文献
摘要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从三个方面对学生德育教育进行积极探讨:抓好信息技术课;做好“国旗下讲话”;建好校园网。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网络德育;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3-0067-0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同
摘 要 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引入上市企业,与属地政府合作,建立江苏省首个以高职院校命名的省级大学科技园。南工院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思路、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实践,为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建设积累经验。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政校企合作  
摘要 结合教学工作经验,以中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错账更正”课堂设计为案例,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关键词 中职;基础会计课程;课业设计;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3-0084-02    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职业教育改革,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透露,中国近一半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为现代职业教育。长期
摘 要 网络环境下音乐教学中的比较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把音乐中的教育思想与内涵挖掘出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是音乐教学自身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音乐教学;网络环境;比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6-0138-02  有很多朋友没有听过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但大家都看过《猫和老鼠》,如果把《蓝色狂想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法的定义、观察的方式、观察的内容及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教学情境再现学生在商标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观察实物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观察法的定义、观察的方式、观察的内容及观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品质。  2 教学重点  掌握观察的定义、观察的方式、观察的内容及观察的方法,会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育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冲击,如何开展顺应信息时代的教育,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关注和思考的方向。在近年的研究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促进基础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视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的提出,也为教育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了积极的参考意义和新的启示。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解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已经发展研究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到目前为止,信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其主要体现在学生兴趣、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性格等方面。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相关的教学内容,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势在必行。  1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表现  学习经历差异
1 引言  音乐一直是中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情感,适时进行欣赏教育和情操、品质养成的重要学科。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人的综合能力、非智力因素、个性品质和做人教育的培养,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一方面改变了人们对音乐学习方法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激励人们重新通过音乐唤起对人生的追求与向往。所以,各种音乐比赛、音乐会演、音乐比拼遍地开花,在助推人
本刊讯5月12—16日,以“技术融合教学 智慧引领课堂”为主题的2014宁波镇海数字化教与学展示周活动成功举办。活动由宁波市教育局主办、宁波市镇海区教育局和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协办,镇海教师进修学校、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镇海区中心学校、镇海区骆驼中学、镇海区立人中学共同承办。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施建国,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苏泽庭,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主任
精彩、实用的课件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却因制作费时费力,让一线教师头疼不已。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全新的教学媒体,它将传统的黑板、投影仪、电脑整合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地回忆学习过的内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体现了教学资源之间的整合与知识的拓展延伸,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形成统一的教学平台。它易于操控,使教师脱离电脑的束缚与学生充分地互动交流,实现了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