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现代城市规划中,给排水污水治理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治理给排水污水,不仅有效推动城市和社会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居民生产生活水平。本文根据给排水污水处理工作面对的问题,通过对给排水系统地设计,完善污水处理对策。
关键词:给排水;污水处理;问题分析;措施探究
城市给排水工作的开展和优化,规范设计相应工作内容和市民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从城市发展角度而言,需将给排水污水处理工作和人们生产生活有机结合。我国一直提倡节约用水理念,在此社会背景下,城市需对相依理念落实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解决相应问题,由于城市自身污水排放量相对较大,为了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当地城市化水平,给排水污水治理工作非常重要,相关部门需重视污水治理工作,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当前给排水污水治理系统面对的问题
1.1污水治理存在明显问题
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和完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在城市发展背景下,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排放量逐渐增加。针对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如果不能有效治理,对城市环境会造成严重破坏,危害了水资源的清洁程度。为解决相应问题,需积极完善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系统,建立健全工作工艺,但是我国一些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技术相对落后,污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从而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1.2给排水工程质量不达标
现代城市给排水工程质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我国相关部门对给排水工程质量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虽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给城市给排水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施工图纸设计和施工条件缺乏有效结合,工程建设过程中,部门监管力度不足,给排水工程施工存在许多质量问题,不利于日后污水处理工作有效开展,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1.3雨水排放问题
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工作进行中,雨水不经过处理随意排放,对城市环境也是一种破坏。降雨过程中,雨水会夹带着空气污染,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处理,城市用水造受到严重污染,城市给排水规划针对雨水排放工作中存在明显不足,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地下排水管设计工作中,没有对极端天气问题进行详细思考,如果出现城市极端降雨,则缺乏针对性解决方式,影响周围水域环境情况。
2.工程案例
本文以A工程为例,对给排水工程和其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
(1)工艺流程及工程情况: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过滤从池;游泳池是个立方体,好氧池,厌氧气池与过滤池的比例为4:3:1,日处理量为500L。
(2)工程问题:目前好氧池污泥发黑,填料上膜未挂。
(3)项目分析:根据客户提供的“好氧池污泥发黑”信息,估计有部分菌株死亡、溶解氧不足或进水浓度高。由于进水为厕所废水,可能存在大量可溶性有机物,经厌氧池沉淀后分解,使进入好氧池的COD浓度升高,好氧池的需氧量随之增加。由于设备体积小,进水量很小,进水速度不易控制,可能导致进水不均匀,对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4)工程方案:1、建议增加曝气量,改善好氧池供氧环境;2、由于污泥发黑,部分污泥死亡。建议添加1kg甘都复合菌,加速细菌培养。3、检查进水中是否有大量可溶性固体。如有,建议在前段加凝或细格栅。4、控制进水流量,使进水均匀或分批进水(好氧池溶解氧2~4mg/L)。
3.污水处理方法
3.1活性污泥处理法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是现代最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作为生物处理方式,污水处理效果较好,活性污泥法主要构成是通过沉淀池、曝气池、污泥回流等部分构成。首先将污水和废水进行统一处理,通过活性污泥改善水质。活性污泥虽然对水质改善有作用,但是应用中,活性污泥处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所以无法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广泛推广。
3.2生物膜处理污水处理法
生物膜法通常应用在小规模的污水处理中,主要是利用高负荷生物滤水和生物转盘对污水进行处理。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带动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提升,技术不断净化过程中,减少污泥产量,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4.提高污水处理监督工作力度
城市污水处理工作推行,首先应污水处理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城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环境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保障污水处理工作能够妥善进行。城市污水处理部门科学宣传环保知识,保障污水处理工作不会受到影响,人们需从自身生活情况为出发点,节约利用水资源。为保障工作质量,对监管人员需进行系统培训,保障工作人员自身监管能力,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自身监管水平,如果城市内部存在重度污染企业,需根据相关法律内容和规定,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环保机构需对水质监管工作给予相应重视,保障污水处理工作妥善进行时,确保排放标准和国家要求一致,则可以按照相应工作内容排放,但是如果污水中出现超标等情况,则需要根据相关法律内容严肃处理,从而保障污水不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5.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有关部门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致力于拓宽污水处理的融资渠道,对于现阶段的融资模式进行转变,不单纯依赖政府投资,从多个方面收集资金,拓宽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来源。在条件允许时,有关部门还可以推行市场化的污水处理,从根源上转变不适当的单一融资措施,对于融资渠道进行拓宽。污水處理厂在进行正常经营时,也应当选择多样的思路与方式,只有全面拓宽现有的污水处理融资方式,才能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充足的保障。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有关部门需根据实际治理情况,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调整,现代城市环境质量,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和先进技术指导下,有关部门需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提升污水管理工作效率。现代化技术人才通过计算机等科技设备,优化污水处理管理方式,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并在处理工作中,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员工积极性,提高污水处理工作质量。
结束语: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染水源有着较大排放量,而根据这种工作情况内容,城市给排水系统需进行系统研究,科学落实治污技术,才能有效保障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高嘉移.给排水污水处理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169.
[2]王雪梅.关于企业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技术分析[J].冶金管理,2019(21):143.
[3]高永贵.刍议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发展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6):7-8.
[4]曾志朋.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具体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9):122-123.
关键词:给排水;污水处理;问题分析;措施探究
城市给排水工作的开展和优化,规范设计相应工作内容和市民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从城市发展角度而言,需将给排水污水处理工作和人们生产生活有机结合。我国一直提倡节约用水理念,在此社会背景下,城市需对相依理念落实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技术水平同时,解决相应问题,由于城市自身污水排放量相对较大,为了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当地城市化水平,给排水污水治理工作非常重要,相关部门需重视污水治理工作,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当前给排水污水治理系统面对的问题
1.1污水治理存在明显问题
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和完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在城市发展背景下,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排放量逐渐增加。针对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如果不能有效治理,对城市环境会造成严重破坏,危害了水资源的清洁程度。为解决相应问题,需积极完善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系统,建立健全工作工艺,但是我国一些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技术相对落后,污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从而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1.2给排水工程质量不达标
现代城市给排水工程质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我国相关部门对给排水工程质量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虽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给城市给排水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施工图纸设计和施工条件缺乏有效结合,工程建设过程中,部门监管力度不足,给排水工程施工存在许多质量问题,不利于日后污水处理工作有效开展,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1.3雨水排放问题
城市给排水污水处理工作进行中,雨水不经过处理随意排放,对城市环境也是一种破坏。降雨过程中,雨水会夹带着空气污染,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处理,城市用水造受到严重污染,城市给排水规划针对雨水排放工作中存在明显不足,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地下排水管设计工作中,没有对极端天气问题进行详细思考,如果出现城市极端降雨,则缺乏针对性解决方式,影响周围水域环境情况。
2.工程案例
本文以A工程为例,对给排水工程和其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
(1)工艺流程及工程情况: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过滤从池;游泳池是个立方体,好氧池,厌氧气池与过滤池的比例为4:3:1,日处理量为500L。
(2)工程问题:目前好氧池污泥发黑,填料上膜未挂。
(3)项目分析:根据客户提供的“好氧池污泥发黑”信息,估计有部分菌株死亡、溶解氧不足或进水浓度高。由于进水为厕所废水,可能存在大量可溶性有机物,经厌氧池沉淀后分解,使进入好氧池的COD浓度升高,好氧池的需氧量随之增加。由于设备体积小,进水量很小,进水速度不易控制,可能导致进水不均匀,对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4)工程方案:1、建议增加曝气量,改善好氧池供氧环境;2、由于污泥发黑,部分污泥死亡。建议添加1kg甘都复合菌,加速细菌培养。3、检查进水中是否有大量可溶性固体。如有,建议在前段加凝或细格栅。4、控制进水流量,使进水均匀或分批进水(好氧池溶解氧2~4mg/L)。
3.污水处理方法
3.1活性污泥处理法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是现代最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作为生物处理方式,污水处理效果较好,活性污泥法主要构成是通过沉淀池、曝气池、污泥回流等部分构成。首先将污水和废水进行统一处理,通过活性污泥改善水质。活性污泥虽然对水质改善有作用,但是应用中,活性污泥处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所以无法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广泛推广。
3.2生物膜处理污水处理法
生物膜法通常应用在小规模的污水处理中,主要是利用高负荷生物滤水和生物转盘对污水进行处理。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带动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提升,技术不断净化过程中,减少污泥产量,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4.提高污水处理监督工作力度
城市污水处理工作推行,首先应污水处理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城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环境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保障污水处理工作能够妥善进行。城市污水处理部门科学宣传环保知识,保障污水处理工作不会受到影响,人们需从自身生活情况为出发点,节约利用水资源。为保障工作质量,对监管人员需进行系统培训,保障工作人员自身监管能力,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自身监管水平,如果城市内部存在重度污染企业,需根据相关法律内容和规定,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环保机构需对水质监管工作给予相应重视,保障污水处理工作妥善进行时,确保排放标准和国家要求一致,则可以按照相应工作内容排放,但是如果污水中出现超标等情况,则需要根据相关法律内容严肃处理,从而保障污水不会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5.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有关部门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致力于拓宽污水处理的融资渠道,对于现阶段的融资模式进行转变,不单纯依赖政府投资,从多个方面收集资金,拓宽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来源。在条件允许时,有关部门还可以推行市场化的污水处理,从根源上转变不适当的单一融资措施,对于融资渠道进行拓宽。污水處理厂在进行正常经营时,也应当选择多样的思路与方式,只有全面拓宽现有的污水处理融资方式,才能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充足的保障。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有关部门需根据实际治理情况,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调整,现代城市环境质量,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和先进技术指导下,有关部门需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提升污水管理工作效率。现代化技术人才通过计算机等科技设备,优化污水处理管理方式,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工作,并在处理工作中,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员工积极性,提高污水处理工作质量。
结束语: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染水源有着较大排放量,而根据这种工作情况内容,城市给排水系统需进行系统研究,科学落实治污技术,才能有效保障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高嘉移.给排水污水处理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169.
[2]王雪梅.关于企业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技术分析[J].冶金管理,2019(21):143.
[3]高永贵.刍议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发展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6):7-8.
[4]曾志朋.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及具体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9):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