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油画作为一种表达人们思想和心理感受的艺术形式,有必要学习和掌握油画的各种形式语言。色彩是油画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艺术作品的最终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油画艺术所代表的色彩秩序的表现具有方向性、平衡性和韵律性的性质特征。油画中的色彩秩序涉及诸多因素,如色彩对比、色彩和谐、色彩心理、文化取向等。建立色彩秩序需要通过各种视觉形态因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运用各种颜色语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关键词:油画创作 色彩秩序 视觉形态
一、油画创作中色彩秩序的构成因素
1.1色彩秩序的内在因素是情感波动
色彩秩序是由一定的色彩语言根据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所创造的一种具有节奏和形式美的秩序。
情感是创作者创作的原始动力。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作者的内心会无意识地产生情感冲动。作者最初的感觉和经历所产生的情感,会在内心深处不断发酵,产生一种情感波动。这种节奏的变化是本能的,需要作者理性的思考来整理情感波动的节奏,然后在画面中表现出来。在油画创作的形式表达中,色彩作为关键的形式语言,对画家情感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色彩秩序的外在因素是构成形式
色彩秩序的建立需要通過各种视觉形态因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建立色彩秩序的过程中,每种颜色语言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形式构成语言是建立色彩秩序的外在因素,对作品最终的完整呈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彩的表现也是如此。一切形式要求形和色都应该纳入关系中进行考察,其存在的意义也只有在“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油画创作中,只有建构了关系和秩序,才能传达出更具有生命力的画面,由色彩建立语言,确立一种空间上和视觉上的秩序,油画作品最后展现出的效果才能更加深刻。
建立色彩秩序的形式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色形、温度、亮度、纯度、位置、面积大小等。这些因素通过特定的色彩结构,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形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色彩规律涉及色彩表现的诸多因素,如色彩对比、色彩和谐、色彩心理、文化取向等。
二、油画创作中色彩秩序遵循的艺术规律
2.1油画色彩秩序的建立需要遵循对立统一的艺术规律
油画色彩秩序的建立需要遵循色彩和谐有序的艺术规律,从而产生一种秩序美和律动美。油画创作中如何使用色彩达到布局上的平衡稳定,这就需要研究色彩的构成,色块与色块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使其建立既对立又统一的色彩秩序,构成统一的色调。色彩与形状作为视觉表现的两种重要的形式,相辅相成又相互对立。一幅油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其秩序的建立必然有色彩和形状的参与,如果形状过于强调突出,画面色彩的表现力度就会相对削弱,而如果色彩的表现力度过于突出,也必然会削弱形状的表现力度。所以,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色彩、形状的力度与表现。
2.2油画色彩秩序的建立需要需要统筹兼顾的主观逻辑
色彩秩序的建立必须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通过逻辑思维来进行的。这个过程需要理性的分析。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的对比和调整,使整个画面更加协调,更加具有视觉表现力。
色彩本身的美感也是色彩秩序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充满了色彩语言的变化和色彩的运动形式,但也要有一定顺序的变化节奏,如果色彩不能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组织,那么这幅作品将杂乱无章,毫无美感可言。因此画面色彩秩序的建立需要画家主观统筹。
三、西方绘画作品色彩秩序的运用分析
维也纳分离画派的克里姆特通过东方的装饰品位和符号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感,特别注重色彩形式的重构和线条的划分。印象派色彩的冷暖,都是为了建立他们艺术作品的秩序,但他们只是关注不同的角度。从哪个角度来表达色彩秩序应该是油画探索的一个重要目的。
3.1克里姆特《鲍尔肖像二号》的色彩秩序表现
克里姆特的作品《鲍尔肖像二号》中色彩的表现主要通过色域之间的大小色块之间的对比变化,在这些色域中又有很多冷暖的变化,其中也不乏不规则形状的节奏布局安排,像绿色块中的白色小花错落的分散在这一色域中。画面中圆形的帽子和椭圆形的脸以及身体的曲线,深蓝色的条纹交相呼应,在体现人物动态的同时更展现出一种动态的视觉节奏。通过色彩之间的强烈冷暖对比和色彩形状之间的相似对立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的鲜活。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又有丰富变化的视觉效果。
3.2塞尚《圣维克多山》的色彩秩序表现
塞尚的《圣维克多山》这幅作品充分表达了色彩的转调产生的色彩韵律美感。塞尚用自己的逻辑方式把自然分割成无数的色块,然后重新进行色彩重构,建立一种新的视觉秩序。在这副画中前方树的绿色作为一组,在形态,明度,纯度上都有一些变化,但又比较统一。往后延伸,色彩开始逐渐变冷,面积变小,画面最远处由绿色变成蓝色。这种色彩的转调是通过无数小色块笔触逐步完成的,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冷色系和暖色系同时进行的。色彩之间不断重复渐变,交替呼应形成一种带有节奏律动的色彩秩序。
四、结语
本文以色彩秩序作为研究油画创作和指导艺术创作的主线,以油画创作为视觉性审美接受的载体,直观反映人们接受的第一视觉感受就是色彩。秩序基本上是一种抽象的逻辑建立,所以艺术作品的色彩秩序的构建需要相应的色彩语言。色彩本身的美感也是很重要的要求,色彩审美请求本身也有一定的高度,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充满了色彩语言和运动形式的节奏变化,黄金分割率考虑多种观点的空间。通过对作品色彩秩序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使自己了解及掌握色彩的理论,从而展现出的更深刻的油画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晖著:《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3] [法]杰克·德·弗拉姆著,欧阳英译:《马蒂斯论艺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作者简介:王丁巧(1995.9.17),女,汉族,籍贯:山西省运城人,吉林大学艺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国画,研究方向:国画
关键词:油画创作 色彩秩序 视觉形态
一、油画创作中色彩秩序的构成因素
1.1色彩秩序的内在因素是情感波动
色彩秩序是由一定的色彩语言根据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所创造的一种具有节奏和形式美的秩序。
情感是创作者创作的原始动力。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作者的内心会无意识地产生情感冲动。作者最初的感觉和经历所产生的情感,会在内心深处不断发酵,产生一种情感波动。这种节奏的变化是本能的,需要作者理性的思考来整理情感波动的节奏,然后在画面中表现出来。在油画创作的形式表达中,色彩作为关键的形式语言,对画家情感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色彩秩序的外在因素是构成形式
色彩秩序的建立需要通過各种视觉形态因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建立色彩秩序的过程中,每种颜色语言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形式构成语言是建立色彩秩序的外在因素,对作品最终的完整呈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色彩的表现也是如此。一切形式要求形和色都应该纳入关系中进行考察,其存在的意义也只有在“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油画创作中,只有建构了关系和秩序,才能传达出更具有生命力的画面,由色彩建立语言,确立一种空间上和视觉上的秩序,油画作品最后展现出的效果才能更加深刻。
建立色彩秩序的形式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色形、温度、亮度、纯度、位置、面积大小等。这些因素通过特定的色彩结构,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形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色彩规律涉及色彩表现的诸多因素,如色彩对比、色彩和谐、色彩心理、文化取向等。
二、油画创作中色彩秩序遵循的艺术规律
2.1油画色彩秩序的建立需要遵循对立统一的艺术规律
油画色彩秩序的建立需要遵循色彩和谐有序的艺术规律,从而产生一种秩序美和律动美。油画创作中如何使用色彩达到布局上的平衡稳定,这就需要研究色彩的构成,色块与色块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使其建立既对立又统一的色彩秩序,构成统一的色调。色彩与形状作为视觉表现的两种重要的形式,相辅相成又相互对立。一幅油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其秩序的建立必然有色彩和形状的参与,如果形状过于强调突出,画面色彩的表现力度就会相对削弱,而如果色彩的表现力度过于突出,也必然会削弱形状的表现力度。所以,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色彩、形状的力度与表现。
2.2油画色彩秩序的建立需要需要统筹兼顾的主观逻辑
色彩秩序的建立必须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是通过逻辑思维来进行的。这个过程需要理性的分析。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的对比和调整,使整个画面更加协调,更加具有视觉表现力。
色彩本身的美感也是色彩秩序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充满了色彩语言的变化和色彩的运动形式,但也要有一定顺序的变化节奏,如果色彩不能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组织,那么这幅作品将杂乱无章,毫无美感可言。因此画面色彩秩序的建立需要画家主观统筹。
三、西方绘画作品色彩秩序的运用分析
维也纳分离画派的克里姆特通过东方的装饰品位和符号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感,特别注重色彩形式的重构和线条的划分。印象派色彩的冷暖,都是为了建立他们艺术作品的秩序,但他们只是关注不同的角度。从哪个角度来表达色彩秩序应该是油画探索的一个重要目的。
3.1克里姆特《鲍尔肖像二号》的色彩秩序表现
克里姆特的作品《鲍尔肖像二号》中色彩的表现主要通过色域之间的大小色块之间的对比变化,在这些色域中又有很多冷暖的变化,其中也不乏不规则形状的节奏布局安排,像绿色块中的白色小花错落的分散在这一色域中。画面中圆形的帽子和椭圆形的脸以及身体的曲线,深蓝色的条纹交相呼应,在体现人物动态的同时更展现出一种动态的视觉节奏。通过色彩之间的强烈冷暖对比和色彩形状之间的相似对立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加的鲜活。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又有丰富变化的视觉效果。
3.2塞尚《圣维克多山》的色彩秩序表现
塞尚的《圣维克多山》这幅作品充分表达了色彩的转调产生的色彩韵律美感。塞尚用自己的逻辑方式把自然分割成无数的色块,然后重新进行色彩重构,建立一种新的视觉秩序。在这副画中前方树的绿色作为一组,在形态,明度,纯度上都有一些变化,但又比较统一。往后延伸,色彩开始逐渐变冷,面积变小,画面最远处由绿色变成蓝色。这种色彩的转调是通过无数小色块笔触逐步完成的,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冷色系和暖色系同时进行的。色彩之间不断重复渐变,交替呼应形成一种带有节奏律动的色彩秩序。
四、结语
本文以色彩秩序作为研究油画创作和指导艺术创作的主线,以油画创作为视觉性审美接受的载体,直观反映人们接受的第一视觉感受就是色彩。秩序基本上是一种抽象的逻辑建立,所以艺术作品的色彩秩序的构建需要相应的色彩语言。色彩本身的美感也是很重要的要求,色彩审美请求本身也有一定的高度,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充满了色彩语言和运动形式的节奏变化,黄金分割率考虑多种观点的空间。通过对作品色彩秩序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使自己了解及掌握色彩的理论,从而展现出的更深刻的油画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晖著:《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3] [法]杰克·德·弗拉姆著,欧阳英译:《马蒂斯论艺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作者简介:王丁巧(1995.9.17),女,汉族,籍贯:山西省运城人,吉林大学艺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国画,研究方向: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