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中国民航业发展迅速,但“安全第一”永远是所有民航人的宗旨。在这个科技和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飞机是各类高科技的结合体,但由于仪表故障或者自动驾驶故障引起的飞行事故依然在不断的发生,这说明目视飞行能力和基本驾驶术依然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我们学院培养的飞行员绝大部分都是面向运输航空公司的,为加强飞行员处置特情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在仪表故障时能安全操纵航空器,保证飞行安全。同时在飞行员初始培训过程中,目视飞行能力的培养和牢固的基本驾驶术是基础也是关键。
关键词:目视飞行能力;基本驾驶术;飞行安全
一、目视飞行和基本驾驶术是飞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自动驾驶实际是航空器上一个由多个子系统和组件组成的自动飞行系统,每个系统功能不同。而“自动驾驶仪”则是这些多个部件中的一个,部分客机上甚至有三个自动驾驶仪。自动驾驶的作用主要是将飞行员双手解放出来,减轻一部分工作负担。但机器没有决断能力,只是在执行既定的公式和算法,在遇见特情和出故障时,就需要进行人工操作。而且当前的民用航空器自动驾驶技术尚未达到完全让飞行员放手不管的水准。在常规的驾驶工作中,即便飞行员有自动驾驶仪帮助,也要处理大量特情、意外事件(比如仪表出现故障)和机组人员提供的信息。比如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地面导航设施障碍导致无法向航空器提供导航信号时,就会影响飞机正常的仪表飞行程序的实施,此时就需要目视飞行和熟练地基本驾驶术来应对特情,起到补充作用。所以目视飞行和基本驾驶术是飞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而对于目前的飞行学员而言,存在过于依赖仪表驾驶,忽视基本驾驶术的掌握和目视飞行能力的训练的问题。由于学员绝大部分是面向运输航空公司的,所以加强飞行员处置特情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仪表故障时能安全操纵航空器,保障飞行安全,飞行员初始培训过程中加强目视飞行能力培养和掌握牢固的基本驾驶术是基础也是关键。
二、飞行初始训练中目视飞行能力以及基本驾驶术的培养策略
(一)重视对飞行学员观念的转变和培养
在飞行初始训练的理论教学中,应加强对于飞行学员目视飞行能力以及基本驾驶术重视观念的培养和转变。首先,应定期组织学员学习并观看具体的基础驾驶技术师范以及目视飞行教学示范。并且要让学员对于所操作的设备局限性有清晰的认知。同时要加强为弥补设备局限性的目视训练,避免学员习惯过多参考仪表,而无法自主判断情况和作出决策,以免对后期的目视飞行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同时需要组织学员学习并观看:由于过度依赖自动驾驶,或目视飞行能力与基础驾驶术不熟练,在特情或发生仪表故障等意外情况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最后酿成严重后果的飞行事故症候以及空难等视频、文字资料。从思想和认识上,让学员的观念逐渐转变,摆脱过度依赖一起操作的习惯,提高学员的专业飞行素养,也能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思想准备。
(二)加强目视飞行姿态操作的培养
不同的飞行姿态直接决定了飞机的运动方向,对于飞机的性能和操纵性有直接影响。在操控航空器进行驾驶的过程中,对飞机在飞行时的空间位置、方向、航迹、飞行速度等,都需要驾驶员能够根据天然地平线以及地标,用目视方法进行判定[1]。尤其在最复杂和最重要的起飞与着陆阶段,目视飞行的运用尤为重要。在飞行员遇见特情时,要正确运用目视飞行。而飞行学员在飞行初始训练中对于姿态的学习还较为陌生,主要依靠地面理论作为基础,在实操方面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必须要在目视飞行教学板块加强在实训室和模拟机上对于飞行姿态的培养教学。具体培养包括基本技能操作的培养,以及人为主观素养的培养。
比如在实际飞行中,当飞机处于低速飞行时,可以通过观察地面和地平线位置来判断飞机姿态;而当飞机出现转弯、倾斜时,学员就需要尽快调整好平衡感觉,让飞机尽快恢复到正确的飞行姿态上来。尤其在夜间飞行或一些特殊天气情况时,学员还需要能够根据不同的参考系,并且能辨别容易产生误导的参考系,比如夜间飞行时,大海与天空都会产生亮光,影响参照,而遇见雷暴、飓风、强气流等特殊天气状况时,就需要飞行员具备冷静的素质、高度的注意力和责任心去尽心观察外界和驾驶舱内以及机组人员反馈的一切情况,能够最快速地作出判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在飞行训练中,学员在面临一些突发情况时,一方面需要参照飞行手册和清单严格执行,避免由于人为的紧张、慌张等因素导致操作失误,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学员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三)创设多情境的模拟器训练方法
在民航事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已经上岗获得飞行执照的飞行员,在飞行中仍旧有80%的事故是发生在飞机的起飞与着陆阶段,尤其是着陆阶段的事故数量为其中之最[2]。这是因为一方面存在过度依赖仪器驾驶,导致在仪器发生故障时,无法有效处理问题进而引发事故;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些需要人工精细化操作的基础驾驶术掌握方面不牢固。所以学员尽管需要掌握自动驾驶仪等其他仪器的基本操作技术,更要能夠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判断并实现精细化准确操作的能力。比如在外界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合理应用自动驾驶巡航,保持稳定飞行。但在面临一些比较精确的操作,比如起飞降落、地面滑行、避免碰撞等方面,就需要飞行员进行介入。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加入异常情况下的紧急处理训练。例如学生在操作777模拟机时,临时设置空停等故障,请学生运用主观能动性思考问题要如何解决。组织学生观看《中国机长》等作品,同时对比影视作品中,飞行员人力控制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操作存在哪些问题或值得借鉴的方面。通过现身说法来加强学生对于目视飞行能力和基础驾驶术的掌握程度。
结语
总之,自动驾驶并非“完全自动”,在实际的飞行中,还需要飞行员具备熟练的目视飞行和基础驾驶术,以便于在自动驾驶仪器或其他仪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准确、及时、高效地处理驾驶问题,避免飞行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飞行学院需要在初始飞行训练中就从思想和理论上加强学员对于两者的认识。并且在实操教学中要利用好实训室、学习资料等的作用,对学生多情境下的实操模拟和随机应变等能力进行强化培养。
参考文献
[1]薛宇敬阳. 我国通用航空飞行事故原因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9.
[2]赵巍巍. 绵阳机场目视飞行程序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09.
作者简介:程德恒(1990.11-)男,汉族,籍贯:四川攀枝花, 二级飞行教师,学历:本科,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研究方向:飞行教学
关键词:目视飞行能力;基本驾驶术;飞行安全
一、目视飞行和基本驾驶术是飞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自动驾驶实际是航空器上一个由多个子系统和组件组成的自动飞行系统,每个系统功能不同。而“自动驾驶仪”则是这些多个部件中的一个,部分客机上甚至有三个自动驾驶仪。自动驾驶的作用主要是将飞行员双手解放出来,减轻一部分工作负担。但机器没有决断能力,只是在执行既定的公式和算法,在遇见特情和出故障时,就需要进行人工操作。而且当前的民用航空器自动驾驶技术尚未达到完全让飞行员放手不管的水准。在常规的驾驶工作中,即便飞行员有自动驾驶仪帮助,也要处理大量特情、意外事件(比如仪表出现故障)和机组人员提供的信息。比如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地面导航设施障碍导致无法向航空器提供导航信号时,就会影响飞机正常的仪表飞行程序的实施,此时就需要目视飞行和熟练地基本驾驶术来应对特情,起到补充作用。所以目视飞行和基本驾驶术是飞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而对于目前的飞行学员而言,存在过于依赖仪表驾驶,忽视基本驾驶术的掌握和目视飞行能力的训练的问题。由于学员绝大部分是面向运输航空公司的,所以加强飞行员处置特情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仪表故障时能安全操纵航空器,保障飞行安全,飞行员初始培训过程中加强目视飞行能力培养和掌握牢固的基本驾驶术是基础也是关键。
二、飞行初始训练中目视飞行能力以及基本驾驶术的培养策略
(一)重视对飞行学员观念的转变和培养
在飞行初始训练的理论教学中,应加强对于飞行学员目视飞行能力以及基本驾驶术重视观念的培养和转变。首先,应定期组织学员学习并观看具体的基础驾驶技术师范以及目视飞行教学示范。并且要让学员对于所操作的设备局限性有清晰的认知。同时要加强为弥补设备局限性的目视训练,避免学员习惯过多参考仪表,而无法自主判断情况和作出决策,以免对后期的目视飞行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同时需要组织学员学习并观看:由于过度依赖自动驾驶,或目视飞行能力与基础驾驶术不熟练,在特情或发生仪表故障等意外情况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最后酿成严重后果的飞行事故症候以及空难等视频、文字资料。从思想和认识上,让学员的观念逐渐转变,摆脱过度依赖一起操作的习惯,提高学员的专业飞行素养,也能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思想准备。
(二)加强目视飞行姿态操作的培养
不同的飞行姿态直接决定了飞机的运动方向,对于飞机的性能和操纵性有直接影响。在操控航空器进行驾驶的过程中,对飞机在飞行时的空间位置、方向、航迹、飞行速度等,都需要驾驶员能够根据天然地平线以及地标,用目视方法进行判定[1]。尤其在最复杂和最重要的起飞与着陆阶段,目视飞行的运用尤为重要。在飞行员遇见特情时,要正确运用目视飞行。而飞行学员在飞行初始训练中对于姿态的学习还较为陌生,主要依靠地面理论作为基础,在实操方面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必须要在目视飞行教学板块加强在实训室和模拟机上对于飞行姿态的培养教学。具体培养包括基本技能操作的培养,以及人为主观素养的培养。
比如在实际飞行中,当飞机处于低速飞行时,可以通过观察地面和地平线位置来判断飞机姿态;而当飞机出现转弯、倾斜时,学员就需要尽快调整好平衡感觉,让飞机尽快恢复到正确的飞行姿态上来。尤其在夜间飞行或一些特殊天气情况时,学员还需要能够根据不同的参考系,并且能辨别容易产生误导的参考系,比如夜间飞行时,大海与天空都会产生亮光,影响参照,而遇见雷暴、飓风、强气流等特殊天气状况时,就需要飞行员具备冷静的素质、高度的注意力和责任心去尽心观察外界和驾驶舱内以及机组人员反馈的一切情况,能够最快速地作出判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在飞行训练中,学员在面临一些突发情况时,一方面需要参照飞行手册和清单严格执行,避免由于人为的紧张、慌张等因素导致操作失误,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学员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三)创设多情境的模拟器训练方法
在民航事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已经上岗获得飞行执照的飞行员,在飞行中仍旧有80%的事故是发生在飞机的起飞与着陆阶段,尤其是着陆阶段的事故数量为其中之最[2]。这是因为一方面存在过度依赖仪器驾驶,导致在仪器发生故障时,无法有效处理问题进而引发事故;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些需要人工精细化操作的基础驾驶术掌握方面不牢固。所以学员尽管需要掌握自动驾驶仪等其他仪器的基本操作技术,更要能夠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判断并实现精细化准确操作的能力。比如在外界环境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合理应用自动驾驶巡航,保持稳定飞行。但在面临一些比较精确的操作,比如起飞降落、地面滑行、避免碰撞等方面,就需要飞行员进行介入。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加入异常情况下的紧急处理训练。例如学生在操作777模拟机时,临时设置空停等故障,请学生运用主观能动性思考问题要如何解决。组织学生观看《中国机长》等作品,同时对比影视作品中,飞行员人力控制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操作存在哪些问题或值得借鉴的方面。通过现身说法来加强学生对于目视飞行能力和基础驾驶术的掌握程度。
结语
总之,自动驾驶并非“完全自动”,在实际的飞行中,还需要飞行员具备熟练的目视飞行和基础驾驶术,以便于在自动驾驶仪器或其他仪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准确、及时、高效地处理驾驶问题,避免飞行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飞行学院需要在初始飞行训练中就从思想和理论上加强学员对于两者的认识。并且在实操教学中要利用好实训室、学习资料等的作用,对学生多情境下的实操模拟和随机应变等能力进行强化培养。
参考文献
[1]薛宇敬阳. 我国通用航空飞行事故原因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9.
[2]赵巍巍. 绵阳机场目视飞行程序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09.
作者简介:程德恒(1990.11-)男,汉族,籍贯:四川攀枝花, 二级飞行教师,学历:本科,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研究方向:飞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