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职业化问题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民职业化是将传统农民转化为职业农民的过程,农民职业化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我国由于农村人才流失,没有形成产业化的农业,缺乏完善的农民职业化教育体系,导致我国农民职业化进展缓慢。文章提出从小学到高等教育阶段构建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并与农民职业化资格证考试制度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农民职业化教育格局,以解决农民职业化教育问题。
  关键词: 农民职业化 职业农民 农民职业化教育体系
  一、农民职业化的内涵与价值
  农民职业化是传统农民摆脱以往阶级与地位的束缚向职业农民转化的过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2005年农业部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的概念,2012年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养职业农民的要求,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民是农业的主体,是农村的主人,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是解决“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职业化。
  二、农民职业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农村人才的流失
  农民职业化不否定农民的非农化和农民的市民化,而是以此为前提条件的。当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农民分工的细化,即“谁来种地,谁来种好地”。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农村很难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大量优秀人才通过创业、升学、入伍流向了城市,造成严重的“人才逆流”问题。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流动为正常现象,由于农村缺乏吸引力,使得大量人力资源外流,使得原本脆弱的农村人才储备雪上加霜。据朱启臻等人于2010年对10个省市20个村庄的调查,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达到30%,农业劳动者的平均年龄为57岁,留在农村种地的农民都以老人为主[1]。
  (二)农业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
  农民职业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农业经营形成产业化。如果单个农户经营规模够大,采用先进的农业设备、经营手段及管理观念,则表明其形成了职业化的雏形。我国现今农村的基本情况是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现行的土地承包政策,按照人口数量分配土地,无论被分配者是否具有农业生产的热情和经营农业的能力,均可获得一小块土地经营权,这就使得有限的耕地被分割成若干块难以集中经营。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对耕地经营权的转让农民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表明:转出土地的农户中,绝大多数属于不定期转包;尚未转出土地的农户中,有90.6%表示根本不愿转出,3.1%未表态,仅有6.3%明确表示愿意转出;当被问及如果条件合适是否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时,49.2%的被调查农户表示不愿放弃,25.1%表示可放弃一部分,17.2%表示可完全放弃,8.5%表示要看其他乡亲的态度[2]。由于耕地难以集中形成产业规模,土地流转经营的障碍,造成耕地的经济效益低下,使得农业的利润低于社会其他部门,农业吸引力降低。
  (三)缺乏完善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
  米勒森认为,职业化的过程取决于三个因素:获得相对确定的知识与经历的能力;获得知识和经历的机会;从业者自我职业意识的发展。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农民职业化需要:职业教育平台和教育资源;接受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机会;受教育者自身的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农民没有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经营管理理论,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夯实智力基础,那么农民职业化将会成为空谈。然而,我国当今农民职业教育几乎停滞不前,曾经盛极一时的农民夜校和中等农业学校纷纷停办,从小学到高中没有开设涉及农业知识的课程。目前现存的农业院校受到社会经济和就业的影响也出现办学方向模糊,教育投资偏移到社会热门专业等现象。兼之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受教育者无法接受完整的农业科技知识,使得实现农民职业化的职业技能基础极为薄弱。
  三、实现农民职业化的措施
  (一)从小学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构建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想
  小学阶段: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在小学阶段,村级以上小学(含村级)开设农业科普选修课,作为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进行学习。每学年拟定80学时的授课时间。在小学阶段让学生了解农业,培养对农业的兴趣。
  初中阶段:农业学科作为一种社会学科来讲授,属于选修范畴,每周4学时的授课时间,使学生在小学的基础上对农业领域有进一步认识。
  高中阶段:开设专门的农业选修课,且占所有课程学时总数的百分之五。课程难度和深度相当于初中来说要加深并向专业化发展。
  高等教育阶段:在全国所有的农业院校中设立农民职业教育学科,此学科为全日制专科层次,学制3年,侧重实践与操作技能。
  (二)农民职业资格证
  资格证书的考取:资格证书的考取,与学历教育区分开。考试层次定位国考,每年2次。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且需要年检,每3年一次。只有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才可以称为职业农民,才有资格从事现代农业的经营与生产。
  (三)农民职业化在实践中充分应用
  加快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并成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公司,引导职业农民带领农业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各级政府鼓励扶持职业化农民做大做强农村合作社,专业农业公司,让职业农民起到领军作用。国家和省市的涉农项目优先由合作社或公司承担。要建立规范的评定考核跟踪机制,建设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公司的培训基地,着力发挥职业农民人才队伍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建立良性机制培养现代化职业农民厂[J].一农村工作通讯,2011(21):28-28.
  [2]沈贵银.探索现代农业多元化规模经营制度[J].农业经济问题,2009(5):17-19.
其他文献
针对安全协议的设计与分析复杂且容易出错的问题,文章为编写一个自动验证工具提出一种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语言的时间相关安全协议形式化描述方法。该方法将
<正>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文件指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  我们就可以在一点一滴的养育中,给予他安全感了!Step1:我哭,是因为我有需要!  时间标签:0~4个月  安全标签:生存需要  宝妈:我家宝宝哭的时候,我就会抱抱他,看看他是饿了、困了还是其他原因。可总有人告诉我,不要经常抱他,孩子哭哭就好了。  解读:很多父母在养育上有一个误区:认为刚出生的婴儿不能多抱,一旦养成了抱的习惯,孩子就时刻不能离开父母了。实际上,温柔的拥抱和
信息时代,及时快速的沟通交流、数据传输已成为现代政企单位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政企单位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需要利用信息化武器构建核心竞争力。在
3月27日-28日,在为期两天的“第十一届中国信息港论坛”大会上,黑龙江联通“智慧城市助力黑龙江省望奎县实现城镇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项目获得了由中国信息港论坛组委会评出
本文原载于美国《军事评论》2004年1-2月号,作者杰弗里·T·鲁姆系美国空军上校,现任美国空军驻马萨诸塞州汉斯科姆空军基地电子系统中心情报、监视和侦察分部主任。本文作者
“部编本”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格外重视阅读教学,改变了原有的各版本教课书对精读和略读两种阅读教学课型的混淆,以及以分析型精讲为主的教学方式
本文重点介绍和分析技术创新理论、技术进步测度理论和内生技术进步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特点和演变情况,探释技术进步理论的发展历史与最新动态。 This paper mainly intro
2014年创客教育在我国悄然兴起,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及中小学逐渐将创客教育付诸实践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然而,目前仍有大部分学校对创客教育并没有形成健全的实践模式,
在一项包括了9个欧洲国家的研究中,来自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发现,伴随大量非教辅书籍成长的男孩比没有大量非教辅书籍的男孩长大后要多挣9%。作家Thu-Huong阐释了这个研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