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名著中的气功(十)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w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病源流犀烛》(以下简称《犀烛》),清代医家沈金鳌(1717~1776年)撰于1773年,为《沈氏尊生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卷首为“总论”,先分上、下论述《脉象统类》与《诸脉主病诗》;其后三十卷分脏腑门、奇经八脉门、六淫门、内伤外感门、面部门、身形门等,论述多种常见病证的源流与证治,其论病证之治除药物外,还附有许多以气功疗法为主的“导引”和“运功”,并认为“导引、运功本养生家修炼要诀,但欲长生必先却病,其所导所运,皆却病之法……病者遵而行之,是可佐参药力所不逮”。该书对气功的论述,资料丰富、视角独特,为后世研究者所钟爱。
  一、传承经典功法,保存气功古籍
  1.青睐经典功法,推崇“周天”、“六字诀”。
  《犀烛》中的功法,均为历代所传的经典,其中尤以对周天功、六字诀的应用最多。该书将明代曹士珩的“南北规中引”(实为周天功),作为防病治病的通用功法附录于书的卷首,值得一提的是,沈氏在辑录时,除详录具体的操作方法外,还录了“运规十二则”,对练功时的12个主要的注意事项,一一交代。六字诀也是沈氏应用最多的功法之一,如在“肺气滞涩保养法”中,推荐“宜常呬吸,以和其气”;对于五脏中心、肝、脾、肾的气滞涩保养法中,也遵脏腑与六字相配的原则,分别推荐“呵以泄其火”、“常嘘”、“轻呼”、“吹气”诸法。此外,在《卷二·诸气源流》论述“五气滞涩”时,重申了这种用法,沈氏对六字诀的青睐由此可见一斑。
  2.引用前人之论,保存《保生秘要》。
  沈氏在《犀烛》中所用的气功功法,大凡均非“原创”,主要引自《保生秘要》(以下简称《秘要》)、养生书及臞仙之论,另有少量引自《类聚》、《千金方》、《得效》等书。其中尤以对《秘要》的引用最多。据考,《秘要》为明代曹士珩所著的气功著作,原书疑已佚。《犀烛》所引的大量功法为后世勾勒出了该书的概貌:一为附于卷首之末可供诸病选用的“南北规中引”,共两式七法。其中归元、周天二法为南旋式,垠背、行庭、通关、绦法、涤秽五法为北旋式。从锻炼方法来看,两式均属周天功,气行腹面经络的为南旋式,气行背面者为北旋式。二为导引、运功之法,分列于咳嗽、哮喘、伤食呕吐、噎膈、臌胀等四十余种病证之后的气功功法,为后世研究《秘要》及其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臞仙,旧时借称身体清瘦而精神矍铄的老人,如宋代刘克庄《最高楼》谓:“这先生,非散圣,即臞仙。”沈氏所引者具体指哪位“臞仙”,未明;养生书是具体指一部书,还是泛指各种养生书籍,亦待考。
  二、彰显三个结合,完善气功疗法1.临证处方中的功药结合。
  气功与药物结合应用于临床虽非沈氏所创,但他对这种治病模式的应用,在历代医家中可能是最为全面的。《秘要》在四十余种病证的治疗中,均先列“导引”、“运功”,再附方药;对于一些特殊的病证,作者还作了具体的提示,如在《卷六·心病源流》“心气滞涩保养法”中,引《秘要》之论,既要“常呵以泄其火,吸以和其心”,又“当饮六一灯心汤、豆蔻香茹水”。论“肝滞涩保养法”时,主张“宜常嘘吸为补泻之法,和其肝气”,并“宜烧苍术香,清晨饮屠苏酒、马齿苋”。《卷八·虚损痨瘵源流》论痨瘵之虚痨导引时,引《秘要》曰:“掌心无事任擦搓,早晚摩两胁肾俞耳根涌泉;令人搓百四十回,固精多效。朝煅人乳酒,饮清洁童便或服循环水,用姜枣以暖脾宫,或用秋石代盐,取其滋阴降火。若虚损无力服参者,宜依方进气,取效天然。至危漏底,诸药难治者,用好脐带数条燥为末……”与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用之法非常相似。此外,沈氏还十分注意将外治法与气功同用,如对小便闭癃推荐《秘要》的治法:“搓小纸捻入鼻中,俟打嚏喷,小水自通,此治闭塞。若迟塞,多搓掌心及涌泉穴,退火安静,或再行运功法,自效。”如此“药物外,更加调养,则并可却而生科延”。
  2.气功锻炼中的动静结合。
  由于动、静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故动静结合是气功锻炼的一大基本原则。《犀烛》中的动静结合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许多病证的气功疗法中,于“导引”、“运功”中分别介绍两种动静不一的方法。如在《卷一·脏腑门·咳嗽哮喘源流》中论治咳嗽时,引用的导引法一是《秘要》的保健功:“伸足坐定双捏儿诀,用力撑起,低头躬身渐下,以两手扳足尖三次,随原诀用力仰起,次咽津下降幽阙。”二是《秘要》的“归元凝神一法”等静功,必要时还要“引肾水浇灌肺火”《卷四·脾病源流》论治脾病时,先引臞仙的一则导引法:“可大坐,伸一脚,屈一脚,以两手向后反掣各三五度;亦可跪坐,以两手拒地,回顾,用力虎视各三五度。”再引《养生书》的一种修养法:“常以季夏之月朔旦,并四季之末十八日旭旦,正坐中宫,禁气五息,鸣天鼓十二通,吸坤宫之黄气入口,十二咽之,闭气五十息。”如此动静结合的详细论述,在古代无论是医著,还是气功专著,都是非常少见的。
  3.疾病处置中的防治结合。
  防治结合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在医疗气功中更是有其特殊的意义。沈氏重视防治结合的思想,体现在他对多种病证提出了“修养”法,其对脾、心、肝的“修养”,引用了《养生书》的方法,如:“(养脾)常以季夏之月朔旦,并四季之末十八日旭旦,正坐中宫,禁气五息,鸣天鼓十二通,吸坤宫之黄气入口,十二咽之,闭气五十息。”对于鼻病、齿病则另引他书之法,如“齿病修养法”,引《养性书》曰:“齿宜朝暮叩以会神。一云:以集身神,若卒遇恶,当叩左齿三十六,名曰打天钟,若辟邪秽叩右齿,名曰击天磬。若存念至真,叩中央齿,名曰鸣天鼓。”又引《千金方》曰:“每晨起,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温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齿即牢密。”再引《类聚》曰:“凡人患齿不能食果菜者,皆齿露也,为盐汤含漱,叩齿神效。”此外,该书《卷二十五·身形门·身形病源流》中的“养生疗病要法”也是结合气功展开的,其先引“太乙真人七禁文曰: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神;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再从精气神与人体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加以展开。
  三、证治异病同法,体现气功特点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具体体现,表现在气功学中则为异病同法,这在气功临床是非常普遍的,但在古代医学著作中直接用文字表述者却并不多见。《犀烛》中的异病同治有几下以种表达方式:一是在引用功法时直接加以说明,如《卷一·脏腑门·肺病源流》中介绍治疗咳嗽的“导引”和“运动”方法时,均标以“哮喘同”;《卷六·膀胱病源流》中介绍治疗小便癃闭的“运功”时,明确交代“及小肠症同法”。二是对于不同的病证,选用相同的功法,如《卷十一·奇经八脉门·七疝源流》中治疗“疝痛”所用的功法,与《卷七·膀胱病源流》中治疗膀胱病所用之功法,完全相同,均以《秘要》之动功:“用手紧鼎幽阙,纳气数口,而紧紧顶闭纳之。”再配以静功“从外肾提气到内肾,右运二七遍,即从内肾想一火提到顶门外,略凝,而后行吹吸之法”。三是在介绍一种疾病的治疗功法后,再说明其可以兼治何病,在《卷六·心病源流》中有治疗心痛的“运功”“兼治胃口痛”之论。
  总之,以引用功法的数量多、治疗病证多而著称于气功界的《杂病源流犀烛》,其主要贡献在于:一是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代气功专著《养生秘要》;二是通过动静结合、防治结合、功药结合,以及异病同法,完善了气功疗法的应用体系。
其他文献
周诗元的摄影作品展日前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举办,数十幅作品引起了摄影界的关注和观众的好评,展览期间,他的摄影集也问世了。以其小小的年纪而论,当算得是一个不小的成就。我初识小诗元是在周加华兄的书中,一篇带着父爱的短文,描述了一个纯真而富于同情心的小男孩的形象。见到诗元则是在“大都会”的办公室,大家在共同研究“徐州佛教文化苑”的方案时,他也极有兴致地加入了我们的讨论。小伙子谈锋犀利、见解独到,目光率真
在台湾高雄地区,有一位出了名的老人:74岁时,不懂英语的他当起了背包客,独自到英、德、法三国去自助旅游;93岁时,他大学毕业;95岁时,他考入了研究所;98岁那年,他又获得了硕士学位,其名被列吉尼斯纪录。如今,已经步入期颐之年的他,不仅三餐自理,而且写毛笔字、学英语、上网等年轻人做的事样样都会,甚至还能爬上树去修剪树枝。他就是台湾的百岁人瑞赵慕鹤。  出生于1912年代的赵老先生原是山东省金乡县人
吃春饼是汉族立春饮食风俗。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山东及北京、天津、山西、江苏、河北、福建等省市许多地方都有“咬春”、“尝春”的习俗,但其具体内容、形式却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晋代潘岳所撰的《关中记》记载:“(唐人)于立春日做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清人陈维崧在其《陈检讨集》一书中亦说:“立春日啖春饼,谓之‘咬春’。”旧时,立春日吃春饼这一习俗不仅普遍流行于民间,
相传,从前有个采药行医的郎中会配制“还魂丹”。一天,他来到一个山村,看见一户人家在操办丧事,郎中走近把脉,发现“死者”还有一丝脉息,便打开药葫芦,倒出两粒药丹,吩咐老妇把“死者”的牙关撬开,将药丹塞进嘴里,用温开水送下。过不多久,“死者”慢慢醒过来。郎中告诉人们,他用的这种药丹叫“还魂丹”。  郎中用“还魂丹”救活了这个“死者”的事很快传到了一个开药铺的老板耳里。为了捞到“还魂丹”,一天,他设宴请
各种乱相、变化,各种让大家觉得错愕、灰心或沮丧的事情,放远来看,都是正常的。我们的存在就是要把这些问题点出来。    1997年,尹乃菁30岁,她总记得,有天晚上11点还在TVBS值夜班,眼睛干涩,只能摘下隐形眼镜,戴个大眼镜,盯着电脑,怕遗漏重大新闻讯息,晚上常晃回公司的邱董,看了竟说,虽然坐在办公室,还是要打扮一下。  2007年,尹乃菁40岁,她以台湾时事评论员的身份"加盟"中央电视台中文国
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糖尿病足是由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微细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和不良的卫生等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糖尿病病人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肢坏疽,称为“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麻木,感觉迟钝、发冷、疼痛等。一旦发病,由于其治疗复杂,困难大,会面临截肢等后果。因此,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最可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治疗不容易  临床上,糖尿病足治疗相当困难,最主要的是糖尿病患者本身皮
值得庆幸的是,在全社会都沉溺于速度的时候,仍然有那么一些企业保持清醒,有那么一群人在呼吁企业回归发展的本位。      要速度還是要厚度?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企业营销发展速度之快着实令人惊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与技术的发达,以及奥运会的召开,营销渐次升级,娱乐营销、体育营销、奥运营销、事件营销、整合营销、网络营销……日益盛行。  以2005年红遍中国的“超级女声”为例,
《针灸大成》(以下简称(《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刊行于万历二十九(1601)年。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总结了明之前针灸学的主要成就,纠正了某些穴位的定位与功能,论述了多种病证的诊治并附案例,故有人名之为《针灸大全》。此外,杨氏之论还涉及养生与气功,他对气功“不揣鄙陋,扫却旁蹊曲径,指出一条大路,使人人可行”(《卷七·任脉经穴歌》),内容以内丹及其相关的任督脉为主。  一、明
“2010年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能够提供与GPS同等的服务。”    高调预热    冉承其发言时,台下的听众纷纷掏出相机,拍下PPT上展示的内容。在刚刚结束的“2007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上,冉承其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发言者,他是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的副主任,大家都想从他那里听到更多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新消息。  此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公众的视野中总带着神秘的色彩,因为公众总是将它
如果不能把资本市场这个平台建设好管理好,那么受伤害的不仅仅是7600万直接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者,而且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顶梁柱;塌陷的不仅仅是1530家上市公司,而且是整个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股权分置问题已基本解决,但股改的结束,并不代表就此解决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股改后资本市场传统安全问题——公权私利、内幕交易、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