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能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机械类专业大学生是机械制造业的支柱,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推动力。制造业发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各企业缺乏优秀工程人才,因此高校应重视机械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本文结合实际浅谈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在实践中的体现,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并提出了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高校在机械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大学生 创新能力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51-02
  引言: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高新科技日新月异,机械制造业不改在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是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是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它的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可见创新对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的至关重要。
  一、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
  创新能力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为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的能力。(能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发明与科研的成果无疑是创新能力的体现。从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机械相关科技竞赛中一些出色的创新作品中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中有许多拥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各高校大学生们本着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宗旨完成各自的作品,对作品的成果公开发布论文、申请专利,都是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如第七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是:“服务社会——高效、便利”,其所包括的三个内容(钱币分类清点和整理装置、包装机械和助力机械)在全国各省均有出色的作品浮现,很好的体现了当前机械专业大学生们所展现出的的智慧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一)提高对专业的兴趣
  创新的过程一般可归纳为:知识(潜创造力)+创新涌动力+灵感思维?圯创新成果,其中知识须通过不断学习而积累。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培养创新思维,首先应培养对机械创新过程的兴趣。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日,学生可凭借互联网、科学期刊等途径了解机械行业前沿技术的创新成果为社会带来的福利和经济效益、以及身边的机械小发明为所人们带来的生活上的便利,渐渐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机械的兴趣。
  (二)对未知事物保持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多动手实践
  爱因斯坦还曾说:“我没有特别的天才,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人都会有喜欢探究未知事物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称为好奇心,学生们应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不断思考,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主观思想,对待某一未知事物时,要敢于提出、分析、并解决其中的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动手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才能将自身的潜创造力挖掘出来。
  (三)学会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
  勤于思考,强化怀疑和求异思维,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的去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同时思考什么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才是锻炼个人创新思维的突破点。经过个人的独立分析之后,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得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在大脑中建立思维框架,以这些作为基础,找到自己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新的突破口,不断在思考中培养创新思维。
  三、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高校在机械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机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机械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科,机械专业的学习目的,是以专业知识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践中的经验,研究、解决全部理论和实际中的问题。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至关重要,学习过程中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交织。
  (二)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的解决方案
  笔者认为,培养机械专业大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应改善教学体制中存在的不足,营造良好、利于学生发展自身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机械专业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机械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培养大学生们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新,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融合,鼓励他们参与机械专业类的竞赛,发掘潜创造力,锻炼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华克冲,等.机械工程控制基础.6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医学院学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100名医学医学生参与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应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进行教学。而后对两组学生临床带教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各项成绩都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法。  实验组:运用分阶段目
经济兴邦,品牌兴国。当代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到品牌制胜的时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明显。企业若只依靠产品竞争,则很难获得差异性的竞争优势。于是理论界
学位
【摘要】随着传统教学模式已逐渐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机械制图一体化课程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首先,本文讲述了机械制图一体化改革的必要性。其次,讲述了其改革的具体内容。最后,提出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关键词】机械制图 一体化课程改革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46-01  机械制图是我国中职院校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
员工承诺现象是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久盛不衰的研究话题,近年来,员工对组织中具体对象的承诺尤其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员工的主管承诺和组织承诺是两项重要的具体对象承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有序开展,这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教育方面的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到底哪一种教育最适合教育新课程,这是整个教育界都应思索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我们要实践新课程,就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学会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及每一个公民的共同责任。劳动关系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企业中员工众多,企业的经营活动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无论从经济
学位
【摘要】PBL教学模式因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独特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效果等方面的独到优势得到医学教育领域的肯定和青睐。然而,目前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在临床医学专业,本文就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专业教学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PBL 教学改革 思考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181); 桂林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委托课题(JG201300
【摘要】CDIO是一种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育理念,与卓越软件人才的素质要求存在相当高的契合性。本文以培养创新型软件人才为目的,从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环境建设、教学模式和评估体系几个方面着手,将CDIO渗透到卓越软件人才教育之中。  【关键词】CDIO理念 卓越软件人才 评估体系  【基金项目】湖南工学院教改项目:基于CDIO理念的卓越软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焦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鉴于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我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