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同志好党的群众工作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Dragon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离不开党的群众工作。陈云同志在领导东北城市解放和企业接收的关键时期,以做好群众工作,赢得各方群众支持为重要保证,阐发了许多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思想,其中主要有:发动群众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坚持改善民生的方针;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深入到群众之中;做好群众工作要善于提高群众自身素质等,这些思想的提出揭示了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党的群众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陈云;党的群众工作;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0-0028-03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已迫在眉睫。习近平同志最近强调指出:“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由此可见,做好群众工作已成为当前关系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大问题,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也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陈云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做好党的群众工作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一
  
  在陈云党的建设思想中,关于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思想贯穿始终。特别是在领导东北城市解放和企业接收实践中,面对城市工作的新情况和新任务,陈云以一个杰出政治家所具有的洞察力,敏锐地认识到城市群众工作面I临的新变化,及时地提出了城市群众工作的许多新思想和新要求,进一步揭示了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性。
  
  (一)发动群众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
  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一个脱离群众的党组织是巩固的。只有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着,只有党的支部真正成为群众的领导核心,党才是一个巩固的党。对此,陈云明确指出:“群众工作的好坏,是测量党组织的巩固程度的标准之一”。如果党在自己狭隘圈子里闭关自守,如果它脱离群众,如果它蒙上了官僚主义的灰尘,那它就会遭到灭亡。即是说,“充分发动群众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关键”。陈云认为,党组织的巩固,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好党组织内部的工作,二是要加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工作。如果我们在巩固党的时期内,把整理党的内部与加紧支部周围的群众工作联系起来,那么,不仅党的组织可以巩固,而且群众工作也会大大深入。两者相互配合的结果,会使整个工作向前推进。正是由于陈云同志对党的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自觉实践,因而在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他都能够依靠群众出色地完成党组织交赋的各项艰巨任务。
  东北是中国革命进入到解放战争关键时期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只有掌控东北,才能保证中国革命最终立于不败之地,而当时东北的形势是敌强我弱。陈云同志受命到东北工作后,深知改变此形势的根本在于发动群众,壮大革命的力量。他精辟地指出:“敌之所以强,主要是因为有美国帮助,我之所以弱,主要是老百姓没有发动起来”。“要站住脚,就得有群众,没有群众,地方虽大,离敌很远也站不住;有了群众,地方虽小,离敌很近,可以站住。长征走了很多地方,都没站住脚,到了陕北才站住了,主要是那里群众发动起来了。”因而他强调“要把发动群众看做一切工作的根本”。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呢?陈云认为要分两步走,首先是要建立和巩固东北革命根据地,发动农民。“能否发动农民是东北斗争成败的关键,农民不起来,我们在东北有失败的可能”。为此,他创造了“经济——武装——再经济”等一整套发动群众、开展农民运动的经验,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使敌我力量发生了于我有利的变化。其次是要做好城市工作,发动工人。在这一时期陈云同志提出了许多城市群众工作的有益思想。比如,他明确指出:工人是企业中基本的生产力量,但职员也是企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提高生产,改造企业,必须使体力劳动的工人与脑力劳动的职员合作,并发扬两者的劳动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因而他认为城市群众工作的方针应是“首先发动工人,同时又团结改造职员。”他强调,我们既不能过分信赖旧职员,而重视工人不够,影响工人的积极性,也不能只重视工人,轻视职员,对职员缺乏分析,不加区别地乱打击,形成工人与职员的对立,这两种做法都将破坏员工的团结,危害企业。为此,他对职员情况进行了正确分析,肯定了其中绝大多数是企业的劳动者,应把技术人员和职员看做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特别指出,对于一切技术人员,包括思想上还不同意共产主义的在内,只要忠于职务,不作破坏活动,都应给以工作,并在生活上给以必要和可能的优待,使他们发扬专长,为人民服务。对于能与工人合作,打破保守观念,克服困难,努力创造的技术人员,应予鼓励。从而把工人的劳动创造与技术人员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此外,他还指出:“私营资本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私营企业的工作,应该提高企业生产率,增加生产”。在这些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城市群众工作也迅速取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东北城市的解放,也极大地保证了对沈阳的接管。
  
  (二)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坚持改善民生的方针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坚持改善民生的方针,这是陈云群众工作思想最鲜明的特色。陈云同志明确指出:必须使大家认识到,“要使群众起来,必须改善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经验已经证明,哪个地方群众的生活改善了一些,群众就更加积极了,群众团体就更有组织了。如果哪个地方没有注意到改善民生,或者虽有改善民生的法令,但实际上没有实现,群众照旧起不来。”“只有对群众切身问题有了很好的解决,才能把动员计划造成一种热烈的群众运动,为广大群众所拥护,并且高兴去完成。”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无论在任何历史阶段,陈云同志都十分主动从解决群众实际生活困难人手卓有成效地开展群众工作。早在从上海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负责工会工作时,他就提出在职工运动中,要克服忽视工人经济斗争,忽视改善工人生活的右的错误倾向。在抗日战争时期,陈云提出要努力实现减租减息的法令,解除对农民过度的剥削和不合理的负担,从各方面增加农民的收入。在东北城市解放中,他同样也紧紧围绕增加工资、免除失业等问题积极开展群众工作。
  特别是,陈云同志明确指出,群众利益问题没有小问题。“农民的一些问题,在我们有的同志来看是很小的问题,可是在农民自己看来却是很大的事情。我们不仅要帮助群众解决大的问题,也要帮助群众解决小的问题。”针对陕甘宁边区的群众工作,他还具体指出,组织代耕队帮助抗日军人家属,是 关系巩固部队的重要事情,不要看轻了,如果这个工作做不好,扩大军队就困难了,甚至会影响军队的巩固。陈云还指出,我们党是有政权的党,我们不应该只知道向群众要东西,更应该时刻注意为群众谋福利。群众有许多实际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应该忽视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之尽可能的改善,凡是目前办得到的事情,一定办到。如果暂时办不到,要耐心恳切地向群众解释清楚。在1949年1月召开的沈阳工人代表大会上,陈云同志专门就工资、生活和福利方面的问题回答了大家的疑问。比如,为什么没有发给工人优质的抚顺煤,为什么发粮食的地方太少太慢,为什么发的粮食还不够好等等,从而解除了大家心中的顾虑,使群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总之,陈云认为,只有把改善民生这项工作做好了,群众才会更信任我们,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才会越来越高。
  
  (三)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深入到群众之中
  陈云同志认为,开展群众工作,不应该而且不可能有固定的方案,必须看到当时当地的情况。但是,有一点是确定不移、到处适用的,那就是,解决群众切身问题的办法,必须在群众中去讨论,到群众中去找寻。因为只有群众才真正了解他们自己的问题,只有在群众中才能讨论出在当时当地解决问题最适当的办法。否则,做好群众工作是不可能的。陈云同志曾明确指出:“要使群众工作活跃,不在于团体多,会议多。”“各团体领导机关的人,少去召开那些开不成的会,多用些时间到民众夜校或类似这样的组织中去接近民众”,“如果谁愿意这样耐心做,群众会由少而多,甚至不请即来,……这种方式行得通而且做得好,是被经验证明了的”。“当然这种深入下层工作,不能理解为我们不要自上而下的活动,而是要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者配合起来”。如果我们在群众工作方面加一番努力,把它做得更好,可以使现在某些群众团体改变“官办”的性质,涌出许多群众领袖,变成群众自己的团体,不仅群众工作可以做得更好,而且也会帮助我们党的巩固。
  深入群众之中做好群众工作,除了要坚持改善民生的方针,还要善于对群众实施正确的引导。陈云指出:“共产党人是主张改善民生的,同时又认为,抗日时期群众运动的目的,主要的是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加强抗战力量。……我们应向群众说明:要解除目前痛苦,只有驱除日寇。”在东北城市解放中,针对工人和职员对国共两党存在的模糊认识,他基于东北战争我胜敌败的形势和国民党政权反动腐败的事实,及时地打破了少数工人和部分职员对国民党存在的幻想,把广大群众引导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上来。特别是由于旧企业中采取剥削压迫和官僚的管理方式,造成工人和职员存在一定的矛盾。为化解矛盾,陈云深刻揭示了在生产及业务上所发生的工人与职员的矛盾,实质上是日寇、官僚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积极引导工人正确看待职员队伍,除了对旧职员中少数为非作恶之人进行严惩外,要采取工人群众的批评和管理人员自我批评的方法而不是“流血斗争”或殴打职员的办法解决矛盾,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员工的团结,稳定了党的群众基础。
  
  (四)做好群众工作要善于提高群众的自身素质
  我们的党一切工作都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动群众是党的事业可靠的依托和坚实的保障。而能否发动群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不仅要切实关注群众的生活,掌握正确的方法,而且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群众的自身素质,使广大群众有热情有能力投身到中华民族解放与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在东北根据地建设过程中,陈云指出,群众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农民觉悟,开展斗争,与地主扯破脸”。农民只有提高了自身的觉悟,才能真正地解放自己。他还指出,解放区职工的任务首先是提高自己的觉悟,好好学习,有组织地自觉地去积极参加新民主主义的各方面建设工作,特别是发展工业生产,以保证革命战争的胜利,满足人民的需要。在东北接管企业的过程中,陈云提出,不但要让工人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同时也一定要教育工人尽自己的义务。教育工人尽义务,要比教育工人享受权利困难,但一定要这样做。工人阶级要提高政治觉悟,把敌人和朋友、正确和错误的界限划分清楚,使职工在国营、公营和合作经营的企业中发挥管理能力,在私营企业中起到监督作用,在个体劳动中促进技术改良和生产合作。陈云还强调:“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及企业发展的需要,除原有生产、业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必须进行思想和作风的改造及培养提高外,一切经济企业同时必须十分注意提拔优秀的工人、职员,把他们培养成为新的生产、业务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这是我们干部最主要的来源。要开办职工学校和训练班,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开办工业大学或者工业专门学校。同时他提出共产党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知识和技能,特别指出当旧的管理人员精于业务、依照企业规则执行职务上的管理时,其所属的工人和职员,包括其所属员工中的共产党员在内,必须服从。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陈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二
  
  纵观陈云党建思想的历史发展,鲜明的时代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决定其党建思想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的根本所在。
  
  (一)党的群众工作对象必须基于实践的发展而扩大
  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是要明确群众工作的对象,合理确定群众工作的范围。按照马克思关于“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的科学预示,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上绝大多数成员都将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都应成为党联系的对象。陈云关于党的群众工作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这一科学预示,而且使其建立在中国国情党情之上。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的工作中心在农村,为了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壮大革命的力量,群众工作的对象虽然包括工人、学生、知识分子等,但侧重点在农民。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解放战争的炮火燃起了全中国解放的曙光,进军城市势在必行。1945年陈云同志受命担负起了领导东北城市解放的重任。面对新的环境和任务,陈云深刻地认识到做好城市工作仍然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城市群众工作的基础在企业,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特别难能可贵的是,陈云在这一时期不仅提出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包括发挥私营企业中工人的作用,同时提出要团结改造职员,明确指出职员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企业的劳动者,都应成为我们党团结联系的对象,从而及时地壮大了党的群众队伍,为城市的解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执政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一切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和拥护者都是党重要的群众基础。特别是 伴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阶层划分和人员成分比过去复杂多样了,党的群众工作必须覆盖全社会,做到哪里有群众活动,哪里就有党的群众工作,从而把各方面的群众都紧密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二)党的群众工作内容必须围绕实现人民群众利益而展开
  在陈云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众工作思想中,有一点是贯穿始终的,即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形势和任务,党的群众工作都必须始终坚持改善民生的方针,注重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这一思想告诉我们:物质生活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一个政党如果不善于满足绝大多数人的物质利益需求,不善于关心每个人的实际困难,人民就不会对这个党寄予希望,这个党就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人民就会背你而去。共产党人作为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只有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取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才能使他们从切身的感受中认识到党的事业就是他们自身利益所在,进而焕发出参加革命和建设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性,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使党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陈云群众工作思想带给我们的这一启示在今天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利益需求已经成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主要动力机制,由利益需求引发的思想问题也已成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大量面对的新问题。这就要求党的群众工作必须正视群众的利益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合理合法地追求个人利益,使群众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与社会利益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动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离开这一基点,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是难以取得实效的。
  
  (三)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必须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而变化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这是陈云群众工作思想给予我们的又一个重要启示。陈云同志认为,做好群众工作总的方法要求是深人群众,调查研究,到群众中找出解决问题最适当的方法。这就是他常说的,“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而其中最适当的办法就是要针对客观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而灵活确定,没有固定的方案。比如,在根据地群众工作中他十分注重运用建立非官办的群众组织,推选群众领袖的方法开展群众工作;在城市工作他又特别善于运用引导、沟通,化解矛盾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等等。在新的形势下,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没有大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懂得并且善于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今天,我们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既要继承发扬以往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又要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新的方法和本领,其中尤其是要研究和探索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上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从而使党和人民之间的联系有充分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保证党能够更好地代表、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永葆党的先进性。首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认识群众。广大干部必须饱含深情地去看待群众。只有心中时刻装着群众,才能真情对待群众,才能平等对待群众,才能贴近群众,时刻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会脱离群众,远离群众。其次,要以开拓的思维去组织群众。善于动员和组织群众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之新、种类之多、情况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大背景下组织好群众,不仅要有深厚的感情作基础,而且还必须在思维方式上与时俱进,学会用开拓的思维去实践群众路线,提高创新能力,在创新中赋予群众路线以新的时代内容,在制度建设中确保党的群众路线的践行。再次,要以良好的形象去影响群众,各级干部必须以一种全新的开明开放干事业的良好形象去取信于民,领导干部既要有制定决策的本事,更要有抓好落实的本事,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来回报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只有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我们在群众中才有威信,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的讲话[R],201 1-2-23
  [2]陈云文选(1926—1949)[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责任编辑 李秀华
其他文献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鞍山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致力于扭转经济结构中长期存在的“一企独大”、“一钢独大”、“一业独大”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以增量调结构,优化布局,改善投入,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经济结构;转型;鞍山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1-0058-03    改革开放以来,鞍山
期刊
[摘 要]政府面对网络社会的行政生态变迁,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作用,提升网络政民互动能力是一个现实课题。政府要通过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建立起网络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常态机制,形成网络政民互动的主渠道。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络执政;回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D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1-0076-04       一、提升地方政府网
期刊
[摘 要]发展辽宁文化产业的关键问题,是提升辽宁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实质是创新能力。根据要素载体,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竞争力、文化消费竞争力、文化企业竞争力、政府行为竞争力等四大要素,而在这些方面辽宁既具有比较优势,也存在不足。当前,提升辽宁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要着力提升以下几种能力:文化生态的支持力,政府行为的推动力,文化资源的整合力,文化企业的创新力,文化消费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名称百年未变,但具体内容却有很大差别,呈现为多种形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变化的,应当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名实关系。社会主义有好东西,也有坏东西,资本主义同样如此,需要具体分析。应当认真研究和确立科学合理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互补,还有大量事物属于“非社非资”的人类共同文明成果。我们应当学习资本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反思社会主义,
期刊
[摘 要]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是全国各地城乡的普遍现象,由此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很多也很突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周密部署,科学应对,化消极为积极,使整体社会环境更加合谐。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2-0064-03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和人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各国乃至各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对大连市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状况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市民消费呈现的新特点和制约因素,并对如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扩大内需;消费需求;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2-0039-02       一、目前大连市城乡居民消费特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连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状况已经逐渐难以满足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期望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12-0041-02  
期刊
[摘 要]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具有重大意义:既是对县委执政态度和决心的考验,也是对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考验;既可实现县委决策方式转变,也能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既是党内民主的深化,也是社会民主政治的深化;既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需要。实施好“四聚工程”:聚力“一主三高”,做好“推开”工作;聚合“一台三网”,做好“推动”工作;聚焦“一点三建”,做好“推新”工作;聚集“一规三权”,做
期刊
[摘 要]政府与社会协商实践中也存有种种协商主体不平等,为深入分析诸般不平等及其对政府与社会协商实践的影响,文章以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实质性不平等为分析切入点,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种不平等及其相关影响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发现,政府与社会之间存在着若干固有的实质性不平等,对于政府与社会协商实践来说,这种实质性不平等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也由此对政府与社会协商实践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主要包括选择的强
期刊
[摘 要]强化党内监督,对于从严治党以及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充分挖掘现有的监督资源,发挥体制内监督的最大效用,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2006年以来,湖南省常德市依托市纪委全会这一载体,努力探索体制内强化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的新机制,不断拓展惩防体系建设的新境界,从而在更宏大的层面为推动党的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选择。通过探索实践,形成了以创新纪委全会运行机制为统领和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