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管理论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已经成为了新信息时代的核心战略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信息爆炸已是这个信息时代的一个最明显的事实。新信息的不断大量涌现,在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信息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获取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及如何管理信息带来了困难。“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但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正是对这一情形的逼真写照。如何快捷、有效地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进而转化成有效的知识,并对其进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本理论概念
  1.知识的概念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而且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迄今为止,人们对知识都没有作出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不同的人,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定义都不同。
  纵观国内外对知识的定义,我们虽给不出明确的定义,但却可以总结出,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包括技能)的总和。从信息的层面来看,它是一种能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被人所利用的信息;换句话说,知识只是信息中的一部分,是对特定对象的人类个体有用的信息。尽管知识来源于信息,但不完全等同于信息。它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互相转化,是组织新知识产生的最大的源泉。
  2.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知识管理活动不仅涉及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而且包含越来越广的外延。只是到目前为止,这个词还没有一个定义明确而取得共识的概念。不同的领域、人们的研究目的、角度的不同,对知识管理强调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至今对于知识管理这一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目前,基于人们对知识应用的水平,在知识管理认识上,存在两种理解:一种认为知识管理是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用信息管理的模式建构知识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作为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
  关于知识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从上面这些不同的定义来看,有一点却是达成了共识的,那就是知识管理不是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对人的管理,也不是真正的对知识的管理,而是强调了以知识为核心和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更加倾向于知识的共享,知识的创新。
  3.个人知识管理(PKM)的概念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明确的定义,我总结认为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owledge Management,PKM)是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帮助个人有效地管理飞速增长的信息,实质上就是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个人层面上更加深入的应用,它是个人在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将个人随机地或者有意识地从不同的渠道获得的各种不同的信息经过个人深层次的筛选、分析、加工、组织和评价,从而转化成可系统利用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侧面地辅助个人将隐性知识适当地、有效地转换成显性知识,构建起趋于完整的个人知识库,然后进行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持续性地进行知识的更新,最终达到知识的利用和创新,更加完善个人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资源解决问题,提升个人学习及工作效率,整合个人的信息资源,增强个人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因此,个人知识管理将日益成为学习者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是完善个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知识创新的一个过程,是适应信息时代网络远程教育学习和完善终身学习的重要能力。
  二、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迅猛之态带领着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里,人类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广泛,如报刊、广播电视媒体、互联网、人际交流、工作实践等。信息和知识的产出呈指数级增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信息资源分散,数量庞大,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内容与价值的相关性不如何迎接这一挑战,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方法来管理这些信息,因为只有有效地管理好个人自身的知识,才能真正拥有这些知识,结构化这些知识,使得这些知识为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服务,更加充分地发挥个人潜能。
  三、个人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的关系
  个人知识管理和组织知识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人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本身反对共享,从而推导出了个人知识管理不应该倡导的结论。但我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绝对不是反对共享的。事实上,现在很火的blog(博客)就是作为一种个人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的工具出现的。组织知识管理就是捕获组织内外有价值的知识与信息,并将这些知识和信息进行最大效能的利用用,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同时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更多的是要求知识的共享,使整个组织的竞争合力达到最高。因此,我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而组织知识管理则更加关注组织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增强社会竞争力。
  四、个人知识管理的意义
  比尔·盖茨认为:“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的输赢。”因此,个人对知识的寻找、发现、筛选、获取、加工、存储、利用、评价、交流、创新的能力决定了自身的竞争能力。
  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通常是增强个人竞争力。这是因为在现在已经到来的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它作为这个时代的第一生产力存在着,彰显着它独特并且不可取代的作用。个人知识管理帮助个人对知识进行的高效动作,就意味着个人竞争力的提高。而个人知识管理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是个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石,深入地挖掘个人需要的各种知识,将隐性知识最大化地显性化,同时吸收外界的显性知识进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创新出新知识,从而为个人的创新能力和今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更加明显地成为知识的消费者。个人追求知识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力量,进而发展个人与组织的能力。此外,个人除了不断追求新知识外,也应积极创新,努力成为知识的生产者。而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人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就必须学会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甚至最优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甘永成.e-Learnig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2003,6.
  [2]孔德超.论个人知识管理[J].图书馆建设,2003,(3).
  [3]赖纯胜,卢泽辉.个人知识管理方法的初探[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0,(5).
  [4]邱均平.知识管理学[M].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1).
其他文献
目的:癌痛消颗粒是导师韦艾凌教授长期治疗肝癌的专病特色方。前期临床与实验研究显示其有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本实验研究以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4瘤株为研究对象,采
一、问题缘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运用越来越广泛,一些教师花大量时间精力搜索课外相关资料,精心制作华丽的课件,丰富教学资源,希望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但许多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却经常被一些老师忽视,这就无形中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及本末倒置的教学问题。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
摘 要: 班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只有用一颗爱心去帮助、去感染、去关爱学生,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也只有用耐心和爱心去对待学生,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中。  关键词: 爱心 沟通 闪光点    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说过:心灵的大门一旦被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的确,教育只有走进学生的心里,
目的 miR-34a在多种肿瘤有异常表达并参与肿瘤的多药耐药。本研究探讨乳腺癌miR-34a表达及其参与乳腺癌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南昌市第三医院2008-08-01—2010-11-30
一个班集体的管理,必须依靠全体老师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没有务实的有序的班主任工作,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如同逆水行舟;没有科任老师的全心全意的勤奋劳动,班主任工作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要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协调好与科任老师的关系,配合科任老师管理学生,这样才能建立优秀的班集体。  1.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步调一致,目标统一。  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要管理好学生
中国的迅速崛起引发了全球对其成功原因的研究。有的人认为是中国人勤劳、节俭、储蓄率高,从而为投资积累提供了巨大资本;有的人认为是中国具有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是人口红利效应,因而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得以成功实施,并成为全球化最大的赢家;有的人认为是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投资和抓住西方产业转移的机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成长的重要力量,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成功的原因。但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与同龄伙伴友好合作的经验。有些孩子在家娇生惯养,惟我独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伙伴一起游戏、相互合作。部分孩子在家养成自私、专横、不谦让等不良习惯,他们想与同伴交往,却又不容易与同伴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善于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才能赢得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