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455029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是小学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法是增加学生积累,开阔学生视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从课前导读、课内阅读、拓展阅读、品评式阅读、泛读与精读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如何从课堂教育与课后学习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法;导读;泛读
  语言文字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所用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我们的基础教育——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教会学生听说读写,与人交流的任务,更深远的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汉语文化。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语文学习也是一个基石。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害怕写作文,不会书面表达用语,古代文化常识缺失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下文中谈一谈对阅读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的一些理解。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也是自主学习的主要方法。小学生由于认识字的数目较少,分辨能力也不够强,他们的阅读内容应该由老师和家长共同引导和筛选,这样能够高效地进行阅读工作。下面将通过五个方面来具体说明语文阅读教学法的
  应用。
  一、利用好课前导读
  语文课本每个单元前面都会有章节导读,这个导读旨在阐明本单元的主题,进行情感铺垫,同时也是明确学习任务。在进行正式的课文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导读引导学生去读一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这样既可以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提升教学质量,又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能对单元主题的内容有更多情感共鸣。例如,在学习古诗词单元前,可以让学生分组查阅相关诗人的其他作品,了解诗人所处的朝代背景,这样,学生既能对将要学习的诗人有初步了解,又能增加古诗词积累。当学习民俗类课文时,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查阅一些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见闻,又使教学气氛风趣幽默。
  二、课内阅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读的次数多了,语感和理解都会有所提升,甚至一些朗朗上口的文章多读几次就背诵下来了,这就是最初的积累。人最初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读的次数多了,脑海中有了文章的模样,就可以“依样画葫芦”地进行学习。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不會遣词造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脑中无物”,即脑海中没有一个基本的写作模式,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去读课文,背诵一些经典的段落,增加自身积累,尤其是古诗文的积累。不管是写作中,还是在日常交流中,都应鼓励学生适时引用古诗文,这样能为文章、表达增添很多色彩。
  三、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又是对学生的一个更高要求。完成了课本的学习后,适当布置一些教师经过筛选的文章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接触更多的文学作品,这项工作也可以放到寒暑假来进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他们看一些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布置一些中外名著、古诗词、现代诗歌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多看一些文学大家的作品,加大阅读量,增加文学积累。
  四、品评式阅读
  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积累、理解力和判断力,能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认知。这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品评式”阅读。例如,读一篇文章,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哪部分、哪句话,甚至是某个词某个字有什么理解。认为用得好,好在哪里;认为用得不好,学生自己有什么独到的见解。这样多进行一些品评讨论的阅读交流,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学习古诗歌时,经常会有诗歌鉴赏的题目,这也是品评式阅读的一部分。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写一份对所学诗歌的理解和鉴赏,然后大家互相交流,集思广益。久而久之,学生对文字的鉴赏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五、泛读与精读
  高年级的学生应当具备快速阅读和仔细阅读的能力。快速阅读考查的是学生从一篇文章中快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考查的是学生抓住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鉴赏文章中好词好句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培养,这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以上是我对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一些理解。阅读既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也是模仿学习的最初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语文学习及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徐秀凤.阅读法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意义及运用[J].理论与实践,2015.
  [2]范芳.构建小学语文“品评式”阅读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编辑 李建军
其他文献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在思维不受到新干扰的情况下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
后勤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说明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作为主管后勤工作的领导,做好每个方面的后勤工作不仅能够保障学校各方面的顺
在电子实验中开设混沌实验很有必要。给合混沌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效果,对混沌实验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的结果显示:具有创新性的混沌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
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学习效果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探讨NBA提供的顶尖篮球环境和激烈的竞争这种外因和运动员刻苦的训练这种内因相结合的篮球运
教育是一种责任、一种浪漫、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依恋。教育教学中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更要理智地爱,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
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法的最新发展,是以学习者为本的有效教学途径。它既强调在运用中学习,也强调为了运用而学习。本文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其任务设计原则进行了简要综述
本文总结了生命与环境工程系迎接山东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工作情况,并从发展的角度对今后如何搞好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探讨.
本文旨在通过对定积分解题方法的探讨,达到更进一步提高“高职”学员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好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从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各行各业的改革已全面展开,图书馆作为我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信息中心,必须一改过去传统的服务方式,向现代化管理过渡。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我馆即将实行计算机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在班级的日常组织和维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班级是学校组织中的基本单位,只有班集体充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