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就要我们党员充分认识党员先进性对党的重大意义。我们党之所以能成为执政党,能获得全国人民的支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根本原因在于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要依赖党员这个载体,体现在党员先进性之中。党员先进性关乎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实施,党的宗旨的实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实现党的领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党员先进性就在于素质高、质量好,拥有高素质、高质量的党员队伍才能形成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关键词:党员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党的领导;党的战斗力
在中國近现代政治的发展过程中,辛亥革命之后,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三百多个政党,但大多数都昙花一现,成为匆匆过客。唯有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才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基础,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才使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具体的,与时俱进的,是通过无数个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出来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党保持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
1. 充分认识党员先进性对党的先进性的意义
(1)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与党员先进性的科学内涵。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的性质之中,体现在“一个核心”、“两个先锋队”、 “三个代表”之中,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但是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党员的先进性之中。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每一个党员按照党的性质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品质、能力和行为上。由于历史阶段和历史使命的不同,党的纲领和路线也随着时代发展和任务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因此,党员的先进性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体表现为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体表现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具体表现为奉献在前、名利在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表现在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总之,党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其性质的先进与否,集中表现在纲领路线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有了“集中表现”,还不完全,更重要的是要看广大党员的行为表现如何。只有当党员的行为表现与党的性质、路线政策的意向一致,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党的先进性才是充分的。
(2)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的关系。通过对共产党先进性和共产党员先进性内涵的分析,可以认为:第一,党的性质的先进性不完全等同于党员的先进性。构成党的先进性的要素要比构成党员先进性的要素复杂。党的性质、理论、纲领、路线,党的组织结构,党的制度和党员都是构成党的先进性的要素。而党员的先进性则主要由党员个人的品质、能力和行为构成。第二,党的性质的先进性必然要求党员具有先进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是统一的。党的性质的先进性,可以为党员的行为表现提供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一个活动的平台。只有当党员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党的先进性要求,两者才是统一的。第三,党的先进性必须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人民群众看一个党是否先进,不只是看理论、纲领和路线,更重要的是看共产党员的行动,看这些行动给他们带来什么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载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实现党的先进性的必由路径。
总之,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广大党员模范行为来体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比起理论来,先进人物的鲜活范例最真实,也最有效。
2. 充分认识党员先进性对实现党的领导的意义
当党确立了正确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之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实现党的领导就是决定性的因素。
(1)党的正确的理论、纲领、路线,只有依靠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才能体现出先进作用。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要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光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还不行,还需要广大共产党员通过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把正确的理论、纲领、路线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离开了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无论怎样正确,也不可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当然,也就不可能实现党的领导。
(2)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只有靠广大党员的行动来体现,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人民群众通常是根据他们身边的党组织和党员的言行来了解和评价我们党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奉献在前、名利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就会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党。否则,群众怎么会相信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
(3)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执政基础就稳如磐石。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长期执好政、掌好权,关键在于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真正掌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先进性,那么,广大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和信赖我们党,党的执政地位就会不断巩固。反之,如果党员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党的领导干部不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而是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那么,人民群众就不会拥护我们党,这也就会影响甚至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
(4)党员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的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只有依靠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去奋斗,才能实现。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纲领和路线,还必须有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纲领、路线的党员,特别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来领导人民群众奋斗。如果没有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到群众中去,组织、带领群众落实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党员、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就会失去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任务就会落空。
3. 充分认识党员先进性对党的战斗力的意义
党的力量和作用,与其说取决于党员的数量,不如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取决于党员的先进性,取决于广大党员执行党的路线的坚定性和对共产主义的忠诚。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质量而不是数量。一支数量多而质量差的党员队伍难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反过来,即使党员人不多、但质量高,战斗力强,也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对共产党来说,质量决定着党的先进性,关系着党的生命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曾告诫全党:“一个人数少但有战斗力的党比一个人数多而缺乏战斗力的党要强得多。”
发展党员要重视质量,千万不能单纯追求数量,不能搞滥竽充数。滥竽充数的党员放在党内比在党外更危险。如果党员队伍质量很低,数量再大也没有用。列宁非常重视党员的质量,他曾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要保护我们党的巩固性、坚定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现在我们党已经拥有7000多万党员,这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一个表现,7000多万党员都合格,将是一支多么伟大的力量。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要从每一个党员做起,党的执政地位巩固的内在力量,来自全党每一个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和坚强的党性。每一个党员都要切实增强党员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树立党员形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体现党员先进性。
参考文献:
[1]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徐治彬.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若干思考[J].求实,2005(3).
[3] 本刊评论员.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J].求是,2005(2).
[4] 邱素琴.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意义[J].党政论坛,2005(1).
关键词:党员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党的领导;党的战斗力
在中國近现代政治的发展过程中,辛亥革命之后,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三百多个政党,但大多数都昙花一现,成为匆匆过客。唯有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才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在于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基础,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才使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具体的,与时俱进的,是通过无数个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出来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党保持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
的意义。
1. 充分认识党员先进性对党的先进性的意义
(1)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与党员先进性的科学内涵。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的性质之中,体现在“一个核心”、“两个先锋队”、 “三个代表”之中,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但是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党员的先进性之中。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每一个党员按照党的性质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品质、能力和行为上。由于历史阶段和历史使命的不同,党的纲领和路线也随着时代发展和任务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因此,党员的先进性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体表现为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体表现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具体表现为奉献在前、名利在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表现在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总之,党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其性质的先进与否,集中表现在纲领路线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有了“集中表现”,还不完全,更重要的是要看广大党员的行为表现如何。只有当党员的行为表现与党的性质、路线政策的意向一致,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党的先进性才是充分的。
(2)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的关系。通过对共产党先进性和共产党员先进性内涵的分析,可以认为:第一,党的性质的先进性不完全等同于党员的先进性。构成党的先进性的要素要比构成党员先进性的要素复杂。党的性质、理论、纲领、路线,党的组织结构,党的制度和党员都是构成党的先进性的要素。而党员的先进性则主要由党员个人的品质、能力和行为构成。第二,党的性质的先进性必然要求党员具有先进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是统一的。党的性质的先进性,可以为党员的行为表现提供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一个活动的平台。只有当党员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党的先进性要求,两者才是统一的。第三,党的先进性必须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人民群众看一个党是否先进,不只是看理论、纲领和路线,更重要的是看共产党员的行动,看这些行动给他们带来什么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载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实现党的先进性的必由路径。
总之,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广大党员模范行为来体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治观点。比起理论来,先进人物的鲜活范例最真实,也最有效。
2. 充分认识党员先进性对实现党的领导的意义
当党确立了正确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之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实现党的领导就是决定性的因素。
(1)党的正确的理论、纲领、路线,只有依靠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才能体现出先进作用。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要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光有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还不行,还需要广大共产党员通过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把正确的理论、纲领、路线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离开了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无论怎样正确,也不可能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当然,也就不可能实现党的领导。
(2)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只有靠广大党员的行动来体现,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人民群众通常是根据他们身边的党组织和党员的言行来了解和评价我们党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奉献在前、名利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就会真心实意地拥护我们党。否则,群众怎么会相信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
(3)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执政基础就稳如磐石。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长期执好政、掌好权,关键在于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真正掌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先进性,那么,广大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和信赖我们党,党的执政地位就会不断巩固。反之,如果党员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党的领导干部不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而是为个人或小集团谋私利,那么,人民群众就不会拥护我们党,这也就会影响甚至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
(4)党员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的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只有依靠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去奋斗,才能实现。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纲领和路线,还必须有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纲领、路线的党员,特别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来领导人民群众奋斗。如果没有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到群众中去,组织、带领群众落实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党员、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就会失去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任务就会落空。
3. 充分认识党员先进性对党的战斗力的意义
党的力量和作用,与其说取决于党员的数量,不如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取决于党员的先进性,取决于广大党员执行党的路线的坚定性和对共产主义的忠诚。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质量而不是数量。一支数量多而质量差的党员队伍难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反过来,即使党员人不多、但质量高,战斗力强,也会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对共产党来说,质量决定着党的先进性,关系着党的生命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邓小平曾告诫全党:“一个人数少但有战斗力的党比一个人数多而缺乏战斗力的党要强得多。”
发展党员要重视质量,千万不能单纯追求数量,不能搞滥竽充数。滥竽充数的党员放在党内比在党外更危险。如果党员队伍质量很低,数量再大也没有用。列宁非常重视党员的质量,他曾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要保护我们党的巩固性、坚定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现在我们党已经拥有7000多万党员,这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一个表现,7000多万党员都合格,将是一支多么伟大的力量。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要从每一个党员做起,党的执政地位巩固的内在力量,来自全党每一个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和坚强的党性。每一个党员都要切实增强党员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树立党员形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体现党员先进性。
参考文献:
[1]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徐治彬.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若干思考[J].求实,2005(3).
[3] 本刊评论员.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J].求是,2005(2).
[4] 邱素琴.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意义[J].党政论坛,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