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回绘画兴趣 度过特殊阶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n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唤回学生的绘画兴趣,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把课堂速写向课外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速写能力。
  关键词:速写;教育对象;?摇绘画兴趣
  
  速写就是用比较短的时间、比较快的速度、比较概括的用笔,画出所见的物体形象。它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通过简练、概括的用笔再现生活中美好的瞬间。通过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笔者认为在小学中年级开展速写教学非常有必要。而正确地处理这一阶段的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唤回学生的绘画兴趣
  当学生处在低年级时,他的语言符号还不完善,但形象的视觉语言却已形成,再加上认识水平低,所以能充满激情地涂出具有獨特魅力的“儿童画”。然而进了中年级,画画的兴奋与热情会一反初衷,这是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表现技法出现了不平衡。如果这时教师不加以适当引导,也许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会泯灭。而速写却能满足学生发展的思维和认识。唤回儿童绘画的兴趣,为今后对儿童进行更正规的绘画技能训练打下基础。使之能够自然地过渡和衔接。
  刚开始接触速写时不能按照对成人训练的模式,过分强调人体比例、物体透视等等,因为这样会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现技巧更加不平衡,从而失去画画的信心、兴趣。所以让学生画速写仍然需要让学生凭自己的感觉作画,孩子的感觉有时十分敏锐,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那么天真烂漫、生动可爱。所以,让学生充分地画出自己的感觉,往往会画得十分有趣,令人叫绝。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速写作为唤起绘画兴趣的过渡阶段决不能仅上成写生课,还应成为渗透美术基础知识的观察实验课。如为了了解圆柱形物体的圆面在写生中的透视变化,利用圆形纸片的移动解决圆与视线之间的关系,通过玻璃杯解决上下圆面的不同透视变化,经过学生观察、讨论、总结得出:从侧面观察圆面,视线与视平线的夹角角度越大,看到的圆面越圆。这样,再去写生圆柱体的物体时,就能很好地反映圆面的透视变化,经过一阶段的学习,不妨收集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上一节作品欣赏课,师生一起评讲。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而且通过相互交流,可以使学生受到启发,引起写生的欲望和增强进取的自信。而记忆课不但是一阶段速写的巩固和检查,而且是培养学生形象记忆能力的重要课堂形式。多种教学形式的有机组合、循环出现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三、正确对待儿童的速写作业
  小学阶段的美术不是专业美术,而是生活美术,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从这个方面来说儿童化的速写注重的是视觉体验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然而我们又不能否认结果的存在。在儿童化速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儿童喜欢视觉刺激,能够关注物体的比例,明暗甚至透视,而另外一些则比较专注于主观经验的阐释,强调个人对外在世界与身体的感受。根据他们之间的差异,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将绘画的儿童分为视觉型和触觉型。视觉型儿童形成了写实主义风格的作业。而触觉型儿童形成的是表现主义风格的作业。对于不同类型的儿童,教师应因材施教,按不同的风格加以鼓励。
  四、把课堂速写向课外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速写能力
  由于课堂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学好速写,根本不肯能。所以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速写练习,这也是由速写的特殊性决定的。速写材料简单,内容丰富,带上一支笔、一本本子随时随地都可以画,课间十分钟、放学路上、火车轮船的路途中……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画上几笔。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时,学生对美的追求和表现的欲望也得到了进一步激发。利用速写这一表现手段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进行“艺术加工”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2017年12月8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西藏自治区文联主办的“格桑花开新时代——美丽西藏采风原创歌曲演唱会”在北京中国剧院举办。演唱会首演了17首新鲜出炉的原创歌曲,像是一束采自雪域高原的格桑花,献给伟大的新时代。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赵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李前光,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文以及汤恒等中宣部有关方面负责人、主办方负责人
摘要:运用“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手法,表现怀人思归这一主题的诗歌,跨越了历史的长河,历久弥新,历代诗人赋予了它鲜活的生命力。  关键词:表现手法;怀人思归    《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游子思乡之作,诗人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巧妙地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而营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诗歌一开始写留在“旧乡”的女子
代序——从中国新音乐创作的“井喷式  爆发”到理论研究的“涓涓不壅,终为江河”{2}  在经历了长期的封闭之后,我国采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素材、技法相结合创作的严肃音乐,自20世纪80年代起得到了“井喷式的爆发”。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重新审视学习传统和借鉴西方,创作出具有中国精神和时代风貌并可以与世界进行平等对话的音乐作品,是每个中国作曲家和理论家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3}为
摘要:评判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整合的真伪关键在于两点:一,学生是不是处于主体地位,是不是教学的中心;二,教师是不是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有没有进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知识的建构。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案例,谈谈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整合意义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学英语 整合 探究性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落脚
摘要:当前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改革中,笔者发现课堂改革的浓度仍有待提高。仍然停留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阶段。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力求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把新课改进行到底。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学生提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普及,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
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研究模式一直为学界共识,能够真正做到两者深度结合的学人,在各个行当想来都是凤毛麟角,声乐表演自然也在其中。在与田玉斌先生的交往中,我深感他对歌唱事业的情结和热爱,他在歌唱上的身体力行,无不体现出二者的紧密关联和相辅相成。在此,笔者拟以田玉斌先生新近面世的专著《美声歌唱艺术新说》{1}一书的成书历程及其相关研究成果来例证。  一见如故 终身追随  《美声歌唱艺术新说》扉页上有句话
着现代社会转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的消逝、异化与单一化的倾向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全球性难题,因此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无论是中国基层的城乡关系,还是城乡文化关系,乡村皆在城市文明的深刻影响下呈现出农村对城市的依附关系和同质化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中国“非遗”保护工作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开展的。“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很重要的
摘要:《爱莲说》是宋朝周敦颐写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文章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充分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那些追逐荣华富贵、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关键词:质疑;教学;质量;体会    《爱莲说》是宋朝周敦颐写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文章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充分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那些追逐荣华富贵、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这篇课文是传统的语文教材,在诸多文言
者于2013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由上海交响乐团资料室提供,整理了1940年5月到1946年5月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在兰心大戏院、大光明电影院等地上演的262份节目单,此外还有1929年10月到1946年5月有中国人参与演出的节目单46份。节目单作为一种特殊史料具有实证性意义,它的年月日铭刻了历史的印记;它的演奏、演唱曲目和指挥同时证实了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轨迹。因此,尽管关于梅百器和兰心大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小学图书馆开设阅读指导课的必要性,指出近年来中小学开设阅读指导课的主要形式和做好青少年读者阅读指导的对策,最后阐述了开设阅读指导课对图书馆员的要求。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思考    中小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之一是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规定,图书馆要配合学科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学校应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