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的课外学习活动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o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根据历年高考的各题型得分情况分析,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远远落后于阅读能力。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对读写结合的英语课外活动进行了英语核心素养所要求的的四个维度方面的探究,即通过阅读英语原作来强化语言能力,培养文化意识;通过故事接龙和时政评论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主题报告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写作能力也得到大幅度的加强。实践证明,读写结合的课外活动探究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有效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读写结合;课外学习
  【作者简介】潘婷婷,杭州市夏衍中学。
  一、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的学情分析
  英语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读和写是在高考中占比最大的被考查的能力。一直以来,教师在课堂上花时间最多的是阅读教学,对各模块的阅读部分的语篇仔细分析文章结构、细节描写、遣词造句的方法,可谓是面面俱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经此训练确实有了一定的提升,能够读懂各类文章,但学生写作能力较弱的劣势并未有显著地改观。这明显体现到了高考作文的均分中,分数多年以来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笔者所带的两个班的学生目前处于高三阶段,从高二开始接触高考写作题型之后,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譬如词汇匮乏,语言的表述不够地道;在进行读后续写时对故事的编写缺乏逻辑性和创造性;在进行概要写作的时候缺乏归纳概括的能力。因此如何让学生写和读的能力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是高中英语教师亟需探讨的问题。
  显而易见,仅靠课堂上的阅读训练显然是不够的,主要局限在输入量的问题。课本中的阅读文章无法满足学生应有的阅读量。没有足够的输入,就无法得到高质量的输出。所以,课外的学习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高二阶段开始,尝试了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们以读促写,促进更高层次的能力的提升。
  二、对于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读写结合的英语课外学习活动的思考
  2017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发展英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如下图: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记忆和理解能力的训练,这当然没有错,但是忽视了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语言的发展始终停留在底层。写作能最直接地体现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更展示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考验了他们的思维品质。读和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把写作孤立起来,如果带着写的目的去读,写作的针对性更强。学生能对语言的表述、情感的抒发方式特别关注,继而模仿创新。读写结合的英语课外活动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培养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和锻炼学习能力。课外的学习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了学生沟通交流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和手段查找所需信息,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课外的学习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的课外活动设计与实践
  笔者所教的两个班英语水平很接近,在写作方面,班级平均分接近一致。筆者挑选了其中一个班进行试验,另一个班维持原状。通过利用阅读英语原作、故事接龙、时政评论和主题报告这四种读写结合的形式能较为有效地提升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1.通过阅读英语原作来强化语言能力,培养文化意识。首先要说明的是,英文原作并不是只局限于英语的小说,而是指native speakers创造的各种文体,其中包括:广告、通知、书信、说明、日记、传记、故事、科普和文学作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词汇量的限制,学生起初只能读短小浅显的片段,教师可以通过国外的网站,选择一些广告、日记、幽默的小故事等供学生每日一读。要注意选材的广泛性,体裁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坚持阅读的好习惯。随着词汇量的增加,教师开始推荐学生读一些英语原著短篇小说、科普文章等,看到好词好句,摘抄到记录本上,积累语言素材。每看完一篇,写点短小的评论文章,发表读后感。当有足够的词汇量为基础后,尝试中长篇英语原著小说的阅读。看完后写一篇故事简介,写一篇读后感。笔者在给学生提供或推荐阅读材料的同时,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把学生分为若干个阅读小组,利用每周一节的英语选修课,提供平台让学生们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同一小组的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有字词句方面的,也有对作品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们普遍反映,以前也尝试着想要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但容易半途而废。现在以小组阅读的形式进行阅读,一群人的学习比一个人的学习更加充满动力,在相互的鼓励下,坚持阅读会变得更加容易。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接触到的都是地道的表达方式,这是一个绝佳的输入过程。尤其是小说,其中的人物动作、心理描写细腻而真挚,这正是学生在读后续写中不太擅长的部分。例如Mark Twain的经典小说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里有一句话“Look, Tom can now clouded, he became a hero. He changed the old when walking, jumping, back straight, like a pirate in the limelight.”寥寥数语,汤姆神气的样子跃然于纸上。很多读后续写都节选自英语原作,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原文,来保持所写的内容和语言与原文连贯,这个过程能让学生更注意语言形式,并激发认知比较,使他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目前的英语水平与原作之间的差距(noticing the gap)(Ellis1994),从而有意识地学习目标语言形式,即通过模仿协同去弥合差距,如同与比自己语言水平高的本族语者互动 ,产生拉平效应(王初明2010?)。学生在阅读原作后增强了对故事叙述的认知,从而进行模仿、创造。此外,英语原著中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认知。   写故事简介和读后感则是另两种语言输出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评价能力。学生通过写故事简介理解了什么是要点以及如何运用细节等。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通过同学写的故事简介来挑选接下来要读的小说,让同学对接下来的阅读和之后写的故事简介更有期待。
  2.通过故事接龙和时政评论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故事接龙是一种非常有趣而有效的训练方式,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读后续写。笔者提供学生一句话作为文章的开头,让学生从这句话提供的有限的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发挥,编写故事。把班级分成八个小组,每组4人。以同样的句子作为开端,每位小组成员写一段,拼成一个故事。这是一个以读带写的过程,成员们在写作之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对故事的走向进行分析,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商讨,对文章的风格和基调进行确认。第二、三、四位小组成员也是在读了已有的段落的基础上继续写作。这又是一个以写促读的过程,八个组会得出八个不同的精彩故事,然后把这些故事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栏内进行分享。读和写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当然,教师要发挥引领的作用,先抛砖后引玉。
  实例:An arrogant man waited at the gate of a club, looking upset.
  教师提示: Who was he waiting for in the club? Why did he look upset? What may happen to him? Pay attention to his character description——he was arrogant.
  学生编写的故事必须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在分析人物性格的时候要透彻,这样故事才会更合逻辑,人物形象才会更饱满,文章才有更强的可读性。
  其次,在引导Who was he waiting for in the club?这一问题时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故事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清晰地呈现了出来。学生编写故事的思路得以打开,在此基础上寻找一条最有新意,自己最擅长写的线索继续编写故事,故事会更加出彩。
  学生通过故事接龙的训练,对于如何从人物的性格出发,构建一个合逻辑,有条理的故事有了更清晰的概念。在进行读后续写的时候,把这种思路带入其中,写作变得更加轻松了。
  时政评论则是另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外训练方式。教师通过学生订的《21世纪学生英语报》的内容,让学生把最感兴趣的文章剪贴到时政评论本中。并在边上发表自己的评论。然后在每周英语选修课开课之处,每次邀请以为同学分享新闻与评论。
  这则新闻正好和教材第四模块第二单元不谋而合。学生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发表见解。通过读热门新闻,不仅可以了解当下最热门的词汇,提升阅读能力,还可以拓展视野,了解全球动态。通过回帖,发表评论性意见,围绕话题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
  3.通过主题报告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主题报告的话题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利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或是贴近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比较、探究。每月一个主题,同学们分组完成。然后利用一节英语选修课进行成果展示。如英語人教版课本模块一第三单元Travel journal,这是一篇介绍去加拿大的游记,可以以此为契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国外某地的旅行攻略。这样,首先就需要学生去网站上寻找该地相关的信息和词汇,尤其是地理位置,文化风俗等。网络上关于旅行的网站不少,例如https://www.nomadicmatt.com/,对于如何做好旅行攻略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需要寻找的信息有很多,笔者利用下图来帮学生理清思路。这个寻找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输入的过程,给了学生很好的机会增加相关的词汇,体验与众不同的异域文化。然后就是输出的过程了,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来写,以powerpoint或小报等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那就需要比较书面化的语言来介绍;或者以导游的口吻写下介绍词,语言必定是较为口语化的。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录制视频,让同学更直观的了解该地。对于已经有国外旅行经历的同学则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结合照片来描述自己的旅行经历。同学们在完成对他人的主题报告的阅读之后做出自己的评价。此项活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各种形式文体的写作能力。
  从高二上学期开始到现在的高三上的一年多时间里,读写结合的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本次开学考中,笔者两个班的平均分如下:
  参与实践的高三(1)班的应用文写作平均分高于另一班级0.83分,读后续写的平均分则高了1.54分,成效还是比较显著。
  四、实践活动的结论与思考
  通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的课外学习活动,学生的词汇量和表达方式在量与质上都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大大促进了逻辑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的提升,加深了他们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些课外学习活动作为英语课堂教学强有力的补充,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升了读和写,特别是写作方面的素养。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遗憾,由于英语选修课一周只安排了一节,各项课外活动的交流探讨时间比较有限,有些讨论的深度不够。同时,教师在挑选英语原作时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选择的阅读材料的难度要慢慢推进,不能操之过急。如果课外活动的内容能和课堂教学更多的融合起来效果会更好。此外,教师要起到引领和督促的作用,以保障课外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Ellis.R.Implicit.explicit knowledge and language pedagogy[J].TESOLQzldrrfy,1994,28(1):166-172.
  [2]王初明.论外语学习的语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190-197.
其他文献
【摘要】被动语态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语法,也是英语中最为基础的一种语法。本文以Ant Conc 数据库为依托,主要对CLEC和BAWE两个语料数据中的被动语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我们在学习被动语态的过程中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英语学术英语语料库;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贾楠,山东科技大学。  一、前言  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被动”作为一种表达动作施者和受者指向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英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小学阶段便开始英语教学,为小学生英语打下良好基础。为了保证小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兴趣,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故事教学法,从概念出发,分析故事教学法的意义以及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应用故事教学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故事教学法;应用  【作者简介】王晶晶,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民族南街居然之家对面兴庆区第二小学
【摘要】2016年湖南省英语高考重新启用全国卷,其中阅读理解部分的第二节为“七选五”型阅读理解题,此题型的命题目的是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要求考生选择的答案能够使行文连贯,符合英文的语法以及表达习惯。对我省的考生来说,该题型是新题型。笔者根据自身指导高三学生对这一新的题型进行备考的实战经验,就2012年的高考真题进行实例分析,试图归纳出一种新的答题技巧—
【摘要】创新思维能力指的是思维活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当今时代下,社会所需要的正是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也必须加强对学生该方面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本文主要从初中英语教学出发,对于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孙
译林版小学英语中的Cartoon time是具有开拓特色的一个板块,该板块的主要角色是小猫Sam和小老鼠Bobby,采用对话的形式展开了许多令人读来开心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值得令人细细体会。Cartoon time的故事内容贴近生活,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资料,学生既能在这里把之前学过的语言知识点进行巩固,又能加强语文技能的再次训练。一、不可分割,平滑过渡  每个
【摘要】英語作为中小学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能力的掌握。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个部分相互补充、相辅相成,这四项能力的掌握也是评判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积极督促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英语,全面地掌握英语,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是学生学有所获,老师教有所得。本文也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出了相关举措。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的高职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创新,高职的英语教育已经开始极大的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职英语教育的教育质量要做到进一步提高,就需要教师更加重视微课教学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应用,重视高职学生微课教学和人文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对于传统教育方法更为有趣的学习体验,更能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更适应了我国目前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微课;高职英语;教学路径  【作者简介】刘
【摘要】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确存在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而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有机联系和互动,准确了解英语阅读教学和写作思维能力,也许会为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就该话题从研究其教学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英语阅读与写作;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作者简介】刘彬,长春市台北明珠学校。  如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言,我们能够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一节在阅读策略引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导入、预测、略读、寻读、细读、猜测词义、推理、理解文章结构等阅读策略,以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课  【作者简介】郑凤娟,浙江省台州初级中学。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课以读作为语言输入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考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低效的英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引入了戏剧教学的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标教学强调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从英语的语言使用角度出发,并在其中积极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本文对戏剧教学的背景以及基本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新课程标准下戏剧教学手段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究,以更好的提升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质量,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戏剧教学;小学英语;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