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木工程的行业现状与发展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土木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行业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土木工程的特点
  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它的发展趋向具体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1 建筑材料方面。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但是这些材料有些弹性模量偏低,有些价格过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尚待作新的探索。另外,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虽已取得显著成果,仍继续进展。
  1.2 工程地质和地基方面。建设地区的工程地质和地基的构造及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情况和力学性能,不仅直接决定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还常常关系到工程设施的选址、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对于地下工程影响就更大了。工程地质和地基的勘察技术,目前主要仍然是现场钻探取样,室内分析试验,这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为适应现代化大型建筑的需要,急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创造新的勘察方法。
  1.3 工程规划方面。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1.4 工程设计方面。人们努力使设计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达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目的。为此,已开始采用概率统计来分析确定荷载值和材料强度值,研究自然界的风力、地震波、海浪等作用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与统计规律,积极发展反映材料非弹性、结构大变形、结构动态以及结构与岩土共同作用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结构可靠度极限状态设计法和结构优化设计等理论;同时发展运用电子计算机的高效能的计算和设计方法等。
  1.5 工程施工方面。随着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由此产生的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向多品种、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施工日益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组织管理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有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继续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
  2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2.1近些年来土木工程的成就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我国的建筑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建筑不仅数量多,而且其高度也大。
  2.2空间上的开发
  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城市不断扩大,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有很多城市出现了生存空间拥挤、基础设施落后、用地紧张、环境恶化等现象,这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逐渐在空间上进行发展,主要是向高空及地下发展,从而获得更大的空间。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不但在数量上增加了,在高度上也有很大的进展。
  地下建筑的开发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其主要原因是地下空间并不需要支付那么多的土地费用。大多地下空间建设在我国的沿海城市,且已趋于成熟,同时,这也是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趋势。当前一些城市在建设地铁项目,这对于解决交通拥挤问题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2.3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预应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渐从单个构件发展成为预应力结构。在大柱网、大开间、大跨度的多层建筑,斜拉桥、连续桥等桥梁结构,建筑上都用到了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是建造一些大型的会展中心、公共建筑以及大开间住宅的重要技术。同时,也是一些超高层建筑的首选技术,在遇到一些建造难题时,人们也会首先想到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是建造海洋工程的最佳材料。预应力混凝土的耐久性好,抗震性高,这使得它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此外,预应力技术在海洋油罐、海上防坡堤、海洋采油平台等海洋工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3 未来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3.1 指导理论的继续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土木工程工程技术理论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力学,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值处理方法将是土木工程中力学的突破方向。在对复杂结构、流体介质等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和近似上,现有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加专门化的数学在将来也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用以处理土木工程技术中复杂的数值问题。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对复杂的情况的模拟更有把握,更接近于现实。力学也会突破宏观框架,向微观发展,控制论,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力学中加深影响。
  3.2 工程实现的变化。土木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出合乎设计要求的工程构造物,从设计到成果中间需要一个很长的工程实现的过程。这也是土木工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土木工程最重要的方面,有了好的理论和设计,没有好的工程实践,一样不会产生一个优秀的作品。
  3.2.1 全过程信息化。信息化的特点将更深的渗透到未来的土木工程中,重点不仅仅限于CAD方面,也包含对工程进度的管理、运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对建筑物结构,强度,可靠性的分析和相應对策的决策等。这些也是主动控制和智能化实现的基础。
  全过程信息化对今后的土木建筑构造物的维护有很大的意义。比如可以使用植入的传感器配合电子计算机实现对建筑全方位的实时的监控,及时掌握整个建筑物的状态。我国现在正是基本建设的高潮,20~30年后,现在这些建筑物逐渐进入维护期。如果能在现在建造过程中就做好各种信息化准备工作,对今后维护也大有帮助。信息化也成为专家系统技术的基础。程序的解题能力不仅取决于它所采用的形式化体系和推理模式,而且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知识。要使一个程序具有智能,必须向它提供大量有关问题领域的高质量的信息输入。
  3.2.2 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这两个要求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的发展要求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对土木建筑设施人性化的要求。
  整个土木工程过程是建立在对资源和能源的不断消耗上的,在可持续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主题的时候,土木工程也必然的要面对这个问题。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包括在建设中的和使用过程中的,成为土木工程以后的一个方向,这要求有良好的设计和有效的运作管理机制,土木工程构筑物在它的整个寿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建造到建成后的使用,维护,拆除都要尽量的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同时尽可能大发挥它的社会经济效应。这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的要求包括,资源的保护,资源再利用,污染控制和全方位的质量。我国正在施工中的青藏铁路较好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从设计环节开始就注意了对青藏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全路设计为封闭构造,杜绝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也严格的控制了噪音污染。施工过程中也相当注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3 主动控制技术。迄今,绝大部分的土木工程建筑都是被当作一个静态的,被动的物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风动,温度变化,突发事件等只能依靠自身的结构进行被动的抵御。显得缺少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今后土木建筑设施的一个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主动控制技术在建筑构造物中的应用。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以及一些预设的控制结构。使得建筑物能够对各种环境因素做出适当的反应。
  4 结束语
  土木工程可以说是一种文明,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当今的土木工程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土木工程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形式,未来的生活中更会得到大力的发展,以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丁大均,蒋永生.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刘西拉,等.关于我国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版,2011,(12).
  [3] 沈蒲生.高层建筑疑难释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城市的建设中出现了大量的假山叠石景观工程,其对城市空间的点缀美化大大提高了城市绿化的品位。本文详细介绍了园林假山的集中基础施工,并探讨了其技术要点。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速度相当快,建筑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建筑业领域涌现出很多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以及工程施工新技术。对于建筑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技术专长,并且迅速掌握我国新兴的建筑工程技术,并将这些新的技术和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去,将对现代建筑工程行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建筑工程,要有认真、细致、耐心并且严谨的工作态
摘要:变压器是在交流电路中,将电压升高或降低的设备。它可以把任一数值的电压转变成频率相同的高、低电压值,满足电能的输送、分配和使用的要求。例如,发电厂发出来的电压等级较低,必须经升压变压器,把电压升高到1lOkV或以上,才能输送到很远的配电所,配电所又必须经过降压变压器把电压变成适用的电压等级,如380V/220V等,供给动力用电及生活照明用电的需要。因而对于浅谈变压器的维护与故障处理则显得尤为重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建筑主要材料的混凝土应用量日益增多。其施工技术也得到工程管理者的充分重视,并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列入了施工管理的重点项目。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能、材料要求及配合比和拌制技术,然后阐述了混凝土浇灌和振捣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土木工程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代建筑工程所用的建筑材料中混凝土材料在其中
摘要:本文从建筑工业化的角度,对建筑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以及推行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阐述建筑工业化对新疆区域经济的推动在节能减排及技术经济、社会效益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业化;新疆;区域经济;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
高脂血症和血脂异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属于复杂病,复杂病是指由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复杂地参与并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呈
目的比较伊贝沙坦与雷米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伊贝沙坦组(36例)口服伊贝沙坦150 mg·d-1;雷米普利组(
摘要:本文闡述几种材质蓄冰盘管的技术性能和其对应的控制策略,并分析其经济性能,同时介绍了不同材质的蓄冰盘管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在设计选用时,应根据不同项目情况选择相应的系统,以充分发挥各盘管的最大工程优势。  关键词:蓄冰盘管 技术性能 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TS61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随着实施蓄冰系统的项目增加,蓄冰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是否能达到设计预期效
摘要: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屋面具有重要的防渗漏作用。然而通常由于屋面长期暴露在外,受环境气温影响极易老化,极易出现卷材脆裂、流淌等现象。以此为出发点,本文通过从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卷材、混凝土刚性防水层等多方面分析住宅屋面薄弱环节,提出屋面施工技术要点与保质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建筑屋面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屋面工程;防水卷材;保温层;    中图分类号:TE867文献
可穿戴式无线心电监测仪是一种新型的心电监护设备,其中蕴涵了大量新颖的设计理念.它的出现体现了家庭社区医疗的快速发展.文章重点介绍了可穿戴式无线心电监测仪的构造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