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培智生活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a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力障碍学生在感知、记忆、思维、语言、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水平都低于正常儿童。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肩负着培养智力障碍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备基本的适应生活的听、说、读、写、社会交往能力的使命。笔者结合新课标理念和智力障碍学生特点提出:将情境教学运用在培智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  培智学校  生活语文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明确提出,培智生活语文课程最终的教育目标是使每个智力障碍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具备基本的适应生活的听、说、读、写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智生活语文课程还将教育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生活、提高生活与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培智学生是一群特殊的学习人群,他们由于自身发育障碍会出现知识的感知速度慢,对事物的注意力易分散,对学习的新知识记忆慢、遗忘快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思维发展、语言发展,影响对生活语文课程的学习。鉴于智力障碍学生生活环境狭窄,兴趣爱好单一,思维基本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的特点,笔者发现情境教学非常适合培智生活语文课堂教学。
  情境教学是授课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事先创设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以往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虽好,但教师如何把握教学对象的特点,在培智生活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一、借助于生活实物展现情境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活语文教材(截至目前,出版至低年级段),每册都包含四个单元,分别是:学校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自然与社会。每课的学习内容都是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来编写的,教材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生活性。智力障碍学生自身存在认知障碍,这会影响其对新知的理解和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生活实物带进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实践体验,促使智力障碍学生在有趣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走进生活感受语言文字。以二年级上册《好吃的水果》为例,教师将实物香蕉、苹果带入课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来认识、明辨水果的形、味、色等特征。智力障碍学生在立足这些感知的基础上,会尝试理解句子:“苹果圆,香蕉弯。大大的西瓜甜又甜。”
  二、借助于动作表演创设情境
  普通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动作表演,特殊学校的生活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动作表演。智力障碍学生由于自身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弱,适当的课堂动作表演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可以调节课堂的教学氛围,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二年级下册《我家真干净》为例,课文文本“妈妈擦柜子,我和爸爸扫地。我家真干净!”教学时,教师可运用肢体演示“擦柜子”“扫地”,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形象直观,让学生在第一时间领悟动词“擦”“扫”,理解“擦柜子”“扫地”所指行为。教师在动作演示后,再指导学生进行表演。通过学生的表演可以展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教师还能通过学生的肢体、面部表情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感受到“我家真干净!”,感受劳动光荣的自豪心情。
  三、借助于生活语言描绘情境
  培智生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具有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生活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智力障碍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迟缓,语言理解能力弱,书面文字理解能力更弱。根据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人教版生活语文课本内容编排都与学生日常生活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贴近生活的語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物体、场景、事件。以三年级上册《对韵歌》《小小的船》为例,在教师预设的氛围中加入师生经常使用的生活语言,穿插配乐朗读、儿歌翻唱,学生会产生亲近熟悉的感觉,体会到学习语言、汉字是一种享受,自然地爱上语文课。
  四、借助于问题创设情境
  智力障碍学生存在异于正常儿童认知能力弱、情绪不稳定、个性独特、懒于思考的特点,但他们有同于正常儿童喜欢被关注、肯定和表扬的特点。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问题牵引学生去思考、去求知,通过师生互动问答可以反馈教学信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以三年级上册《我的奶奶》为例,教学时,教师呈现一张班级某位同学给奶奶捶背的照片。教师问同学们:“同学们看看这张照片,知道照片里是哪位同学吗?”同学们看到该同学出现在大屏上,一下子都有了学习兴趣。教师肯定和表扬他,再继续追问:“有XXX同学,还有给谁?”“对了,是奶奶。(奶奶每天接送该同学,班级学生都熟悉。)”继续观看照片,有学生会说“捶背”。借助于学生说“捶背”,教师继续发问引导学生去学习课堂新知识“爱”。
  五、借助于多媒体丰富情境
  近年“互联网+”渐渐进入校园,课堂教学模式随之也变得丰富多彩。特别是希沃白板这一互动式一体机平台的搭建,更是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它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了智力障碍学生与日常生活和学校课堂的距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拓展了他们学习的视野,让他们学习由被动变得主动、积极。以一年级上册《讲卫生》为例,教学“洗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听指令找出“洗手”图片,能够看图跟读“洗手”词语,能够更进一步拓展说句“我会洗手”。由于班级学生能力差异大,怎样兼顾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最近发展区?教师可以借助于希沃白板课堂活动分层开展“分组竞赛”,可以将同一个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一层,插入不同场景“洗手”图片,让能力弱的C组同学参与;二层,插入不同场景“洗手”图片及词语,让能力一般的B组同学参与;三层,插入不同字体、型号、颜色的“洗手”词语,让能力较强的A组同学参与)。学生们通过有趣的竞赛在“游戏”中乐此不疲地理解汉字的音、形、义,轻松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培智生活语文课堂教学多数时间是在学校教室内开展,教师要选择恰当的资源灵活地穿插有效合理的教学情境中,让培智学生借助于以往生活表象、操作感受、体验情绪等融入课堂,去掌握语文知识,去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李吉林.李吉林文集(卷2):与青年教师的谈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木妮冉·买买江.浅谈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语文生活化教学[J].青年时代,2016(27):19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差异化,通过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尊重学生差异发展,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发展需求。小组协作学习,是当代教育比较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将差异化融入教学理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课堂经验,针对高中物理的课程内容,提出自己的有关见解和教学策略,希望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差
摘要:高考升学的压力和新时代学生成长的环境使部分高中生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因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刻不容缓,作为高中政治教师更要发挥在主体性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 三观教育 策略  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变迁,新时代的高中生与90后不同,他们更单纯更容易奇思妙想更、富有创造力,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具有好奇、冲动、轻信、偏执等心理特点,易受来自社
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教学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五大化学核心素养,其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高中化学知识学习的有力武器。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注重提高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 探究能力 有效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不懈探索
摘要:环巢湖地区非遗资源十分丰富,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树雕画是开展德育工作生动有效的一手素材,具有良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研发课程和组织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德育效果,传承乡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遗 树雕画 德育  2011年2月,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非遗可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
摘要:现在的初中生大多喜欢有“靈性”的课堂,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更不喜欢教师一串问题讲到底、一幅图片看到底、一组视频播到底,学生也要成为课堂的“主角”、课题的“编剧”和作业的“导演”。因此,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运用多种教法厚实课堂基础,通过各种实践形式激活思政元素,让思政课堂“立”起来。  关键词:初中 思政课 教学方法  作为初中思
摘要:在人们的生活劳动以及学习过程中,数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既能够帮助人们对数据进行处理,也能够让人用数据进行推演、计算与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表达出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对于所有的科学来说,数学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思想与方法,也正是由于数学的这种基础性作用,对人类的推理、抽象能力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以及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了让数学文化能够完美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本文将从
摘要:公民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初中生思想品德的重要维度。教师要基于课本教材和学生实际,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提升学生的公民认知能力,并通过评价来提升公民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 思想品德 公民教育 有效性  一、基于课本教材,唤醒学生公民意识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材料,也是教师展开学科育人的有效基石,在公民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选择的教材是苏人版《思
摘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全面地论述了义务教育课程的总目标,且把科学探究置于课程的总目标中。本人认为,化学实验因其独特的魅力,可以有效培养和提升九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其中,化学实验的引导、改进、设计、运用是培养和提升九年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科学探究 九年级学生 化学实验 实验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中指出:“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