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o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获得者,应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小学生缺乏数学问题意识的原因分析
  1.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靠“灌输——接受”的模式来完成。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敢或不愿意解决问题。严谨的教学结构、高密度的练习设计、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环节,教师追求的这种高密度、快节奏,势必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渐渐地,一些学生失去了提问题的习惯。
  2.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即不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不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碰到问题不知怎样提出来,不知怎样问,即使学生能根据学习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也往往是肤浅的、无探究价值的,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久而久之,就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提了。
  3.现在有的教师改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课堂上虽然也有一些火热的场面,看似学生不断思考,其实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老师在牵着学生走。火热的场面实质上反映的是教师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听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原因所在。在整齐划一的答案面前,学习没有了悬念,学生没有了疑问。教师的过度“指导”,实际上变成了对学生的主宰,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质疑能力得不到培养,也就发现不了有价值的问题了。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聯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质疑的能力,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激发学生动脑提问题的积极性,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能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养成质疑的习惯。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二)要注重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的理解
  问题解决,首先需要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能识别存在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一方面,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当学生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积极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学生应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信数学的用途和价值,为此,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思考讨论,寻找问题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强调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的真正理解。
  (三)引导学生从自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这里所说的自学,是指学生看书自学。在教学新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自学,从以下几方面提问题:从与旧知识的比较、联系上提问题;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定律、特征和公式上提问题;从算理、解法或关键字词上提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先请学生看书自学,在看书过程中要求学生会提出问题给大家讨论、商量、解决。学生提出:(1)划去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应该先划去哪一处呢?(2)划去小数点后变成了什么除法?(3)能否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全部去掉?(4)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有的学生已经完全看懂了;有的搞懂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弄清楚;还有的则疑感不解……,但这样的教学,已经调动了大多数同学强烈的求知愿望,那些带有疑问的学生会做到有的放矢,在后面的教学中,对自己没有看懂的那部分知识会学得更仔细,想得更深入。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的后续教学也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随着问题一个个妥善解决,学生已不知不觉,顺利地掌握了所要学习的内容。
  (四)重视开放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数学开放题与那些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甚至唯一正确解法的“传统问题”相比,由于自身的开放性质,不再是条件充分、结论唯一,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按照既定的模式机械的去从事解题活动,而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去进行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动态的眼光,用活现行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例如:教学按“比例分配”一课时,我们首先创设了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体育老师要把20个排球分给四(1)班的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可以怎么分?有的同学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得出,男女同学各分10个,也就是平均分;也有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这样分不太合理,应该按人数的多少来分,由此得出一种新的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并继续以此例展开教学,研究探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这样教学,以学生熟悉的“分排球”代替了课本上原来比较抽象的例题,让学生有一个切实的具体体验,具有亲切感。在教学中,通过多角度思考,获得多种解题途径,甚至产生不同的解题结果,可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情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小学教师应积极鼓励、正确引导、科学指导,让学生会自行探究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思考问题,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践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简介:胡润英(1973-),湖南衡阳人,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频发的干旱情况影响该地区农业水循环与粮食安全,研究玉米水分供需关系对于理解该地区干旱机理有重要意义。根据FAO-56单作物系数法,计算玉米生育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作物需水量(ETc)和灌溉需水量(Ir),依托CROPWAT模型制定灌溉制度,并通过计算作物水分盈亏指数(CW)分析玉米水分盈余情况。结果表明:1960—2015年黑龙江省西部玉米生育期ET0和ETc呈下降趋势,有效降水量(Pe)、Ir和CW呈上升趋势;平均ET0、ETc、Pe和Ir分别为639.64、438.13、224
信息技术包括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愈来愈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欢迎,信息技术的运用给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变革,成为人们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信息技术如今还在以高速发展,教育也在发展,教育与信息技术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事物,教育离不开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支持。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在一起,而单方面的体育教学也需要信息技术教学的辅助才能不断提高质量。笔者在小学
期刊
为明确前置挡墙对水库下泄水温及坝前水温分布的影响,以董箐水库为例,构建三维水温-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不同挡墙高程下的下泄水温和坝前水温分布,分析前置挡墙高程与下泄水温、坝前水温分布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下泄水温的改善效果与挡墙高程密切相关:挡墙高程低于取水口高程时,挡墙高程的变化对下泄水温几乎无影响;挡墙高程高于取水口高程一定高度时,挡墙高程越高,下泄水温越高;挡墙高程480 m时,4月下泄水温最大升温1.11℃。下泄水温的提高度与挡墙和取水口位置对应的坝前垂向水温差线性相关。坝前垂向水温分布也受挡墙的
【摘 要】本文主要是论述了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进行因材施教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引 言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其教育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所有学生达到最高的学习水准。小学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的学科,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帮助不同的学生收获最理想的学习成果,这是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根据学生的
期刊
在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中,课改与创新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如若落到实践中,会有几许坎坷辛酸,更会有很多欣喜成绩。这里粗浅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几点思考与做法。  一、数学课堂教学操作规范  (一)关于备课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 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解题过程中开始广泛应用分类讨论,在高中数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以分类讨论思想为指导,可以分解研究对象,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将解题难度进行降低,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拓展。在高中数学解题当中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得到有效的应用。本文主要论述了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分类讨论的实践。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分类讨论  在高中数学解题当中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可以使数
期刊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重视和加强概念教学,帮助形成清晰、理解正确、掌握深刻、运用灵活的物理概念,是贯彻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强化素质教育,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概括起来可分为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四大部分,而物理概念则是物理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以这样说,若没有一系列物理概念作基础,就无法形成物理学体系。所以,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首要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教改的深入,我国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其中智慧教育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智慧课堂就是借助智慧教育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智慧生成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结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的问题,提出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路径,旨在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路径  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师探索的问题。很多中学数学教师开始关注构
期刊
【摘 要】函数学习一直以来是初中生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函数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之又是数与形的结合,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理解,从而失去学习函数的动力。将探究式的教学策略引入初中函数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函数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教学全过程,亲近和应用函数,最终真正成为函数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函数;探究  函数是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学好立体几何一直是学生、家长和教师比較关注的问题,而学好立体几何的目的之一是学会如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头痛的一部分,立体几何不同于平面几何,点、线、面不同的位置关系非常复杂,用符号表示很难理解,也不一定都懂,怎样轻松愉快的学习立体几何。其实很简单,只要把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及内在的联系分析清楚了,它们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