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导向的小学STEM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

来源 :中国电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解释结构模型;目标导向;STEM校本课程研发;课程实施
  一、问题提出
  多年以来,美国为保持良好的国家竞争力持续推动STEM教育,对提升国家经济实力,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起了积极作用。我国2016—2017年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标准》等文件中也都倡导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跨学科教育、STEM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的持续性探索。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借助特定的学科(如科学、数学等)开展STEM教育的热潮持续不下,但纯粹的STEM课程因为缺乏课程标准、大纲及权威的教材等,教师在课程实施时对学科知识的有序整合和指向教学目标的课程内容主题安排等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教学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依托相关项目,本研究团队对接A小学一线教师,从事校本课程的设计、研发与实施等工作,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去“理解事实”,关注一线教师在STEM校本课程教学中的盲点,辅助其突破瓶颈。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教师在实施STEM校本课程时存在不知如何开展,信心不足,对未知的课程安排充满畏惧等问题。STEM校本课程知识范围不确定,教学目标层级不明确,无明确的课程期望与需求,将会导致课程偏重于“做”的技术教育,忽视科学态度与素养、知识与方法、科技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研究者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分析STEM课程教学目标系统,可视化教学目标结构关系,基于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主题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设计,研发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STEM课程。
  二、文献综述
  (一)STEM校本课程研发
  STEM校本课程的开展通常以国家和地方课程为指导,迎合社会创新需求,彰显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以工程设计、项目实践等为依托,以培养学习者正确的学习态度,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为目的,具有课程开发过程相对简单、自下而上等特点。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参考因素,良好的课程开发团队是课程研发顺利进行的保障[1],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认知水平是校本课程研发的重要参考因素[2]。闫寒冰等人在其研究中也指出校本教材的编制要注意教学引入的设计要从专业知识和生活两个维度出发,注重学习者原本的认知水平等问题[3]。科学—工程整合通过由“做”或“用”向“思”的转移,能够高效地融合多学科知识与理念[4]。真实问题解决作为工程设计的核心与STEM教育所强调的真实学习环境帮助学习者获得真实的学习经验存在相关性,工程设计活动可以为学习者创造集成式的真实学习环境,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空间,为学习者提供参与项目(问题)分析、整合和评估的机会[5],促进学习者进行知识的跨学科迁移。基于工程项目的学习能够让课堂学习围绕学习者展开,由学习者的兴趣、动机驱动,使学习者沉浸于学习任务之中,在多次迭代设计和调试中完成学习[6]。STEM校本课程研发应以科学课程为载体,设计整合多学科内容的工程设计任务[7],组建课程研发研究团队,帮助教师把握学科知识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关注探究学习过程中知识内容与工程设计项目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目标导向的STEM校本课程研发
  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主题、教学法、教学评测的范围和取向[8],教学目标具有导教、导学和导评三个方面的作用[9]。武法提提出以目标为导向进行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能够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有效学习[10]。在課程开发与实施方面,王映学通过实证研究指出目标导向教学可以促使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变化,使教师在课堂中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设计或选择指向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和评价,从而优化教学效果[11]。教学目标导向的课程开发要经历教学目标制定与梳理、基于目标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策略和评价的选择等阶段[12],首要前提就是目标的合理设计与排序。目前单学科知识体系十分成熟,且彼此之间存在明显的隔离,因此,以跨学科为代表的STEM校本课程研发首先需要的就是采用更为客观、科学的方法对课程中涉及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排列组合[13]。
  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法能够从根本上理清基于工程任务的STEM课程中所牵扯的跨学科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目标之间的先后关系,为科学有序的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和评价提供依据。华费尔为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开发了ISM分析法[14],该方法能够用于研究和分析相互依存的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便将复杂的系统关系转化为可视化的结构模型[15]。ISM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建筑、知识管理以及教育等行业领域[16],在教育领域主要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知识导航、教学目标层级分析以及教材的开发等方面。Rahman等人采用ISM分析法构建教材知识元素解释结构模型,为教科书内容优先级的制定提供指南[17]。吴郑红运用ISM分析法对学习者原有认知和教材概念知识目标进行分析,为学习者设计开发个性化知识导航[18]。佐藤隆博教授同样证明了ISM适用于教材目标分析[19],傅德荣、刘清堂等人在其出版的学术专著中也对ISM分析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说明,指出该方法能够用于教材分析,能够可视化内容目标的结构和序列[20]。
  (三)STEM课程对学习者能力的培养
  STEM课程能够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知识技能的习得、思维能力的提高。21世纪,人们在乎的不只是你拥有多少知识,更在乎你能利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干什么,即学习者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STEM课程强调围绕真实问题开展教学,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学科知识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机整合[21],具有促进学科融合的可行性[22]。国外相关研究证明STEM教育能够促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23][24],能够改善学习者对STEM领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25][26],并且能够提高学习者在STEM领域的成就[27]。张屹等人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跨学科STEM教育对于学习者数学和科学两门学科的学习意识提升具有显著性效果[28],对于学习者计算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效果[29]。袁磊在其研究中也指出STEAM教育理念与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理念相契合,STEAM教育的出发点与我国核心素养教育的出发点相契合,均指向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培养[30]。   基于此,本研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分析STEM课程教学目标,科学直观地分析STEM课程中教学目标之间的层级关系,将零散的、跨学科的教学目标通过可视化的模式表述出来形成教学目标序列,基于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主题内容设计与安排、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设计或选择,设计并实施教学目标导向的STEM校本课程《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取、STEM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思维能力发展,为一线教师及相关研究者进行小学STEM校本课程研发提供参考。
  三、基于ISM的STEM校本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与分析
  STEM校本课程《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的研发和实施在武汉市A小学进行,气象站建设是“校园生态网”建设的重要部分,可以为“小红鹰湿地”“生态种植”等项目提供温度、土壤湿度、雨水等气象数据,并为全校师生提供温度、降雨、风力风向等信息。课程开发研讨期间,恰逢武汉市区内为准备“军运会”而多处施工,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影响,因此,本次课程设计在传统校园气象站气象指标测量的基础上增加噪音、空气质量的检测。基于以上情况,由高校研究团队、A小学科学和信息技术老师、教研员组成STEM校本课程研发小组,以校园建设和城市改造为课程研发背景,凭借“小红鹰气象站建设”工程设计项目,以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第一单元“天气”为基础,结合图形化编程、数学、手工与技术等相关知识概念与技能,进行《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STEM校本课程研发。
  运用ISM分析法对STEM校本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实现教学目标的结构化和序列化,可视化STEM校本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结构。首先,研究者负责介绍结构模型的方法、编写分析代码以及联合三方成员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目标邻接矩阵的建立。第二,运用MATLAB对教学目标邻接矩阵进行分析生成教学目标可达矩阵,建立初步的教学目标层级图。最后,课程研发小组成员进行深度研讨,构建STEM校本课程《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教学目标解释结构模型,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一)设计STEM校本课程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标准》倡导学习者通过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建构更加完备的知识与技能体系,为学生科学素养的良好发展提供沃土。《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倡导基础教育中学习者能够观察、认识和了解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技术[31]。因此,STEM校本课程研发小组依据课标要求以及对学习者认知情况的分析,结合校本课程特点,采用改进的名义小组技术(Nominal Group Technique,简称NGT)[32]进行项目知识元素的抽取并构建教学目标。其中,科学(S)——用科学知识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所包含的基本知识有:气象站指标、气象站作用,气象站建立的影响因素等;技术(T)——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所包含的基本知识有:传感器的识别,传感器的程序编写等;工程(E)——对技术工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所包含的基本知识有:气象站的防护与建立;数学(M)——学生表达、理解和解决多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所包含的基本知识概念有:数据的测量、计算与表达,最终本次课程共设计了34个教学目标,具体情况表1所示。
  (二)建立STEM校本课程教学目标邻接矩阵
  采用群体决策方法,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模型中对认知领域从低阶到高阶的划分[33],教学目标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划分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对STEM校本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直接关系进行安排。在此过程中使用头脑风暴法、名字小组法等群体决策技术进行教学目标之间连接关系的确定[34]。笔者根据教学目标之间的直接关系建立教学目标关系邻接矩阵A,在教学目标关系邻接矩阵中若Ai(行)是Aj(列)的先前教学目标,则Aij 填1;Ai(行)不是Aj(列)的先前教学目标,则Aij 填0。
  (三)建构STEM校本课程教学目标关系图
  采用MATLAB软件对STEM校本课程教学目标邻接矩阵进行分析,构建STEM校本课程教学目标层级有向图。对基于教学目标间邻接矩阵运用布尔矩阵的运算性质,即:令A1=(A I),An=(A I)n,其中I为单位矩阵;当(A I)n-1≠(A I)n=(A I)n 1=M时,可得可达矩阵M。基于可达矩阵M求解教学目标系统的层级结构图。首先定义两个集合R(si)、A(si),其中R(si)表示从si出发可能达到的全部要素集合,称为可达集合;A(si)表示所有能够达到si的要素组合,称为先行组合。满足R(si)∩A(si)=R(si)的si集合中的要素是全部要素中的最高层级,依次将最高层级元素求出,即可得到教学目标的不同层级。再根据要素层级和教学目标直接关系矩阵所表示的直接关系,即可绘制教学目标系统的层级有向图,如图2所示。
  (四)建构STEM校本课程教学目标解释结构模型
  采用小组研讨决策的方法对教学目标层级有向图进行分析讨论,构建STEM校本课程教学目标解释结构模型,可视化教学目标结构。在建构《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课程教学目标解释结构模型时,STEM校本课程研发组成员进行深度研讨,按照教学目标层级有向图从低到高排列进行安排,并根据相关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形成《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课程教学目标解释结构模型。其中,“显示屏编程”虽然与其他编程项目本属于同一层级,但是STEM校本課程研发组成员一致认为放在所有传感器编程实现之后会更好,可以将之前所学的气象传感器数据再次复习并显示在显示屏上,增强学习活动的实用性,增强学习者学习的有用性感知。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可视化STEM校本课程《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教学目标层级,从上至下教学目标等级不断下降,每层学习目标的实现均需要在下层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进行。在此基础上,将课程教学目标按照不同的目标等级分派到不同的教学主题中去,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教学主题,增强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教学目标导向的STEM校本课程教学主题、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目标的引导功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方向和活动范围,有了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才能够有据可循,理解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起点。教学策略则是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指导,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方法或手段[35]。基于教学目标,《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课程主题内容的设计、教学策略及教学评价设计如下。
  (一)课程主题内容设计
  教学目标导向的教学主题内容设计使学习者的学习沿着合适的方向前进。基于教学目标可以对学习者可能进行的活动、可能取得的效果、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加以预测、估计,并切实做好各种准备,以便及时的指导反馈,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学习偏离情况[36]。本研究遵循《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教学目标解释结构模型中教学目标层级安排,综合考虑现有的教学条件及相关因素,以促进学习者多学科知识的习得和迁移以及高阶能力的发展为目标,运用类似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的群体决策法进行《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课程主题内容结构分析与设计。
  首先确定总目标“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作为“鱼头”,教研员、信息技术老师、科学老师及研究员围绕这一总目标进行群体决策与分析,将“小红鹰气象站选址”“小红鹰气象站内部设计与调试”“小红鹰气象站外观设计与建设”以及“小红鹰气象站运用”四个挑战设定为“大骨”。依据“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教学目标解释结构模型所得出的教学目标层级确定多个主题课程作为“中骨”,每个主题课程包含1到4个教学目标作为“小骨”。“小红鹰气象站选址”包括主题课程一“初识气象站”主题课程二“校园气象站初步选址”和主题课程十“田野调查 确定选址”;“小红鹰气象站内部设计与调试”包括主题课程三至九,如:“初识传感器”“温湿度测量仪”“产品调试”等;“小红鹰气象站外观设计与建设”包括主题课程十一“气象站形象设计师”和主题课程十二“气象站开工仪式”;“小红鹰气象站运用”包括主题课程十三至十五,分别为“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绘图”和“气象播报”。“小红鹰气象站选址”和“小红鹰气象站外观设计”两部分的主题课程安排存在交叉现象,目的是在学习开始前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的工程情景,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接触真实情景,从真实情景中得到反馈,完善和修改设计。
  (二)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教学法、技术手段选择的前提,教学评价、教学法、教学技术是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不可缺少的三要素。技术支撑教学评价与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选择,则需要在综合分析教学目标、教学主题内容等情况的基础之上进行,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37]。本研究基于“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教学目标解释结构模型和APT(Assessment、Pedagogy、Technology,简称APT)教学理论,确定《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课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教学技术,如图3所示。
  教学法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针对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法,如图3所示,依据教学目标,《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课程中基于设计的教学法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除此之外,针对不同教学主题,适当引入基于问题、田野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法,促进学习者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依据教学目标类型,选用任务单、课堂交互、量表、随堂测试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价,其中,任务单支持和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课堂观察、师生交互、随机访谈等关注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量表等测量学生的思维发展;技术在整个过程中不仅作为一种学习内容同时也支持教学法、教学评价的完成,支持教师的教学及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五、课程实施与实施效果分析
  参与本次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武汉市某小学报名《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社团课程的学生,男生数量占据优势,11人,女生数量略少,7人,分为5个组,每个组3—4人,男女生都有。依据上述主题内容设计,结合学校社团课时安排,2018—2019学年下半学年实施《小红鹰气象站的建设与运用》课程,周一下午最后两节上课,课程进行16周,共32个课时,课程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如下。
  (一)课程实施
  本研究选取两个节点讲述,(1)第一个主题课程“初识气象站”,从学校需求出发,了解和学习常见气象站的功能及样式,从功能角度设计校园气象站,将身边的实际需求与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关联;(2)第十三个主题课程“小红鹰气象站开工仪式”,安排在小组设计的“迷你气象站”完成测试与调试后,由相关公司参考学生的设计进行实际工程的实施建设。在本节课程中学习者参与开工仪式,综合考虑分析校园气象站建设所需的环境和防护,通过田野学习增强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让学习者感受由抽象到产品,自己的设计转换为实物产品的过程,感受自己为建设学校所作的贡献,使学习者的知识学习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连接。
  (二)学生知识技能及思维发展情况分析
  本研究从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发展和思维发展两个维度来评价课程效果,其中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发展通过课堂观察与任务单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学生思维发展情况采用《小学生计算思维与STEM职业兴趣量表》(以下简称《量表》)对学习者的计算思维和STEM职业兴趣进行测评。《量表》计算思维部分改编自?zgen Korkmaz[38]等人2017年发表在Computers
其他文献
2013年12月14-16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13年年会暨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研讨会在海口市召开,来自全国的高等院校、广播电视大学、中小学校及相关机构的7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海南省广播电视大学和海南省电化教育馆协办,会议主题为:信息技术深化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主持,中国教
摘要:在线学习者之间的社会性交互有助于其个人知识网络的形成,这使得社会性交互在远程学习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因为学习者规模巨大,交互媒体种类丰富,成为社会性交互支持下的学习实现的有利环境。M00Cs环境中社会性交互数量和交互质量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学习者之间的社会性交互进而改进学习质量。该研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内容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Coursera平台上的一
以地下金融为镜鉴,照出“正规金融”的不足之处    “智者”阿凡提将一锭银子埋于地里,次日从地里挖出一桶银子,他把变银子的“秘诀”透露给财主,巴依老爷如法炮制,却不仅没有挖出更多的金子,反而将自己埋于地里的那些银子“弄丢了”。现代金融体系就有这样的“魔鬼性格”,它用高利率引导人们疯狂痴迷,又用高风险来无情地惩罚他们。  这本书告诉人们,金融系统深不可测,你根本无法判断是阿凡提还是巴依老爷在主持着地
“我们今天修这个家谱有点抢救的意思,如果不接下去就到此为止了。我们是在写历史啊”    杆南支路是济南市内一条不起眼的狭窄街道。就在这条街边的一座楼房里,圣人孔子的后代正在悄无声息中进行这个显赫家族的第五次家谱续修。  每天早上8点多,70岁的孔德威和74岁的孔德宏都会爬上几十级台阶,来到位于四楼的办公室。在这个不算宽敞的屋子里,两位老人埋头册案,丝毫不敢懈怠。他们都是孔家第七十七代传人,现在是续
摘要: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亦使智能化引发的教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回应显得迫不容缓。该文以智能化时代的教学价值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出发,明确了人工智能作为基于效率至上的教学增能之“器”、智能化作为基于价值负荷的非中性的教学之“器”、智慧教学作为基于目的性与规律性的教学为人之“器”的定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及教学的内在规律出发,确立了智能化时代学以成人的教学价值之“道”;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出发,
“的哥”臧勤的营业额数字:2005年4月,17081;2005年12月,16373元;2006年2月,14188……  互联网上一篇题为:“出租车司机给我上的一堂MBA课”让上海大众新亚出租车公司的驾驶员臧勤一夜成名。“8000元的哥”臧勤,成为了《东方时空》、《大家说法》、《社会记录》、《实话实说》等央视名牌栏目的座上宾,被媒体称为“上海第一车夫”。    由臧勤带队,大众公司24名的哥组成的“
1  手机“叮咚”响了一下,马工尺并没在意,等他做完手上的事,去阳台上吸烟时,发现手机屏上已经全是微信的消息提示。他用拇指触了一下手机的开关,指纹没有被识别。他想也许是刚才手上出了太多汗的缘故,于是便用力摁了一下开关,输入了密码。密码是0119,女儿然然的生日。  自打从蓝晶卫视办理了“自主创业”手续,马工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自主创业”是电视台给马工尺这样的资深员工量身定制的一项政策——
【摘 要】 教育的刚需是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通过学会如何学习,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与受益者.在教学实践中,立足教材,寻根教学,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形式诸视角,对2017年安徽省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选活动中的几节展示课进行点评,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核心素养;优秀课;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形式  笔者在文[1]中,提出:基于学生,根扎课堂,立足
他指着身上的一件白色衬衣说:“瞧,像这样好的衬衣原来都是从西方国家进口的,很贵,我们根本买不起。现在中国的衬衣又好又便宜,我们终子可以穿上体面的衬衣了。这也算‘威胁’?”  如果不曾踏上非洲的土地,恐怕很难相信那块遥远、神秘的大陆正在发生怎样惊人的变化,如果不曾与非洲人士接触,恐怕很难想象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有着怎样的幻想和希冀。  非洲,除了外界所熟知的战乱、贫困、饥饿和艾滋病外,还有什么?2
现在的新课程已经给了各个学校一定的自主空间,学校有五分之一的自主开发课程。但无论怎样开放,核心的课程是要国家审定的,例如在美国,也有五门必须统考的课程。任何一个私立学校,都必须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    “9月19日,晴。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课前是简短的开学式,之后即开始《易经》诵读。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一遍又一遍地诵读,家长们都紧张地在教室外观看,两个小时过去了,第一节课结束了。……真如古人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