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情的初中化学复习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er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化学复习面临着时间短、任务多、要求高等诸多问题,如何上好复习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活动中,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是中考复习前必须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高效诊断,对症下药,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1.采用不同的方式,了解学生存在哪些知识上的缺陷、思维上的困惑,从而确定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并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1)课堂微调查 课堂上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某种解题方法即时展开调查,可以迅速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2)作业批改情况记载分析 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记载,找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设计有针对性的限时训练,摸底分析
  (4)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面谈等
  2.合理设计诊断性试题
  (1)中考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内容。对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如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分类、气体的制取、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金属的性质以及活动顺序表的运用,常见酸碱盐的性质、溶液的质量分数、燃料的燃烧与利用等作为选题的重点素材。设计时将试题素材与生活、科学、社会联系紧密,将“双基”置于新的背景下设问,将基础知识与鲜活的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2)平时训练中出错率较高的容易题,题目的类型具有代表性,可以引发学生深入研究,举一反三。
  (3)出错率较高,分析后学生在解题思路上仍存在模糊认识的中等题。
  3.学生的自我诊断
  就是自己知道自己化学学习的问题所在,要善于找到自己的病因所在。
  一是查漏补缺,找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不会的解题方法。如害怕哪一类题目,不会不懂就是缺漏,首先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能准确描述自己的问题。然后找到或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消错灭误,从做错的题目,失误的题目中寻找错源,会而做错,粗心而误。通过对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错例收集、归类、反思、剖析对照得出正确的规律及解题方法。
  4.应对措施
  (1)精选5道题,力求做到一题一思、一题一启,通一道连一串,熟一类带一批。以初中阶段化学计算较为复杂的主题“有关溶液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为例。先把以前在练习与考试过程中“有关溶液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面做错的题进行搜集与汇总,然后对错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把其中属于审题不清、计算错误等由于粗心大意等非知识性原因造成的错题先剔除,然后对剩余的错题再进行分析,可主要从习题的条件、习题的设问、相似类型习题解题的思路、解题的过程等若干方面进行比较归类,从而寻找形成错误的主要原因。如结合习题的条件与解题过程,体验固体与溶液反应时求生成物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解题思路:纯净的固体与溶液反应、含杂质(杂质不参与反应)的固体与溶液反应、含杂质(杂质与生成物相同)的固体与溶液反应三种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考试前还可将有自身特点的易错习题集做好资源,举一反三。
  (2)变式训练,拓展思维。如反应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最常见的装置会不会,复杂的装置会不会。不同的检查方法会不会。可以结合下图思维模式进行训练:
  二、注重科学探究,体现方法与能力,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化学新课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如酸碱盐性质的复习:设计的教学情境为:熟鸡蛋加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滴入A(石蕊)B(氢氧化钠溶液)C(稀盐酸),请学生认真观察、描述现象;提出探究的话题:A、B、C分别是什么物质?鸡蛋为什么会上浮?废液怎么处理?在系列问题的讨论中构建知识网络。整个流程从教学情境到核心问题到学生探究活动,最终构建知识网络。复习中除了采用探究实验,还可以交替使用激趣实验、变式实验、问题实验等来创设情境,如在浓盐酸、浓硫酸复习中,设计下列实验:将pH试纸放在浓盐酸、浓硫酸试剂瓶口,观察并解释现象;将浓硫酸滴在pH试纸上观察并解释现象。
  三、重视数据分析,提高复习指向性
  复习过程中,一定会进行阶段性检测,检测结束后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的优劣,对检测功能的发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整体分析,找差距。通过对数据非常全面、客观的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差距,为教学提供参考。如我校化学组对上一届学生期末考试数据做了分析后发现,化学用语部分与兄弟学校存在明显的差距,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对化学的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局部分析,求突破。从期末考试数据来看,找出得分率普遍偏低的题型,如学生读题把握不住关键词,稍有变化,容易掉入陷阱类的、非选择题部分推断题找不准题眼的,究其原因,还是跟复习策略有相当大的关系。
  个体分析,促增长。针对班级个体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如知识点的缺失、解题方法与能力不足、解题习惯较差等;从教师层面分析同样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指明方向。建立解题模型有利于提升解题能力。如涉及宏观、微观、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训练,可以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解题模型,将微观粒子用化学式表示,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进行相关判断。
  四、注重细节,降低非智力因素对考试的影响
  复习时,要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对试题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作好标记,从而帮助理解题意,要把每次测试模拟为中考,做到审题细心、格式规范、运算准确。
  1.审题时抓不准关键词
  如排列顺序时要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注意题干中“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等限制条件。注意要求写什么:“名称”、“化学式”,还是“化学方程式”。序号还是符号等,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注意符号表示时,离子电荷与元素化合价不要混淆。要注意试题中小括号内的内容,学会使用标签中的有效数据(如加碘盐中含碘:20mg/kg)。
  2.答题时答非所问
  如区别硬水、软水的方法是 。如果写“肥皂水”就不得分。注意是写方法还是写用品。再如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不按要求作答,书写中的错别字(如水槽、锥形瓶、长颈漏斗、过滤、浑浊、反应),答题不到位,表述不到点。回答问题不完整,语言陈述不科学、不简捷(如雾、烟 淡蓝 蓝紫)。回答题目,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到位到点,如涉及原理或思想,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否则劳而无功,答却不得分。
  总之,复习过程中,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复习中的真正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复习活动,完全有理由相信复习的道路一定走得踏实而稳健。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对教学的要求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因此对教师的关注程度也加强。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其知识的掌握和认知程度有直接的关系,而现在关于体育教师在教学知识方面,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致使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知识及其发展规律缺乏成熟的认识,通过研究力求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对策,从而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知识;高职教育 
利用三维弹性有限元法对水平荷载群桩基础进行了特性分析研究,讨论了桩距、桩数、桩长、桩径和土质等各种因素对群桩基础位移群桩效应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古诗词教学与欣赏中的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手法去理解内容,品味意境,把握主旨。  【关键词】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手法  透过字词,理解内容,把握情感,体会意境,理解主旨,是理解诗歌的一般步骤。表现技巧是诗歌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表现技巧是指人们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等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技艺,具有提升表达方法和
【摘 要】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应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探析了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探究;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将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
【摘 要】教学离不开生活,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紧密联系到生活中,使知识、理论更好的被理解吸收。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无论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实际生活,才能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应用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联系实际生活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策略,希望能够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联系生活。  【关键词】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