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山水画“藏露互补”在东方景观中的运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gb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露互补”是传统山水画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东方园林深受传统山水画“藏”与“露”的影响,在造园上有多方面的体现。
  【关键词】: 传统山水画;东方园林;藏露互补
  1、概述
  传统山水画构图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体现宾与主、远与近、虚与实、疏与密、聚与散、开与合、藏与露、黑与白、大与小等关系。对立是变化的,统一是均衡的。把这些对立关系统一在画面中,可称得上是好的构图。画面虚虚实实,都十分注重以含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或弦外之音,所向往的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境界。而纵观历史或现在,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手法无不在传统的造园艺术中体现,特别是东方园林中,往往认为露则浅而藏则深,为忌浅露而求得
  2、传统山水画藏露互补对东方园林的影响
  传统山水绘画都十分注重以含蓄的手法来追求一种弦外之音,画论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所向往的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境界。传统的造园艺术也往往认为露则浅而藏则深,为忌浅露而求得意境之深邃,每每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精彩的经过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传统园林,不论大小,都极力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遗,总是千方百计把“景”部分的遮挡起来,而使其忽隐忽显,若有若无。正如唐志在《繪事微言·丘壑藏露》中论道:“画叠嶂层崖,其路径、村落、寺宇,能分得隐显明白,不但远近之理了然,且趣味无尽矣。更能藏处多与露处,而趣味愈无尽矣。盖一层之上,更有一层;层层之上,复藏一层。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藏的妙时,便使观者不知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有多少地步......若主藏而不露,便浅而薄......景愈藏,景界愈大;景愈露,景界愈小。”
  2.1园林空间中藏与露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所谓“藏”主要体现为视觉上的遮挡和藏露,“露”则为显现,但这种显现并不一定是全部,更多的时候是部分的显现。“藏”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人不见,而是为了 “偶遇”;“露”的目的不是让人一览无余,而是使人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叹。有了“藏”才能显出“露”的妙趣横生;有了“露”,才能体现“藏”的幽邃空灵。两者辩证统一,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仅通过强化这一对错综复杂的矛盾状态,就能充分使人获得含蓄意境的体验,山水画中这种体现意境的方式,在东方园林的许多方面都有体现,如日本漫步花园中提到:“空间逐次展开,各种景观节点吸引了游人的注意”这种藏露互补激发了置身于园中人对漫步花园的无限想象。
  “藏露互补”体现在东方园林设计的初衷中。在传统中国社会,文人士大夫强调对功名的追求,而仕途终究有风险,且压力巨大,故而归隐山林又成为了士大夫精神追求的另外一端。所以,园林本质上就是满足园主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一种“藏”的空间,这使东方园林无论在形式上,还是空间布置上,都具有独特性的根源。
  "藏露互补"体现在园林叠山理水中,叠山理水是东方园林的特色之一。比如江南地区人口密集,尤其是明后期,江南园林的占地逐渐减小,无法再复现早期北方园林那种宏伟的气势。为了能在方寸之间营造无限的空间意象,造园者不得不对园林空间进行巧妙布局,而叠山理水就是一种重要方式。还有日本的龙门,为了营造在大海中的龙的霸气威武,利用山石划分空间,增加景深、神秘感和层次感,石与瀑布也因为藏于露也营造出磅礴的氛围。大多数园林喜欢在庭院入口处设假山或异石,使人感觉园子并不大,但绕过这些障景,往往是开阔的空间,这样强烈的隐显对比不禁使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方式也使得“移步易景”之妙得以实现。
  东方园林善于运用将藏与露、分与合进行对比的艺术手法,营造不同的、个性的园林景观空间。园林中创造藏与露的空间,可以增强园林景观的意境效果。
  2.2藏与露的对比
  东方园林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向来以含蓄为美,利用障景、框景、漏景及各种划分园林空间的手法,来达到园虽小,景亦深的艺术效果。藏与露的强烈对比是为了加强表现的效果,障景并非把景物障去,而是创造景观,慢慢地把景观向游人展现。
  东方园林之中,大多有山,其山大多有路,山上有桥,山下有水,厅、堂、楼、阁、廊等建筑显隐其间,往往被造访者在沿着蜿蜒小鹿前行的途中不经意间遇见。17世纪日本漫步花园中常常包含茶室、凉亭、雕塑和宝塔.湖泊有曲折的岸线,并用巨石加以强化。游人漫步其中,精心设计的近景,远景蓦然出现,就像一幕幕舞台剧。藏露互补的设计手法增强了景观体验效果。
  只有巧妙處理好两者关系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藏少露多或藏多露少给人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藏少露多谓浅藏,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藏多而露少谓深藏,可以给人以极其幽深莫测的感受,但即使是后者,也必须使被藏的“景”得到一定程度的显露,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意识到“景”的存在,并借此产生引人入胜的诱力。运用含蓄的手法,让幽深的意境半露半含,或是把美好的意境隐藏在一组或—个景色的背后,让人去联想,去领会其深邃。日本漫步花园重视景物与室外景观的塑造,藏露手法不仅仅限于景观欣赏,更在于诠释自然的内涵。体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魅力,使人感受到“景外景”的意境,也给人以景观扩展的想象空间。
  2.3园林空间中藏与露的创造方法
  2.3.1通过造景来遮挡视线
  为了使内部生活起居深藏不外露,传统四合院民居建筑均在入口内设置影壁,借以遮挡视线。园林建筑也是这样,为求得含蓄幽深,在入口处通过各种处理或使之迂回曲折,使得人们不能径直地由外而内;或借山石为屏障阻隔视线,使之不能一览无余。此外,东方各景区小院之间,虽同处一园,但为使景藏而不露,也极力避免从外部直接看到内部。为此,也时常在入口处堆叠山石,如同屏风一样,可起遮挡视线的作用。利用山石作为界面,还可以用来形成园林空间。例如某些依山建筑的园林,常可部分地运用建筑,部分地利用较为陡峻的山坡或峭壁来共同围合成较为封闭的庭园空间。即使无天然地形可资利用,也借人工堆叠的山石作为界面而与建筑相配合以形成空间。
  2.3.2通过造景来隔离空间
  在园林建筑中,还经常采用“隔景”的方法来体现出它的“深藏不露”。所谓隔景,是将园林绿地分割为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景区,一般是通过建筑围墙将园子分隔开来。在对园子进行分隔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隔”与“透”的关系,既将园子分隔开来,又能让人透过隔墙(多半是通过漏窗与门洞),看到另外一个园子,中国的月门就很好诠释了其中含义。在园林建筑中,经常用花木、山石、门窗、屋宇、水流等来作为藏露互补的遮隔物。日本京都皇家花园桂离宫在小桥边种植各种花木,这些花木不仅丰富了园林景观,也把景物藏于绿荫丛中,或稍微露于树梢之间,还与建筑形成呼应,丰富了空间层次,使得小园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还有江南园林的土石假山,只要人们不断的变换方位,不断的变换视角,眼前就能展现多层次的优美画面:或山掩曲径,或石藏幽谷,或峰隔重楼,无不是趣味不尽的艺术境界。
  3.结语
  传统山水中藏露互补艺术手法对于东方园林风格和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渗透在布局的意境中,还体现在山石堆砌、水体分布、植物配备等物质构成要素的实际运用中。东方园林艺术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东方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和西方人不同,东方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认知,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
  作者简介:曾亚(1992),女,硕士研究生,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作为表现音乐最重要的乐器之一——钢琴,它拥有着最宽的音域,最丰富的音色,还有色彩多变的和声,所以对诠释音乐它有着更清晰的判断。钢琴演奏的表现力使音乐与听者产生共鸣。具备良好的钢琴的表现力,是演奏者音乐素养的体现,是钢琴演奏中重要的技能。提高演奏表现力是提高钢琴演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钢琴;表现力;综合素质;音乐作品  从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国约8000年前,开
期刊
【摘要】:流行音乐是我国人们文化之中一种多样文艺形式。虽然走的是一条小型艺术开始的艺术之路,但也顽强地发展起来了,以展示出了强大生命力。流行音乐打破了传统的约束,以贴近生活取得了当代人们的审美心理,它用灵活的艺术形式和独道的美学价值观来影响着人们。流行音乐含括着身体美学、消费美学、通俗美学、动感美学等都是独具特色的表现。现在全球多元化音乐文化背景对我国流行音乐的美学价值观的探索,并从文化的角度对流
期刊
【摘要】:龚贤在清代山水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位融合南北的山水画家,位居金陵八家之首的文人遗民画家。创积墨法,对后世的山水画产生巨大影响,对海外同时产生一定的影响,掀起海外研究龚贤的热潮。本文就龚贤的师承及对后世的影响做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龚贤;山水画;艺术风格  龚贤,生于1618年,卒于1689年。又名岂贤,字半千,又字野遗、野逸,号柴丈人、半亩居人、钟山野老、清凉山下人等。原籍
期刊
【摘要】:《罗米古墓的魔咒》选自作者的第九部短篇小说集《悲伤的爱》。小说显示了欧杰利独特的风格,引人入胜的悬念,诡秘莫测的气氛,對科学与巫术及未知世界的思索,对人的潜意识深处的发掘等等。所有这一切又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如小说中民不聊生,失踪的男主人公不得不铤而走险的伏笔)。  文物考古团原来决定工作结束后的第二天离开拉文村。因此考古团团长穆尼克教授和他的女秘书,及团队的其他三个成员当晚便去了
期刊
【摘要】:作为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洪毅然在长期的美学教学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吸收积累了大量的美学理论,并逐渐挖掘总结出了自己独有的美学观点。研究洪毅然美学思想,既是对其个人学术思想的梳理,同时也对他独特的美学观点和主张的进一步认识具有理论意义。本文不揣浅陋,试图从洪毅然美的本质观、美感、艺术、美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能够更深入理解美要通过美感实现对人们精神的陶冶,审美实践也不仅限于艺术范畴
期刊
【摘要】:漆艺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充满魅力的艺术语言形成了独特的漆文化。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生命力。漆艺在现代首饰艺术中的应用,不仅是找到了一种表现力极强的材料,其意义还在于找到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首饰设计语言。漆器艺术与现代首饰的结合,给首饰带来更丰富的表现。本文通过对漆艺的工艺、色彩、肌理、内涵等方面在首饰的应用,探索对传统漆艺的改进与提炼,为漆艺与现代首饰的结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不同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民族习惯。彝族作为一个古老而独特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高寒山区,人口约1000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彝族人民以睿智、勤劳和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彝族传统文化在保护上,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当前,彝族服饰的传承和创新也遭遇瓶颈。所以,对彝族传统服饰
期刊
【摘要】:龟兹石窟壁画是我国四大传统佛教石窟壁画之一,而菱形格图式是龟兹壁画艺术的独创,菱形格在形式构图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论文以龟兹壁画中的菱形格图式特点和起源作为研究内容,首先概述克孜尔石窟壁画,使大家对克孜尔石窟菱形格图式的背景有总体的了解;其后浅析菱形格图式的构图和晕染等特点,使大家对菱形格的图式艺术表现手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進而从信仰、模仿、崇拜、偏好等四个方面的详细分析菱格图的起源。基
期刊
【摘要】:无论是在传统亦或是现代、東方亦或是西方,三角形在各类设计作品中都大量的存在,它的出现常常伴随着神秘的色彩,并被人们赋予了更多丰富的内涵。本文从三角在平面表达开始,去研究和探索三角形作为构图的建筑表象所传达出的设计师真实的设计本质,这种构图手法究竟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它能为人接受并且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的原因又在哪里?  【关键词】: 景观建筑造型 ;三角形 ;几何构图  1.有意味的三角几何形
期刊
【摘要】:四川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資源大省,其竹编技艺则是四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雄厚的大众文化底蕴。然而,在人口大迁移的背景下,这项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几近面临后继无人的处境。本文就这一现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就都江堰市竹编工艺的基本特征、以及其与现代社会环境的关系做了分析,以期能够找到正确处理民间艺术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关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竹编工艺; 文化生态学;旅游资源  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