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外墙抹灰逆作法施工技术分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dt2530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外饰装修的工作量很大。文中探讨了高层建筑外墙抹灰逆作法的工作原理和施工特点,详细阐明了高层建筑外墙抹灰逆作法的施工技术要点,为高层建筑中外墙抹灰使用逆作法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装饰;施工;工期
  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兴盛,高层建筑的数量急剧上升,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外饰装修的需求量惊人,总体高于内饰的工作量,如果外饰在装修过程中出现问题,将对工期产生不良的影响。随着外墙装饰技术的不断发展,逆作法在外墙抹灰中越来越被广泛使用。
  1、高层建筑外墙抹灰逆作法的工作原理和施工特点
  1.1工作原理
  若高层建筑物的共35层,主体结构施工在12层时,根据现场的实际特点玄功悬挑外脚手架,同时在悬挑的位置在建筑物周边加上水平的隔离带,为了防止上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同时也能隔离不必要的污染,也可以杜绝施工人员出现高空坠落的情况,上层抹灰施工掉灰对下层的影响降低以保证施工的质量。接着继续对主体结构进行施工,从下向上安装12层和以下的外墙相关工作,同时对外墙进行抹灰[1]。主体完成24层时,完成12层及以下的抹灰工作。同时架水平隔离带,然后开始25至顶层的主体施工,12到24层外墙抹灰同时进行。当25层以上主体结构完成后,再进行25层到顶层的外墙抹灰工作,以及后续处理工作。
  1.2逆作法的分类
  从高层角度进行考虑,逆作法具体分为全逆作法、半逆作法、分层逆作法和部分逆作法等。半逆作法就是事先留下交叉格性的梁建立水平支撑的框格式,在土方开挖后再进行二次浇筑肋形的楼板[2]。全逆作法主要是根据每个层的钢筋混凝土肋形楼板与周边的支护结构产生水平支撑作用,使用整体浇筑进行施工楼盖混凝土,最后再挖出土方,楼盖预留位置可以运输相关的建筑物料。分层逆作法是周边的支护结构使用土钉墙。部分逆作法是将基坑内部一些土方对周边维护结构联合使用形成水平的抵挡,抵消侧向压力而产生的相对位移。
  1.3优点
  从经济性、质量、安全性、环保角度来分析,逆作法具有如下优势:首先是适用于建筑规模比较大的建筑物,层次复杂、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都适用,向下、向上的平面立体施工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交叉产生不必要分歧,可以按时甚至提前交工。根据大量的实践证明逆作法可以节约近三成的工期。其次逆作法的使用是充分分析建筑物的受力情况,围挡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比较小,对周边建筑物和人流通行的影响比较小。再次是一层结构平面可以直接作为工作平台,不同额外架设平台和支撑,可以减少工作平台和内撑有关的临时建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了施工费用。最后是逆作结构的荷载是直接承担并最终传递到地基中,降低施工过程中对持力层的影响,减少基坑的回弹量。
  2、高层建筑外墙抹灰逆作法的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段的划分
  施工的过程中使用外墙逆作法,施工方根据设计方案工程整体的完成时间和实际的完成情况,把握工程主体的施工进度,将所有的施工过程分成若干个施工段。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外墙抹灰逆作法的施工段以8到12层比较合适。若需要考虑交叉技术的交接和工程验收的时间,主体结构施工在进行两个月左右再进行外墙抹灰有关工作。
  2.2工序组织
  一般的情况下,第一段的主体施工完开始砌体方面的施工,控制施工进度和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使其最大程度保持同步。第一阶段的主体完成后推进外墙有关的安装工作,第二阶段主体结构施工过半时,实行外墙抹灰的有关工作。第二阶段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进行第二段主体外墙的抹灰工作。根据这个程序向下地推,直至工程结束。对外墙和砌体的施工工作从下到上进行施工,外墙抹灰从上向下施工的过程。
  2.3垂直度的控制
  垂直度在外墙抹灰工作中可以采用激光垂准仪和内控法相结合的模式。砌体工程的进行,需要依据外墙保温有关技术和建筑立面设计要求,在垂直控制线、装饰缝线、伸缩缝线等,在建筑外墙阴阳角和其他控制测量点处悬挂垂直基准线,每个楼层位置悬挂水平线,从整体上把控垂直度和平整度。根据具体的施工阶段和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放线校核。
  2.3.1立面安全防护
  根据施工的实际特点设置悬挑脚手架,外架立面实行密目网全面封闭的方法,悬挑的部分实行模板硬防护措施,保证立面的整体安全。每两层架设一个安全网,每四层或者五层架设硬防护措施,外墙抹灰时,运用钢笆网将整个工作层铺满。
  2.3.2污染防护工作
  在建筑物的四周脚手架悬挑的部分架设水平的隔离带,防止产生污染。使用脚手架悬挑部分的硬防护模板,把水平隔离带封闭到墙的外面,运用塑料薄膜架设,内墙和外墙之间有300mm的模板部位,薄膜上铺设30mm厚度,水和砂浆比例为1:2的水泥砂浆的找坡層,坡的角度对准外架的方向。抹灰部分接近隔离带时,开始进行拆除工作,注意部分施工缝和下部分施工缝的衔接。
  2.3.3施工缝接合与留设
  当外墙设计有分割装饰线条时,依据线条的位置设置施工缝。如果没有装饰线条,需要在隔离带的下方的外墙水平伸缩缝的位置设置施工缝。同时,施工缝在接合时,需要在隔离带的下方弹出水平的伸缩缝,顺着缝的趋势方向镶嵌梯形的分隔条。在分隔条下面实行抹灰时,实行上段的抹灰工作,使用相关的施工材料完成嵌缝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论:
  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外饰装修大于内饰装修的工作量,对工程工期的影响也比较大。传统外层装修是当主体结构完成后从上而下进行外饰装修,随着建筑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为了减少工期,提高工作效率,将建筑物按照层数分成几个施工段,主体为完工外墙装饰也同时进行。目前高层外饰装修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工艺流程,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唐冶.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06):49-50.
  [2]陆本燕,王国保,罗斌,黄劲超,陈彬彬.超高层外墙免抹灰粘贴外墙砖施工专项技术[J].城市住宅,2017,24(11):97-101.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房地产行业取得了更多的关注,也为房地产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为使房地产行业发展更加规范合理、房屋建筑质量得到保证,房地产工作中应提高对房产测绘工作的重视程度,保证房产测绘的质量才能为房屋建设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但因为房产测绘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完善的房产测绘质量体系,使在实际房产测绘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为避免房产测绘质量问题,有必要加强对房产测绘工作的研究分析,
【摘要】结合某工程实例,对BIM技术在该项目工程中的要点进行解析。先是对该工程背景资料分析,其次在论述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主要内容的同时,对BIM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BIM技术;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应用  1、既有建筑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项目是混凝土钢结构形式,其主要性质是办公楼项目,总体高度为23m,总计有5层,总占地面积为1017m 2,建
【摘要】低矮混凝土薄梁斜拉桥在边跨后浇段未浇筑前,梁端处于单端悬臂状态。斜拉桥在单端悬臂状态下,由于梁体单薄、柔性大,梁体内力及线形受索力及温度影响引起悬臂梁端产生竖向位移。斜拉在桥在浇筑边跨后浇段时,一端为支架现浇梁状态,另外一端为悬臂状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未达到设计强度前,悬臂端在索力、温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易产生竖向位移,影响梁体结合质量,因此在施工中需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悬臂端的竖向位移,以确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建筑行业同样获得了技术提升和长足的进步。当下,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在于其迎合市场经济,形成满足需求的建设质量体系。另一方面在于,在各个环节的技术,能够提升建筑的固有结构,保证建筑的基础职能。对于建筑的发展中,提升建筑的基础结构施工技术,是最为重要的质量保障施工技术。本文集中研究房屋建筑施工中,起到基础结构加固作用的技术施工应用,对建筑行业施工结构加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建筑工程高质量建设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意义做出阐述,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策略,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数量不断增多,但就目前来看,建筑工程施工问题依然普遍存在,通过对施工新技
【摘要】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质量备受关注,特别是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控制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筑结构产生裂缝后会降低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因此需要及时处理裂缝,重视裂缝的预防和控制。基于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的危害性阐述,分析了其产生裂缝的原因,最后指出了防控裂缝的有效措施,旨在为国内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在建筑项
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国家及其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教育管理部门还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明确地提出了开展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这个决定,教育部于1985年6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镜泊湖召开了全国高等工程教育评估专题座谈会,这是我国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大学教育评估实践和研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