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有效开展国防生基地化军政训练课程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初至今,我国国防生选拔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年部队军事改革如火如荼,军事院校不同程度调整,相对的国防生已经成为部队充实干部的重要来源。新时期的国防建设对部队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大批军政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军事人才,这对于依托高校培养的国防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以上要求有效提高国防生军政素质,其训练方法值得思考。
  【关键词】国防生 军政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18-01
  尽管国防生培养工作自2000年来开展至今已有十几年,军政训练作为国防生教育区别于地方生,最能体现国防生军人属性的课程内容,一直都是各培养单位重点实施内容,其中与训练基地合作培养,实现基地化军政训练是重点。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国防生基地化军政训练仍存在一些差强人意的地方亟待改进。
  一、当前国防生基地化军政训练存在问题
  近年来尽管国防生基地化军政训练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在训练模式、体制机制、思想观念以及训练内容方面已经探索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由于国防生基地化训练要求远高于在国民教育单位的基本训练,因此目前基地化军政训练在施训过程中存在一些与要求不符的问题,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领导机构不独立,工作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防生基地化军政训练采用的是由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签约的多所高校国防生在同一基地进行军政训练的模式,选培办、施训单位和高校三方互相协调开展工作,但所属地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来组织国防生的基地化训练。这种不统一的直接结果表现为不同基地安排部署训练内容不同,不同程度存在训练的针对性不强,甚至重复安排训练内容。
  (二)训练目标不明确,训练内容不统一。
  1.训练目标要求不明导致操作性较差。
  当前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训练计划与目标培养结合不紧。培养国防生宏观目标是有的,但由于没有成立统一的领导协调机构,统一部署国防生军政训练,多数院校军政训练计划缺乏清晰的阶段性目标,无法把握训练的强度和深度,导致基地化训练阶段训练计划缺乏正规化和系统化。
  2.训练对象层次不齐导致统一性较弱。
  各大军区各军兵种之间缺乏统一,导致各军兵种依托培养院校的军政训练基础共同课程安排不一样,甚至同一军兵种依托培养在不同院校之间的安排也不一样。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奖惩机制不健全。
  1.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是当前国防生基地化军政训练的一个相当薄弱环节,表现为军政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课程内容设置不科学,实践性教学重点不突出。授课内容重点不突出,课堂灌输式教学仍占据主要地位。
  2.考核标准不科学。当前,对国防生的考核评价偏重于最终的结果检验,没有形成规范的、过程性、发展性评价鉴定机制。
  3.奖惩制度不健全。当前,国防生基地化军政训练效果不理想,主要还是奖惩制度不明确。由于当前奖惩制度的不明确,导致国防生能力素质生成慢,甚至军政素质偏弱。
  (四)教员队伍不稳定,训练对象不突出。
  1.教员队伍不能常态化。目前,针对国防生军政训练的专职教员队伍及教育专家队伍建设尚属空白;国防生军政训练教员的资质认证没有统一的标准;国防生基地化军政训练的内容、目标、计划没有纳入承训单位的年度计划。
  2.训练对象不能唱主角。国防生不同于普通大学生,也不同于基层官兵。这种特殊的身份,要求我们在基地化训练中,一定要讲究授课方式方法。目前训练对象的主体地位不明显,延用对“新兵”或“军校学员”的思维组织教学与训练,对训练的组织和训练的效果追求上下功夫不足,不能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军人素养的目的。
  二、构建国防生基地化军政训练科学模方法
  针对以上现象和问题,必须探讨行之有效的国防生军政训练方法,才能促进基地化军政训练达到,甚至超出预期训练效果。
  (一)统一领导机构,建立完善工作体系。
  成立统一的领导机构组织基地化训练,由统一的领导机构明确选培办、施训单位和高校三方应履行的职责和承担的任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统一训练内容,明确军政训练目标。
  统一部署国防生军政训练各阶段目标、内容、课程、学时以及考核标准等,各大军区各军兵种的选培办还可根据各自培养的需求增设一些课程。
  (三)统筹设置课程,配置合理科学学时。
  围绕已有国防生基地化集中训练的主要任务、组织实施和训练考评的基本要求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国防生基地化军政训练的课程设置和学时配置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训计划。
  (四)保证训练落实,实施科学考核制度。
  应严格按照基地化军政训练阶段明确的细化的能力目标,对国防生基地化军政训练进行考评,达不到标准必须复训或补训,或者淘汰,只有这样,训练的针对性、积极性才能更强。
  (五)稳定教员队伍,突出训练对象地位。
  1.教员队伍建设要正规稳定。
  各高校军政训练基地的干部部门应协调训练基地的教务部门主抓国防生基地化军政训练教员队伍建设。授课教员应清楚并能结合基地化军政训练任务以及国防生特点有针对性开展教学,同时要保证选调教员队伍要有一定的稳定性。
  2.军政施训方式要灵活实效。
  建议国防生基地化集中训练的施训方式分为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军事基本技能训练“以练为主”,突出“精讲多练”和“训战一致”的原则;而政治教育中的基础理论灌输非常必要,但是话题讨论、课堂辩论等参与式教学方法,更能增强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张学林,国防生培养问题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6:151-225;
  [2]张达,《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石家庄经济学报,2013年第2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测定哮喘儿童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前后呼吸道阻力的变化,探讨其在哮喘儿童肺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6年10月-2008年11月在本院哮喘门诊和住院患儿中诊断
【摘要】文章概述了工程管理专业的性质及该专业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下的力学学习方面的一些特点,笔者提出了三点改革措施及建议,同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运用发现效果良好。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 力学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03-01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注重人才的应
【摘要】本文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从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内容的完善与更新、科研与实践教学的互动、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对电气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216-01  一、引言
【摘要】慕课教育教学模式在全国高校内渐受关注。已有研究主要从技术、学生和教师三个方面开展了广泛讨论。本文基于高校科研导向背景,探究了高校在开展慕课改革中的责任缺失问题,研究了高校教师不重视慕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利益动因,分析了教师年度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的特征。  【关键词】慕课 微课 业绩考核  【Abstract】MOOC is rapidly developing, and yi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