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镇设市“蛟龙出港”,“鱼跃龙门”职教先行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8月3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复函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苍南县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龙港市由浙江省直辖,温州市代管。
  由此,龙港也成为继瑞安、乐清之后,温州的第三个县级市。
  从五座小渔村发展而来的龙港市,这一次犹如“蛟龙出港”一般,迎来了发展新机。
  根据规划,龙港市将按照“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的改革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市场化建城引领区、基层治理改革创新实践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新型城镇化样板区。
  而想要打造新城、新业、新气象,首先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
  由此,以服务社会生产、满足市场需求,为本区域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本地职业教育,就成为了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019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明确提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建设多元办学格局,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在此背景下,以城市发展战略实施为引领,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成为了推动新城建设与职教发展互利双赢的关键,龙港职业教育迎来了“鱼跃龙门”的新机遇。
  产教统筹融合,“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全面对接
  近年来,根据温州市同步规划产教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紧密对接产业发展的要求,龙港市职业院校以专业为载体实现了对本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全面对接,初步形成了“产业引导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引领产业”的良性互动格局。
  以苍南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学校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全面对接本市印刷包装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高校(北京印刷学院、温州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横店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等)、中职(苍南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体化贯通的教育链,并通过与产业(龙港印刷协会)及龙头企业(浙江港发包装有限公司)的多向合作,形成与各个产业环节全面对接的人才培养链,产教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趋于成熟。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全面对接本市仪器仪表、无人机等先进制造业,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全面对接本市计算机、电子出版、网络维护、广告制作等产业,已初步形成从中职到高校的完整教育链,并通过与产业内的不同层次、类型企业的“1 N”校企人才培养合作,形成了定制化的产教融合新形式。
  而计算机动漫与游戏专业(影视动画)与电子商务专业,则全面对接本市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立足于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形成了面向产业链的完整人才链,为助力龙港本地的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此外,学校作为龙港市唯一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院校,需要面向本市近150所幼儿园及托儿机构培养早教人才,通过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康乐幼儿园、龙港第四幼儿园等优质机构的合作,形成了以现代学徒制为载体的双元早教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以缓解龙港市早教人才紧缺压力。
  同时,立足于多样化的产教融合实践,按照“政府搭台、行业指导、企业主导、学校主体”的原则,龙港市的职业院校搭建起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校企合作平台,初步形成了多方联动、共赢的产教融合与政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相关职业院校以专业为纽带、行业企业为骨干,对接龙港重点产业,实行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对接,目前已与20个行业、企业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对接的教育链、产业链和人才链。
  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教·产 ·城”生态系统
  龙港因改革而生、伴改革而长,既是温州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本之一。步入县级市行列的龙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升级,本地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在此背景下,龙港市根据温州市的产业布局与职教发展规划,在职业院校专业全面覆盖本地产业的基础上,计划进一步将职业学校建在产业园上,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深化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力构建“职教·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进入以产教融合为引领的职教发展“快车道”。
  首先,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管理体制与机制。一是制定“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办法”。将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纳入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政府、学校和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职责。二是实施产教融合工程。建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发展前景好、对推进龙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三是制定系列配套文件,特别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的财政补助政策,从而进一步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制定职业学校“引企入校”、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等过程中的场地租赁、股权分配等实施办法,积极利用股份制运作模式开展职业学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试点,允许学校和企业按股份合作制度进行合理的股权利益分配,对于学校所得的部分利润,允许其用于校企合作中的成本开支、合理薪酬,以及用于专业教师培训、学生实习实训等。鼓励职业学校将非财政性资金更多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校企合作推进力度以及奖励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四是重奖技能竞赛选手。加强职业教育宣传,重奖技能竞赛选手,隆重表彰技能型人才,营造崇尚技能氛围。
  其次,建设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中出现的进展缓慢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校企信息不对称,从专业招生开始就与企业需求脱节。因此,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是建立健全校企沟通平台。开展多层次的线下校企资源实体对接活动,完善企业找服务、找人才、找设备、找技术、找合作,为学生提供找实习、找培训、找工作等对接服务。二是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平台。支持学校到企业设立公共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到学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三是建立现代学徒制平台。支持学校与企业设立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四是设立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在企业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弘扬工匠精神,传授职业知识,开展技术创新。在职业学校设立名师工作室,传播科学精神,传授专业知识,服务企业产品及技术研发。
  再者,全面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职业教育的发展升级离不开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一是要建立一个能工巧匠进职校的“绿色通道”,制定职业教育引进人才享受优惠政策,改变目前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企业能工巧匠进不来、留不住的现状。二是要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教育部等七部门制定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明确要求,“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但是由于缺乏保障措施,长期以来很难实现。而通过确定把在企业设立的公共实训基地同时作为职业教育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基地,能够为教师的入企学习实践提供条件保障,为有效提升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奠定扎实基础。
  撤鎮设市,是龙港新一轮改革探索的开始,也是龙港职业教育发展升级的开始。在龙港市全面推进新城开发建设和旧城提升、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本地职业院校大有可为。而想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和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就必须以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为重点,充分激发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因此,进一步优化对口产业的专业布局,提升专业与产业契合度,全面推进“二元”主导的现代学徒制,强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与校企融合度,完善校企深度合作平台,推进校企协同创新,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都是龙港职教人必须要努力完成好的任务。
  与以往面对每一次改革探索一样,龙港职教人坚定信念,已整装待发!
  (作者单位:苍南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其他文献
中国技工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绵延曲折,在“工匠精神”的感染下,如今的技工教育可以说是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国家越来越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各项技工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也在不断健全完善。  在桂林,有一所为人称道的技工名校——桂林技师学院(桂林高级技工学校),它地处美丽的漓江东岸,毗邻穿山公园及万达广场,校园环境清新优雅,文化氛围浓厚。桂林技师学院的前身为桂林市技工学校,创建于1996年,是一所由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  举办全体专兼职教师专题培训活动  2013年是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的“示范创建年”,为了进一步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学院的示范校建设推向新阶段,学院专门对全体专兼职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  此次培训安排了6名中青年教师进行演讲交流。学院院长杨敏在专题培训会上作了讲话,对教师提出了“六字”要求:珍惜——珍惜作为交通学院教师的机会;理解——应理解、感
人类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该如何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呢?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学校自从搭上了“广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末班车后,开始对全体老师进行“远程教育工程”的相关培训及课件制作培训,老师们使用媒体资源的热情空前高涨。今年又开展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培训,使老师们在获得基本的技术素养的同时,又了解了一些前沿
摘 要:近年来,浙江省相继举办多届中职英语技能大赛,有力地推动了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充分展现出中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职业风采。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辅导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梳理策略,从“挖掘人才、选拔好苗,吃透规程、明确规则,关注热点、编写题库,开展集训、多维指导”等四大方面来开展中职英语技能大赛“情境交流”竞赛辅导,有效地提高了辅导成效。  关键词:中职英语 情境交流 辅导策略
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阜康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阜康技师学院。  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阜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93亩,办学建筑面积82435.91平方米。2010年8月,学校经自治区人社厅批准挂牌成立阜康市技工学校,2013年7月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学校先后两次被人社部、教育部等七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是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校
一、实施背景  现行技工学校学籍管理规定:技工学校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即具有技工学校全日制学籍的学生,操行考核合格,学完教学计划规定课程且考核全部合格,或修满规定学分并且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准予毕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核准学生能否毕业,侧重的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及技能水平,对学生操行的考核也主要停留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忽视了学生在职业道德、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方面的
摘要:跑操是一项有效且综合性强的教育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丰富学校德育教育的形式与内涵,有助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高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本文分析了在中职学校开展跑操活动的教育意义,探讨了如何在中职学校跑操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跑操 德育渗透 人才培养  一、中职学校需要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学校教育
摘 要:人是具有情感的,部分学生的过分冷漠和不可理喻实际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倘若老师能够以较多的情感去关怀、爱护学生,师生就会变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关键词:师爱 情感 爱护学生  一、敲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学生小张是个内向的男孩,平日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几乎不与班里同学交流,见人说话先脸红。某天,笔者找他谈话,了解到他生活在一个非正常的家庭里。父母都在深圳开公司,平日只与80多岁的奶奶相依
摘要:中职学校不但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运用“管育并重”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该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管育并重 中职班主任 德育教育 实践应用  在以往的中职德育教育模式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主要以“管”为主。这种方式主要依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实际上就是一
日前,人社部第三批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物流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第二次会议——实践专家访谈会在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专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体化课程改革技术指导专家张晓梅博士后主持;东莞市技师学院、青岛技师学院、广西交通学院、重庆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常州技师学院及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等7所技工院校的负责人、物流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课程開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