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文本阅读之探讨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t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新课标根据教学对话论把阅读教学过程界定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对话的本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及建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考核的束缚,教学过程固定于“照本宣科”、“满堂灌”,一些经典作品被解剖得支离破碎,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根本得不到发挥,学生失去品味,涵泳领悟的工夫。老师的讲读则完全替代了学生,像这种缺乏学生个体真正参与的阅读活动,其实是。一种伪阅读。而且对于文本的解读,不能囿于一家的权威定论。因此,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同时,又能超越文本。
  
  一、走进文本,注意涵泳品味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谈到陶渊明诗作“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时,作了这样的阐述,读书就是“打破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当代作家陈建功说过:“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这是读者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之间交互活动的结果,是读者在与文本交流后产生人格与文本精神层面的对话,是自我精神空间的提升。这才是真正走进文本。
  新课标提倡的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对话,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二是阅读对话,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沟通对话。要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关键的一步。目前,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语文课标倡导的新理念,他们领着学生游离于文本的表层,片面地追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盲目实践“教学时尚”,偏重教学形式的策划,而导致迷失了文本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忽视了学生情感的体验。造成此现状的原因是,教师研究如何鼎新教法多于课前阅读,没有自己对文本的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解,没有感悟和体验,所以不能人情入境。
  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教师必须率先走进文本,完成与文本的多角度的、有创意的对话,达到与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才能在课内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引导学生以最便捷的途径走进文本,在自读、自思、自悟、自得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样,方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思维的碰撞,产生情感共鸣。教师首先走进文本,驾驭文本是阅读教学前最重要的基本环节,是整合阅读教学效果的前提。
  总而言之,教师要与课改结伴而行,就必须把握一个根基,那就是立足于语文学科本位和学科的特点,课前率先走进文本,用心去阅读语言材料,用心去思考、选择、探索、剖解、破译、再创造,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本作为教学凭借的载体作用。
  阅读教学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很突出,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就上课而言,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对课文内容尚不熟悉,语言中许多精妙之处尚未细细咀嚼,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如此做法是欲速则不达。如有些教师在教莫泊桑的《项链》时,学生还未走进文本就匆匆讨论:路瓦栽夫人的悲剧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对她应持同情还是批判态度?应当怎样认识莫泊桑小说的现实主义?一连串的“炮轰”把学生都轰糊涂了。其实《项链》这一文章在开头与道:“她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类似平常的一句话,如果不经意跳读过去,对作品的理解可能就不那么深入。我教这篇文章时,同学生:“文章开头一句能否省略?”答案是否定的。正是由于美丽动人,路瓦栽夫人才对自己命运不公平感到烦恼,才产生一系列不满现状的梦想,产生一种不敢看望有钱的佛来思节夫人的心理,产生一种希望自我价值获得肯定的强烈愿望,所以,必须刻意打扮装饰,以期在舞会上获得青睐,可乐极生悲,项链丢失意味着十年艰辛生活的开始。因此,这一“美丽动人的姑娘”与十年后成为“乱乱地挽着头发,歪斜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的老妇人”产生一种反差,也与佛来思节失人“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这看似简单的一笔,实际上在文章结构中起到铺垫的作用,也对划画人物性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时间,而且在精要处要允许学生细细琢磨,以期找到解读文本的金钥匙。
  在文本的教学中,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地还给学生,把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还给学生,给学生尽量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学生以“含英咀华,涵泳真情”为宗旨,投入地走进文本,倾听文本的声音,真挚地走进作者的内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成为“一种精神的相遇”,“一种被吸引的创造”,并且拓展时空,读写结合,从而达到了课标要求。
  
  二、超越文本,提倡多元解读
  
  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同一文本作用于不同的学生或同一学生处在不同的氛围中,所引发的生活感应不同,所触动的思维流程不同,所产生的心灵震撼、所溅起的联想启迪、所接受的认识和影响也不同。有人在评价《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时曾说过,青年读《堂·吉诃德》觉得滑稽可笑,中年读《堂·吉诃德》对主人翁肃然起敬,到老年再读则潸然泪下。这就是说,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语文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学本”,对文本理解的把握应建立在发展过程当中,不应唯权威唯名家,应容许学生对教材作多种解释,对作品作出独创性的评价,“雪融化了成为冰”固然不错,可“雪融化了成为春天”,理应受到赞赏。因此,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面对学生个性化答案,教师应采取的是鼓励的方法,及时地肯定学生的想法,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从而为后面的想象奠定了基础。
  我在分析《项链》的主题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1.人生是多么的变幻无常,极细小的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3.玛蒂尔德是善良、诚实、坚忍、顽强的。4.玛蒂尔德有虚荣心。5.玛蒂尔德是计会的牺牲品。6.奋斗是成功的必然途径。7.《项链》是一曲爱的颂歌。
  可见,对一篇作品的主题探究,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思维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凡是经典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复杂的内涵,是一个多层次系统。一个层次,就是一个框架。框架中除了形象因素外,还有许多艺术空白,这些艺术空白,需要读者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去想象补充。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超越文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咀嚼、涵泳。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体验、储存文本信息,又能超越文本,再整体审视、质疑、理解、讨论、争鸣、补充,把课堂还给学生,还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权力,保证自主阅读。唯有如此,才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通联:浙江慈溪杭州湾中学]
其他文献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之一,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文章总结了初中历史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存在的一
春节临近,党中央、国务院、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团省委十分惦记寒假春节未能回家的留校困难大学生,为了让这此同学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和圆满的假期,2月5日下午,团中央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行MRI及DWI扫描,并对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5侧急性脑梗塞患者DWI表现均为高信号,共显示
本文所论潮汕文化,是指包括道德情操、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文化心态等在内的、体现潮汕地方色彩和潮汕民性特点的地域文化。潮汕文化不仅在广东,而且在国内外都有广泛
写作本是一种自发的由内而外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应该让学生自主拟题,但是在目前教育体制下,教师命题不可避免。教师命题本应该是命“论题”,然而很多老师由于体制、观念、命题水平
新形势下干部培训的问题及其对策陈耿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将引起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本文拟就如何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干部培训若干问题和原因作一些分析,并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山区的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许多边远山区仍未摆脱贫困与落后的状况。如何加快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笔者认为:山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加快山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
英语阅读在整个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英语阅读技能训练,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提高阅读效率和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的能
断奶是仔猪饲养中的重要一环,断奶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仔猪能否健康成长。仔猪在出身一段时间后必须断奶,断奶后的2~3个月的仔猪被称为断奶仔猪。在规模化养殖场中,不当断奶
岫岩县是辽宁省绒山羊生产基地县之一。岫岩县绒山羊以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绒山羊于山涧自由采食,以灌木丛的嫩尖为主食,所以岫岩县绒山羊以肉质鲜美、绒质纤长,肉、绒兼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