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生本教育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求学生不断观察、操作、发现知识,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过程。
关键词:生本教育;课堂效率;有效提问;指导学法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如何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有效备课,给生本课堂的每个环节设置完成的时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有的时候,就算我们备了课,也不见得会上好这节课,但是如果说我们因为这样而不备课,那想要上好课,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对我们教师来说,要有效备课,不光是抄写教材上的内容,而是应当精确地定位每一个环节,严格把握每一个问题,从而确保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在备课之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然后认真阅读教师用书及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构思备课。
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每一句话就都要精心推敲,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的总结语,都要进行精心设计,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问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要少而精,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鞏固、提高的目的。
二、有效提问,准确把握课堂的开放程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所以在课上我们设置的问题要巧妙,既要切合学生自身情况、学识范围和接受能力,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不宜太难,让学生心生畏惧,丧失自信,也不宜太易,让学生骄傲自满,思维也得不到拓展。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效果呢?
提问内容要适度,浅显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兴趣,超前的深奥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只有适度的提问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共鸣;提问问题要有启发性,既要有针对性,又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用最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述;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思考时间。
三、指导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生本课堂的各个环节如何处理,如何进行,我认为只要是行之有效,就不一定要拘于形式。“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眼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学生预习和教师备课其实道理差不多,如果学生每天只是等待教师讲解,从不主动学习,那么他们只是一个盛放知识的容器,自身潜在的能力根本得不到发挥。所以,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引导和教会学生科学地进行预习的方法。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尝试的:课上为下一课留下疑问,让学生自觉预习,并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
听好课是学生获得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消化吸收的多少。相反,如果没听好课,课后做作业不但费时而且费力,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各方面也得不到发展。
根据艾滨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就必将大大提高。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意味深长,其作用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二是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教师只有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无声的教导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及时反思,注重实效不拘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每堂课后,要及时认真地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得失,这是一种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很好办法。所以,教师应该时常进行教学的反思,分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错误、失败和成功的因素,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获得不断提高。
课堂教学看似教无定法,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的,只要深究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探索与研究,不断反思与总结,总能寻觅到适合教学实际的潜在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虽然目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各式各样,但我认为,其中课堂教学反思毫无疑问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十分必要的手段。我依旧会像往常一样,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努力地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使之成为我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不二砝码。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只不过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希望能走出一条活且实、快且优的教学之路。
(作者单位 甘肃省山丹县双桥学校)
关键词:生本教育;课堂效率;有效提问;指导学法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应如何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有效备课,给生本课堂的每个环节设置完成的时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有的时候,就算我们备了课,也不见得会上好这节课,但是如果说我们因为这样而不备课,那想要上好课,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对我们教师来说,要有效备课,不光是抄写教材上的内容,而是应当精确地定位每一个环节,严格把握每一个问题,从而确保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在备课之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然后认真阅读教师用书及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构思备课。
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每一句话就都要精心推敲,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的总结语,都要进行精心设计,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问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要少而精,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鞏固、提高的目的。
二、有效提问,准确把握课堂的开放程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所以在课上我们设置的问题要巧妙,既要切合学生自身情况、学识范围和接受能力,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不宜太难,让学生心生畏惧,丧失自信,也不宜太易,让学生骄傲自满,思维也得不到拓展。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效果呢?
提问内容要适度,浅显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兴趣,超前的深奥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只有适度的提问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共鸣;提问问题要有启发性,既要有针对性,又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用最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述;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思考时间。
三、指导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生本课堂的各个环节如何处理,如何进行,我认为只要是行之有效,就不一定要拘于形式。“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眼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学生预习和教师备课其实道理差不多,如果学生每天只是等待教师讲解,从不主动学习,那么他们只是一个盛放知识的容器,自身潜在的能力根本得不到发挥。所以,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引导和教会学生科学地进行预习的方法。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尝试的:课上为下一课留下疑问,让学生自觉预习,并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
听好课是学生获得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消化吸收的多少。相反,如果没听好课,课后做作业不但费时而且费力,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各方面也得不到发展。
根据艾滨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就必将大大提高。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意味深长,其作用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二是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教师只有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无声的教导学生更容易接受。
四、及时反思,注重实效不拘形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每堂课后,要及时认真地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得失,这是一种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很好办法。所以,教师应该时常进行教学的反思,分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错误、失败和成功的因素,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获得不断提高。
课堂教学看似教无定法,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的,只要深究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探索与研究,不断反思与总结,总能寻觅到适合教学实际的潜在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虽然目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各式各样,但我认为,其中课堂教学反思毫无疑问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十分必要的手段。我依旧会像往常一样,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努力地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使之成为我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不二砝码。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只不过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希望能走出一条活且实、快且优的教学之路。
(作者单位 甘肃省山丹县双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