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物理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相较于各种理论知识,实验能力反应了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在实验能力中包含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在其中,可以说,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然而,在实际的实验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自己对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些感悟,简单谈了几点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物理学科;实验教学;素质教育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却是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究性、操作性难以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很多教师和学生宁愿通过讲实验背实验的方式来培养所谓的“实验能力”,也不愿意真正静下心来做好实验.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习物理学科的工具,它更是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推进物理学科的素质化发展.
一、做好详尽的课前准备工作
备课环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教师通过备课活动,把课堂教学中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事先设计准备好,从而为课堂教学顺利而高效的开展打好基础.而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实验教学效果理想,教师也应当做好详尽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状况,然后再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实验教学计划,最后,还要把实验过程中需要用的实验器材一一准备好.为了保证课堂上的实验效果,教师可以在开讲之前多进行几次预习实验,然后把实验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给记录下来,这样,在课堂上开展实验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教师都能够应对自如,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整体效率.
二、提高实验教学的探究性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即使在实验教学中,虽然学生拥有很多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但很多学生也仅仅是扮演着“操作工”的角色,所谓操作工,就是按照教师的指示重复教师的实验步骤,进行模仿性实验.这种实验虽然可以让学生提升一些操作能力,但却无法领会实验的精髓,那就是探究性.我们开展科学实验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已知的知识,另一方面是探究未知的知识,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物理实验的侧重点由过去的验证功能逐渐向探究功能转变,因此,努力提升实验的探究性,让学生是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培养探究能力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物理教材中,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的实验,为了提高实验的探究性,教师可以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究性的实验.例如,我们可以把“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稍加改动,这样就会令实验具有很强的探究性.首先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实验器材,包括待测电阻、电键、电源、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安培表、伏特表、电阻箱,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实验器材自行设计测量电阻的实验方案,比较一下,哪种实验方案效果更好.就这样稍加改动,实验就不再是过程和结果都是固定的验证性实验了,而是变成了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探究性实验.学生通过自己的头脑思考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案,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的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各种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观察更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很多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恰恰缺少的就是观察能力.面对各种物理实验现象,学生总是找不着观察点,从而无法通过实验获得应有的感性材料,影响了实验的有效性.因此,要想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在实验中要观察哪些现象,其次,要掌握一定的观察技巧,像是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技巧,最后,要注意观察一些非常规的现象.实验是一个充满各种不确定的活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在实验中出现各种非常规现象,学生一定要在观察的过程中重视这些现象,因为对非常规现象的关注往往可以促成很多重大发明的出现.
四、大胆引用信息工具辅助实验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这种新兴的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频繁化.在物理教学活动中,以多媒体工具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物理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理课堂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参与下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而在实验课堂上,信息技术也同样有着很大的用处.现如今,很多教师都喜欢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一些模拟实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把很多不具备实验条件的物理实验直接搬到课堂之上或者让一些无形的物理事实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电场、磁场、重力场,这些客观存在的物理事实在传统的实验条件下很难有效的呈现出来,在以往,学生只能依靠抽象的想象来理解这部分知识.然而,一旦借用了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这些无形的东西就可以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对于提高实验效果,帮助学生的理解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当然,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时候要把握适度的原则,切记不可盲目依赖多媒体工具,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不断对实验教学进行优化,努力通过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早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郝士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1(4).
[2]安茂金.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12(22).
[3]陆军.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物理实验的探索[J].物理教学,2013(2).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 (214411)]
关键词:物理学科;实验教学;素质教育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却是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究性、操作性难以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很多教师和学生宁愿通过讲实验背实验的方式来培养所谓的“实验能力”,也不愿意真正静下心来做好实验.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习物理学科的工具,它更是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推进物理学科的素质化发展.
一、做好详尽的课前准备工作
备课环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步,教师通过备课活动,把课堂教学中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事先设计准备好,从而为课堂教学顺利而高效的开展打好基础.而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实验教学效果理想,教师也应当做好详尽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状况,然后再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实验教学计划,最后,还要把实验过程中需要用的实验器材一一准备好.为了保证课堂上的实验效果,教师可以在开讲之前多进行几次预习实验,然后把实验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给记录下来,这样,在课堂上开展实验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教师都能够应对自如,从而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整体效率.
二、提高实验教学的探究性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即使在实验教学中,虽然学生拥有很多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但很多学生也仅仅是扮演着“操作工”的角色,所谓操作工,就是按照教师的指示重复教师的实验步骤,进行模仿性实验.这种实验虽然可以让学生提升一些操作能力,但却无法领会实验的精髓,那就是探究性.我们开展科学实验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验证已知的知识,另一方面是探究未知的知识,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物理实验的侧重点由过去的验证功能逐渐向探究功能转变,因此,努力提升实验的探究性,让学生是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培养探究能力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物理教材中,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的实验,为了提高实验的探究性,教师可以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究性的实验.例如,我们可以把“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稍加改动,这样就会令实验具有很强的探究性.首先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实验器材,包括待测电阻、电键、电源、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安培表、伏特表、电阻箱,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实验器材自行设计测量电阻的实验方案,比较一下,哪种实验方案效果更好.就这样稍加改动,实验就不再是过程和结果都是固定的验证性实验了,而是变成了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探究性实验.学生通过自己的头脑思考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案,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的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各种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观察更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很多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恰恰缺少的就是观察能力.面对各种物理实验现象,学生总是找不着观察点,从而无法通过实验获得应有的感性材料,影响了实验的有效性.因此,要想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在实验中要观察哪些现象,其次,要掌握一定的观察技巧,像是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技巧,最后,要注意观察一些非常规的现象.实验是一个充满各种不确定的活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在实验中出现各种非常规现象,学生一定要在观察的过程中重视这些现象,因为对非常规现象的关注往往可以促成很多重大发明的出现.
四、大胆引用信息工具辅助实验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这种新兴的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频繁化.在物理教学活动中,以多媒体工具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物理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理课堂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参与下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而在实验课堂上,信息技术也同样有着很大的用处.现如今,很多教师都喜欢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一些模拟实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把很多不具备实验条件的物理实验直接搬到课堂之上或者让一些无形的物理事实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电场、磁场、重力场,这些客观存在的物理事实在传统的实验条件下很难有效的呈现出来,在以往,学生只能依靠抽象的想象来理解这部分知识.然而,一旦借用了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这些无形的东西就可以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对于提高实验效果,帮助学生的理解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当然,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时候要把握适度的原则,切记不可盲目依赖多媒体工具,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不断对实验教学进行优化,努力通过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早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郝士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1(4).
[2]安茂金.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12(22).
[3]陆军.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物理实验的探索[J].物理教学,2013(2).
[江苏省江阴长泾中学 (21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