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w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育,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去对权威、传统进行挑战,突破条条框框,思维定势的局限,形成自己独特、新颖、富有创新的见解。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研究和实施。
  一.营造民主氛围,构建创新环境
  创造氛围、情境,是培养、激活创新意识的基石。有了好的氛围,学生就能充分的发挥,教师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谓好的氛围,可以这样理解:它是公平与竞争的缩写,可以是表扬、激励、鼓励的的写照,可以是一个和谐互助的家庭,可以是支持性的环境,鼓励、耐心的帮助他们学习,以及让他们乐于智力冒险而不必担心以犯错误会导致批评。好的氛围,可以提供创新的机会,机遇垂青于每一个有准备的人,在这好的氛围里,才可以萌发想创新的意识。使学生能享受学习创新的乐趣。
  (一)实行民主教学,破除教学上的“师道尊严”“为师者讳”的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需保证学生心理舒畅,思维敏捷,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使学生的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保护学生理解的自由,容许学生对物理环境,物理认识结构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来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二)开展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生生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境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利用小组合作,把学生以传统的班级授课中单纯的旁听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由学习上的竞争对象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在团体中淡化竞争意识而提高思维能力。同时,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看到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看;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做到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创新,从而抛弃应试教育那种“重死记,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效果”的学习习惯,养成善于发问,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利用物理史实,激发创新思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正切合青少年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利用物理史实,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物理史实能使学生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
  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幅理论与实验交叉,失败与成功并存,逻辑与非逻辑并用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物理规律的发现与完善过程,都是人们运用创新思维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新方法是人类极其宝贵的财富,正确使用之,有利于学生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进而形成创新意识。
  (二)物理史实能唤起学生的创新兴趣
  将物理学上一些重大发现的历程渗透到物理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参与”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学生能体会科学发现的乐趣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
  三.改革教学模式,提供创新机会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在现在的物理教学中仍存在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就很难谈得上创新思维的培养。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视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相应的创新思维的熏陶,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重视在教学中再现前人是如何创造、发明的,让学生在前人走过的轨迹上,经历失败和成功的磨砺,体会创造成功的喜悦。[3]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科学创新思维的教育,并逐步渗透如理想化的方法、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等,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建立物理模型,学会根据现象或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创造能力。
  (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多向求解
  众所周知,物理规律的导出通常采用实验归纳法或理论分析法,然而教材上或教师所采用的规律导出的方法,未必就是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最佳方法。在教学中,笔者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做法。[4]如笔者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教学时,学生通过实验和作图两种方案归纳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思考和多向求解是互为表里的。学生会独立思考,则不受一种思维的束缚,不局限于单一角度和方向,常会独辟蹊径,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谋求多种可能性。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多向求解非常适宜物理教学,因为物理现象并不是孤立的,描述物理现象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反映和描述物理现象的规律也有内在的联系,因此,物理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思考和解答。
  (二)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物理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5]如常用的间接测量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实验、学生实验等内容),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
  总之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是一件易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真正地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新精神,相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起主体作用,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学生的禀赋和潜能才能自由,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
其他文献
一、遵循认知规律,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对于中学生来说,头脑中旧的表象很少,展现书本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在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中仍存在着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的现象。作为物理教师,应当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应该注
若要有效将成人教育工作落实,一方面教育部门需明确省市地域招生计划,明确社会环境的需求与监管要素,做好招生管理、考核评估、教育流程、资质评估等工作,使成人教育素质更可
随着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路由器的性能指标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所谓“路由”,是指把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和动作,而路由器,正是执行这种行为动作的机器,它的英文名称为Router。是使用一种或者更多度量因素的网络层设备,它决定网络通信能够通过的最佳路径。路由器依据网络层信息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前向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偶尔也称为网关。  路由器是互联网络中必不可少的网络设备之一,
作业作为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学科作业观,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升。  物理作业的设计和使用都须精心考虑,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给每个学生以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不断自主探究,自主参与,积极思考,善于观察和解决生活实际等问题,
针对城市中小学教师绩效管理进行的绩效考核,可以避免传统行政管理政绩考察模式中存在的弊病;还可以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激发中小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是中小学校教师提高工作效率
摘 要:近年来,太赫兹技术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必须加以重视的领域,与其相关的功能器件也层出不穷。本文设计了一种太赫兹波段下的超材料传感器,通过对超材料结构参数的改变,进而研究其传感性能。该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太赫兹波段传感器的设计思路,具有较大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太赫茲;超材料;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251-01  
【摘 要】在19世纪末,西方教育家就将尖子生、特殊能力学生进行校内分组教学;在班内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几个组别,对后进生加强辅导。西方教育家认为:只要该班的学生人数达20人以上,只要认为因材施教是必要的,那么分组教学就势在必行。本文从分组教学的由来、分组教学的益处、分组教学的课堂实施以及课堂评价几方面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分组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初步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分组教学法  苏联
学位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在初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素质;研究教学大纲,用好化学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 素质教育 目的 途径  一、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