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语文自读课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u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说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许多语文老师很热衷让学生自习,不闻不问;有些老师以试代读,把自读课变成测试课,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些老师把自习课上成精读课,影响教学进度……笔者认为只有适当引导,布置适当任务,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本着这个原则,笔者尝试用以下方法上自读课。
  一、导读法 针对节选类的课文,尤其是选自长篇小说的课文适合用此方法。长篇小说篇幅长,故事性强,课文限于篇幅,往往只节选一小部分,难免有割裂之感,容易让学生断章取义,对课文理解不透。企图在一节说完内容——比如看完原著或视频——是不切实际的。这时候如果老师能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小说的故事梗概和精彩情节加以描述,定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比如上《哈姆雷特》一课,除故事复述外,还重点讲了里面的人物关系,但故意不讲故事结局以激发学生好奇心。第二周上自读课的时候,做了调查和问题测试,发现不少同学课后跟进了,效果比较理想。
  二、心得法 针对有争议性的文章,适合用此法。一些文章尤其是一些古代诗歌,由于时代背景离现在很遥远,作者个人遭遇学生也不明白,加上作品的多义性,往往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上这种课,我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吧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到图书阅览室和电脑室上课,他们查阅资料,查到资料要摘抄或打印出来,然后先分小组讨论,再集中讨论。不求意见一致,反而要求要有尽量多的不同意见,学生还可由此生发开去,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加以发挥,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独特心得体会。比如上《锦瑟》一课,“锦瑟”到底是什么:是人?到底是什么人——情人?丫鬟?红颜知己?妻子?……是物?到底是什么物——定情之物?假托之物?甚或某人遗物?……通过资料查阅和学生推断,答案真的是五花八门。最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写下来。学生居然都快能写成学术争鸣的文章了。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的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三、还原法 针对结构比较混乱,情节又比较零散的文章,适合用此法。虽然现在《等待戈多》、《墙上的斑点》等意识流的文章没选入课文,但仍然有一些作品结构还是很零散的。比如《老人与海》基本是老人的回忆和心理描写,没什么情节。《边城》情节也不多,且不集中,看课文都有点乏味,更别说看原著。可以首先进行情节还原。上这类文章,我先让学生看视频,当然视频要精选甚至是浓缩版的,让学生对故事有个总体印象即可。其次是情节模拟还原。让参加过端午龙舟竞赛的同学、让钓过鱼的同学来分别描述当时的情景,加深印象,然后与课文比较,才能发现课文中人物的高超技艺和感人精神。第三,有条件的话可环境还原。
  四、比较法 高中语文必修课一般每册四单元,每单元三课,每单元最后一课一般为自读课。同一单元的三篇课文往往在很多方面有相同点。讲透了前两篇的讲读课,第三篇自读课可要求同学按照前两篇的方法找到主要的相同点。当然也可以顺便发现不同点。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成表格。学生制作完之后,互相交流,看谁找到最多、整理得最好,之后老师稍作归纳、点评。比如,必修二第一单元,三篇文章分别为《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三篇文章都是写景散文;景物特征也很相似,都优美而有些凄清;作品创作背景也差不多,都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和日本侵华的极端恶劣环境下的创作,所以作品流露出感伤情绪比较明显;同时在高压政策下,语言也很含蓄;但三位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悲观失望,都在苦苦寻找着出路……当然,毕竟是三位不同的作者,所以风格不可能完全一致。比如写景方面,《囚绿记》,只选取绿枝条这一片段景物,其它景物一律不写,类似是景物特写;《荷塘月色》,作者选取的景物就很多了,不止写荷花、荷叶、荷塘,还写流水、月光、小路以及四周景物,用的是移步换景法,可算是全景跟拍;《故都的秋》则用几个不同画面,写了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果等景物,类似电影的蒙太奇。再如,语言方面,《荷塘月色》比喻、拟人多,因此文章比较生动优美;《故都的秋》对比多,因此比较平实;《囚绿记》象征贯穿全文,因此更加含蓄。再如,必修二第三单元,三篇文章《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在文体、写法、思想(人生感悟)等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学生通过比较法学习,找到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门,教师应以鼓励为主,能找到一两点就应该给予充分肯定。有时有些学生还有自己独特的发现,会给老师带来惊喜,这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探究学习的宗旨。
  教师应该把自读与现实实际相联系,使学生乐于自读,以达到善于自读的目的。应该指导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写作、学会动脑、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能从中获得乐趣和精神熏陶。自读课是一种实际阅读,自读课还应是一种创新学习,因此,自读课应上得灵活多样。
其他文献
【正】科学技术已成为衡量各国各地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水平越来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经济一体化程度。为更好、更有效地发挥科技
龋齿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据报道儿童患龋率高达66.7%以上,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鉴于儿童乳牙和恒牙在其身体发展中的任务区别,我们自2005年开始对即墨地区市直幼儿园800名3-6岁儿童实施长期跟踪分年龄段区别预防龋齿措施,即在3-6岁时主要进行氟离子透入预防,在6-11岁时主要进行窝沟封闭预防,于2010年对该群体进行了患龋情况调查,并同期调查100名没有进行氟离子透入和窝沟封闭分段
意趣是指在艺术作品中作者借助艺术形象和意境中的思想内容所创造的一种意旨和趣味融和的审美趣味.它是思想和艺术的统一,又称“理趣”、“旨趣”.引用这一解说,我们的习题讲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弱视的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取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的9—15岁弱视儿童38例(76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运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治疗效果与年龄、弱视类型及弱视程度的关系。结果:76只眼弱视中屈光参差性弱视32只眼,治愈17只眼(53.13%);屈光不正性弱视36只眼,治愈24只眼(66.67%);斜视性
【正】宁夏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我国太阳辐射的高能区之一。1961—2004年宁夏太阳辐射统计资料表明,全区年平均辐照度达5781MJ/m2,且直接辐射多、散射辐射少;全年平均总云量低
1996年,我上大一。《现代汉语》的卢卓群老师在期末考试的试卷上出了一个题目,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题目是这样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作为人名的诸葛亮可以用“一个”来修饰,而同样是人名的“万元洪”却不能用“一个”来修饰?  这个题目,我们都不会做,当时也没有深究。  后来,工作状态中,渐渐把这事忘掉了。  直到最近,我翻开杨伯峻的《中国文法语文通解》,才对这个问题豁然开朗。  
在高中语文课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师要特别注重创新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从而能够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不断改革。  一、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1.自主性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根据教学活动来开展整个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
为大气的 NO2 垂直的列密度(VCD ) 的测量, Kitt 山峰太阳的流动地图集能作为地球外的太阳的放射被代替。与微分分析方法相比,综合转移方程的泰勒扩大低估 VCD。当 NO2 的数量
【正】高等院校(高校)作为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但就目前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逐渐由传统的重视学历向重视
【正】金陵石化建安公司仪表车间消防水系统配置有2台稳压泵、3台高压泵。正常运行情况下,通过压力调节回路控制1台稳压泵(变频控制)保持压力平稳。当用水量增大,使管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