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与慷慨:欧里庇得斯《阿尔刻斯提斯》中的道德困境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阿尔刻斯提斯》中,欧里庇得斯揭示了阿尔刻斯提斯的替死行为所引发的道德困境:这一行为既出于自愿又不自愿,女主人公身上既有传统德性的烙印,又因含混的自爱而带上了鲜明的个人主义色彩.替死行为虽显示出英雄式的勇敢,但又因替死者要求回报和忽略公共维度而与传统德性发生断裂.阿尔刻斯提斯的丈夫阿德墨托斯的选择也凸显了自爱和个人主义特征:他不仅要求他人替自己赴死、坦然接受妻子替死,还责骂父亲不愿替死,并在对妻子的背叛中消弭了慷慨德性.通过追溯替死引发的道德含混和人伦崩塌,欧里庇得斯展现了传统宗教的内在限度及其给人世政治和伦理带来的困境.
其他文献
乐是有声之诗,诗是无声之乐.乔伊斯深得诗乐艺术之精髓,创造性地运用对位、复调、重复、变奏、转调等音乐技法,将其小说杰作《尤利西斯》中的《赛壬》一章塑造成一个高度音乐化的诗性文本,成为融合语言和声音艺术的一块不朽丰碑.不仅如此,他还独辟蹊径,把该章的主题结构赋格化,辩证地揭示和深化“诱惑”与“被诱惑”的中心主题,使之进入音乐佳境而又不囿于赋格之形.这些艺术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更具艺术价值的是隐藏在其后的那些隐喻、双关、暗示、留白、含混、复义,以及那些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而这也正是《赛壬》和整部《尤利西斯
日本律赋的出现与唐代以赋取士的考赋制度之间到底有无关系,学界向来未有详明的考辨,而从律赋之程限入手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律赋程限可细分作"限韵"、"限序"、"限字"、"限时"四项,限字与限时是省试赋在程限上区别于其他律赋的重要标志.开日本律赋之先河的都良香正是比照唐省试而作《生炭赋》.本文认为,日本律赋的产生体现了日人取法于唐的思想意识,它虽突出表现为文体东传这一文学现象,但同时也是以赋取士这一制度东传的结果.
在室町时代的谣曲《白乐天》中,作者以戏剧形式虚构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东渡日本与住吉明神展开诗歌竞争的场景,其结果是白居易被"神风"驱逐回国.这一情节设计迥异于日本传统的白居易叙事,透露出对中华文化的贬抑以及对"华夷秩序"的挪移,标志着那个时代日本民族国家意识的萌兴,也展现出一代日本知识分子试图摆脱中国文化影响、争取本民族文化和政治独立性的诉求.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诗歌创作中将恺撒的血统追溯至宙斯的女性化身狄俄涅,并且一改诗人们受缪斯庇护的古老传统,称自己是"卡昂尼的鸽子",即狄俄涅的鸽子.诗人暗示自己堪与王者相媲美,并与之同根同源,这种诗人形象的自我建构既预言了神裔王者屋大维的诞生,也是对其暴力统治的警示.
本文通过分析贝克特在《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呼吸》和《摇篮曲》中对录音和人之间关系的戏剧处理,探讨意识和“物叙事”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康德的“物自体”概念和贝克特理解的物之间的关联.借用布朗的“物理论”、德勒兹的“欲望机器”、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和物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文章旨在讨论贝克特如何让录音参与戏剧叙事,重新定义且生成了物和人的新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录音带的实用功能变得陌生、含糊甚至失效,由此生成了一种奇特且充满谜意的物叙事.录音带看似是被人操纵和使用的物件,实际上却提出了一个
目前学界对斯威夫特通过《格列佛游记》表现的古今之争,多从政治哲学角度切入解读.本文从斯威夫特直接参与的论战出发,考察该书与十七世纪英格兰"古今之争"的关系,分析《格列佛游记》第三卷的结构与意义.斯威夫特在该卷刻画了一幅知识图景,其讽刺叙事所针对的思想基因深植于十七世纪初由培根开启,到世纪中叶由皇家学会延续,并在世纪末由沃顿进一步推动的知识分类传统.斯威夫特在进步论渐成主流的十八世纪初重拾古代派的未竟之业,以讽喻的方式呈现了一幅今派知识所导致的不断倒退的景象,反击了现代自然哲学/科学推动的进步观念.
布朗肖小说中的声音表现为一种“绝对声音”,他在小说创作中向我们展示了这种绝对声音是什么以及该如何去倾听.布朗肖弃绝了光的显现力量,试图用绝对声音承担起书写的本质,一方面意在解构声音与实存之间的存在论关系,确立绝对声音的纯粹在场,另一方面也与海德格尔和列维纳斯形成了潜在对话,将声音从言语和意义中释放,赋予文学一种不确定性的体验.本文循着布朗肖对绝对声音的追问和思考,探讨他如何通过小说创作实践来思考书写与绝对声音之间的关系,并沿着这条脉络发现布朗肖与海德格尔、列维纳斯之间互相倾听和回应的关系.
乔伊斯作品中的音乐一直颇受国内外学界关注,但以往的研究聚焦于音乐在《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这两部小说里的作用,忽略了乔伊斯早期创作的诗集《室内乐》和故事集《都柏林人》的音乐叙事模式.通过分析《作别少女时光》及乔伊斯对其的教会调式谱曲,《死者》对双声部音乐结构的模仿,以及《塞壬》以声音为媒介将多种音乐、文化意涵植入书写语言的过程,可以揭示乔伊斯的音乐叙事如何呈现出分离、模仿、融合的动态形式变化,以及他如何利用三篇音乐叙事各自的多线程和开放性,在求欢和爱情的表面下构造矛盾和背叛的暗流,层层递进地表现出
十九世纪的文学史著作习惯将法国古今之争的双方看作彼此泾渭分明的两个阵营,这一做法有过分简化两派的文学创作之嫌,忽视了他们所从事的古典主义文学创作和批评与路易十四所代表的绝对王权之间的同构性.本文旨在通过对古今派双方的创作与批评实践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古典主义文学创作刻意营造了绝对王权与古典文学各自的同一性幻象,后者在古今之争爆发之际伴随路易十四黄金时代的终结而归于破灭.
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克·费利齐塔斯·君特的德语文学研究专著《里尔克与策兰作品的无机转向》从无机的角度考察了里尔克与策兰的作品.无机作为有机的他者而存在,由有机转向无机的过程便是渐渐贴近死亡的过程.里尔克与策兰以各自的方式开启辽阔的死亡之境,逐步接近并跨入无机界.君特重点分析了两位诗人的数首诗歌,结合他们的书信、日记、其他作品及相关话语论述了二者的关联,细致入微地展现了里尔克与策兰跨越界限、将无机融入诗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