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支架Kissing-X置入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复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788962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分复杂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由于其解剖学特点以及血流动力学等因素,导致在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时可能需要2枚支架进行辅助,才能有效保护双侧的血管。其支架置入可能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是"Y"型或"T"型置入,"X"型置入相对少见,尤其是不交叉的Kissing-X置入。本文报道1例复杂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因其入瘤动脉和出瘤动脉形成"X"型的解剖关系,所以采取双支架Kissing-X置入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影响经翼点入路夹闭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预后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3例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均采用经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术后6个月对所有患者行门诊和(或)电话随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患者预后,其中Ⅳ~Ⅴ级为预后良好,Ⅰ~Ⅲ级为预后不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闭环式脑深部电刺激术是近年来基于脑机接口理念发展形成的、主要应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新技术。其在传统脑深部电刺激术的基础上监测并分析患者自身神经电生理如β波等生物学标志物,进而对脉冲发生器的相关参数予以实时调节,最终实现自适性神经调控。本文基于近年来闭环式脑深部电刺激术的研究进展,对其生物学机制、工作原理及在帕金森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并提出相关的思考与展望。
期刊
目的探讨儿童家族性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04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儿童家族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3例,占同期收治的儿童烟雾病患者的9.1%(103/1 138)。其中99例(183侧大脑半球)行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4例行保守治疗。采用松岛分级标准评估血管重建效果。随访观察发生卒中情况。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儿童弥散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PG)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探讨现有条件下如何选择针对儿童DIPG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确诊的134例儿童DIPG患者(<14岁)的临床资料。比较临床干预患儿(98例)与未行干预患儿(36例)的生存期。应用Kaplan-Meier法对采用不同处理方案DIPG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进行单
发生于颅骨的婴儿黑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MNTI)临床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颅骨矢状缝MNTI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患儿经2次手术获得肿瘤全切除,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对于颅骨矢状缝MNTI,手术全切除肿瘤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期刊
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7例艾滋病相关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17例患者中,12例行肿瘤活组织检查术,其中2例合并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同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另5例行肿瘤切除术,其中3例脑疝患者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例合并枕骨大孔疝的患者同时行枕大孔减压术,
颈动脉蹼是颈动脉窦或颈内动脉起始处一突向于管腔的薄膜样结构。近来研究认为,它可能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一种危险因素。因此,本文拟对颈动脉蹼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学、影像学特点、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应的治疗研究做一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circ-ZEB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分别在30例胶质瘤组织和8例正常脑组织(均来源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细胞株(A172和U251)以及正常胶质细胞株(HA1800)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irc-ZEB1的表达。采用si-circ-ZEB1转染A172和U251细胞以敲低circ-ZEB1。按照si-circ-ZEB1的种类分为si-1
通过手术显示设备对深在的脑组织进行良好照明和显示放大,是神经外科医生完成显微手术的基本前提。新近问世的外视镜显示系统,结合手术显微镜和神经内镜的优势,弥补了各自的缺点,具有深景深、宽视野、长焦距、小体积、低成本、高分辨率、便捷内外视镜切换等优势,为术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手术操作空间、舒适的手术操作姿势及高清的手术视野。本文将通过文献复习并结合作者的使用经验,对外视镜的发展及应用进行综述。
期刊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松果体区、鞍区及基底核区。其组织学类型分为纯生殖细胞瘤、畸胎瘤、胚胎癌、内胚窦瘤、绒毛膜上皮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传统放、化疗后可出现包括继发性肿瘤、垂体功能减退症、尿崩症、性发育异常等一系列并发症。靶向治疗具有精准度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优点。本文分析近年来有关颅内生殖细胞肿瘤与c-Kit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对颅内生殖细胞肿瘤与c-Kit基因突变现状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