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x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渗透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从而让学生成为有文化自信的人。
  一、体悟文字本身的文化意蕴
  文字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教师应让学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感悟文字传达的情感和韵味,从看似普通的文字中体会到文化的意蕴和美。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的开头,许地山先生就从母亲觉得空地“荒着怪可惜的”落笔,接着以“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高度概括了姐弟几个从劳动到收获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对于作者和家人种花生的过程,教师不能因为作者的轻描淡写就简单带过,而要重视学生对这段描写的体验、感悟,在学生的心中播下“劳动最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种子。笔者引导学生围绕“从花生的成长,你发现了什么?”这个话题,进行自主阅读和批注。在交流时,有的学生从“母亲不让土地荒著”这一细节,感受到母亲勤俭节约的本色;有的学生读出了母亲伟大而无私的爱;有的学生读出了作者和家人在劳动中的快乐;有的学生读出了花生收获后大家的惊喜。如此,教师将学生的感悟加以汇总,劳动教育就渗透进了课堂教学。
  接下来,笔者在拓展教学中,从“番”的字形说起:上面为“采”,下面的“田”似其掌。课文中“翻地”的“翻”和“播种”的“播”都有这个偏旁。给“番”加上“羽”,有飞起之意;加上“扌”,则是将种子撒入土坑……学生在“番”“翻”“播”三个字的字形演变中,感受到汉字的智慧,触摸到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连接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语文学习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让新旧知识碰撞、融合,有利于学生形成更加完善的认知建构。在《落花生》一课中,许地山通过父亲和孩子们的谈话,引出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做人的道理。这一认知在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足时,是非常难得的。
  然而,如今学生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因此他们觉得“外表体面”并没有错。此时,如果教师一味强调文中的道理,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困惑。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向学生介绍了许地山的父亲抵抗日本侵略者、为老百姓终日奔忙的背景资料,也介绍了许地山为中国的文化事业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事迹。由此,学生由衷地感受到他们不图个人得失,始终把祖国放在首位的伟大品质,纷纷表示: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美好的心灵赛过任何华丽的外表。
  三、感知文本内容的文化基因
  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丰富的人文内涵感染人、影响人。教师应重视文学作品的熏陶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掘课文的价值,结合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在阅读、感受、体验中,积淀民族文化基因,生长民族文化自信之根。
  例如,在阅读了《落花生》之后,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继续想象:“大家谈到深夜才散。他们还会谈些什么呢?”学生根据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补充道:“可能孩子们会向爸爸说说自己的理想”“可能爸爸会向孩子们提一些做人的要求,对他们平时的表现给予指导”等。其次,笔者让学生想象,如果在收获节不能请来公务繁忙的父亲,那么大家会怎么庆祝?学生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提出“品花生”“分享给邻居”“带着花生去看父亲”等充满人情味的设想。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母亲,让学生讨论:“许地山的母亲可不可以称之为默默无闻的‘落花生’?”学生先是一愣,继而恍然大悟:“是呀!这位母亲舍不得浪费土地,提议种上花生;在收获之际,提议过个收获节;父亲来了之后,母亲不再说一句话,将功劳全给了父亲……这样伟大而静默的女性,不就是最美的‘落花生’吗?”
  总之,教师应基于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教育感化学生。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和积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
其他文献
在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是重点环节。现代文阅读的复习过程存在许多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现代文阅读复习的思考及策略。  一、 现代文阅读复习思考  (一)注重语文综合知识和阅读能力的考查  现代文阅读选文注重对文学作品的考查,既有语段也有整篇文章,考查的文体不面面俱到,但注重文化性和地域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现实生活。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内容主要有语文基
基于政策工具、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内容、精准扶贫机制三维分析框架对2013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相关政策进行文本梳理与计量分析发现,政策工具应用组合多样,但权威性工具使用过溢;以技能培训为主要扶贫内容凸显,但部分项目供给相对不足;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但识别与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决策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基本形成,但相关行政部门政策执行协同性缺失。在后扶贫时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建设中,建议以政策执行者行为网络为标准优化政策工具组合,丰富以服务产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扶贫内容,强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识别机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体质的增强,同时也是其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这使得体育教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体育教学的开展必须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情况,基于此该文围绕高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恢复策略,为推进高校体育训练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游泳运动具有一定的竞技性,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观赏体验。但想要成为专业的游泳运动员,需要经历较为严格的先天条件筛选及大量的基础训练,否则游泳运动员无法达到训练标准,参加各项比赛。该文将从选材重要性、选材与训练之间的关系及选材的方法方面入手,对游泳运动员选材和训练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腕关节结构复杂、关节较多、血管神经丰富,一旦发生损伤则会严重影响患者手腕部功能,使得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临床上,电针治疗对腕关节损伤的疗效较为显著,通过刺激穴位来调动人体抗病因素,能够达到其他疗法不能比拟的效果。鉴于此,该文通过分析腕关节运动损伤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探讨电针治疗在腕关节运动损伤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电针治疗的最佳效用,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随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单元要素的出现,随文练笔已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常态。然而,不少教师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即他们认为学生阅读后,就一定能写作。而实际情况是,从接触文本到读懂文本,从读懂文本到会写作,这其中还有鸿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体悟文本的时间,强化随文练笔,帮助学生搭建读写思维的阶梯,为学生書面表达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加强引导,为练笔做好铺垫  学生在与文本的接触过程
期刊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魄,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愈加重视,排球这一综合性运动在实际教学中也越来越受欢迎。由于排球运动技术的复杂多样及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该文围绕高职院校排球运动损伤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高职院校排球运动损伤问题提供参考。
该文采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静态屈肘动作中肱二头肌疲劳时的表面肌电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疲劳前后,女性肱二头肌均方根振幅、肱二头肌积分肌电值、中位频率、平均频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3,P=0.039,P=0.006,P=0.009);男性肱二头肌均方根振幅、肌积分肌电值、中位频率、平均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11,P=0.15,P=0.10,P=0.07)。得出:静态屈肘动作中,男女肱二头肌疲劳时表面肌电特征有一定区别;均方根振幅、中位频域、平均频率是反映肱二头肌疲劳的敏感指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把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当成重要的教学目标。高效课堂的构建其实就是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进行知识拓展。情境教学对此十分有效,教师应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情境教学法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上,充分进入学习状态。对于学生来说,情境教学法可以让他们从不同
期刊
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朗诵诗歌、童谣及简单的古诗,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师应如何通过诗歌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诗歌的特性,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让诗歌成为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从而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