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贡献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贡献表现在他充分论证了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认识论意义,提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强调思维和存在的近似统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内涵和内容,对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地位给予了明确表达,创造性地阐述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提出和阐述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真理的具体性、全面性、适用范围以及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理论;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提出“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的科学论断,突出了辩证法的认识论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乡村建设经历了百年实践探索,乡村建设实践的理论逻辑与行动逻辑是一脉相承的。乡村建设有着内在的理论逻辑,其中,农民需求是逻辑起点,乡村制度供给是逻辑中介,农民获得感是逻辑终点。乡村建设的理论逻辑决定乡村建设的行动逻辑,“十四五”时期乡村建设行动逻辑以乡村建设规划为逻辑前提,以四大建设行动为逻辑节点,以县乡村行动的功能定位为逻辑进路。乡村建设未来发展逻辑以农民主体为逻辑起点,以协同共治为逻辑中介,以农村社区化为逻辑取向。
顾晓刚可能是迄今以来最被杭州观众熟识的杭州导演了,虽然这个城市从新中国电影诞生到第五代,都不乏亲历者,也不缺作为外景地在银幕上发光,但这一切似乎没有让杭州观众在内心真正产生认同。一部说着富阳话,由导演亲眷们出演的电影《春江水暖》彻底拉近了导演与这座城市观众的距离。  导演顾晓刚并非是以“颜”著称,1988年出生的他个性温和,轻轻柔柔,笑的时候眉眼会弯,带着南方气息。但在电影创作方面,却颇有几分姓名
明人高濂在词与散曲创作方面具有较为独特的个性特征,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明人于词曲观念认识之互混状态。具体而言,高濂词曲均好作联章体,以此凸显其对悠闲恬淡生活意趣的刻意追求。高濂词多“一牌一调”之作,且明显注意到词题与所咏对象的关联性。此外,高濂词曲还典型体现出词体曲化与曲体词化的倾向,正是彰显了其惯用相近思维填词制曲的创作风貌。高濂词与散曲在题材、择调、语词等方面分别呈现出的独特性,正为我们考察明代词曲互动现象提供了典型的个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