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哲学家”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g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络络是个傻傻的吃货,他喜欢吃鸡肉,更喜欢喝鸡汤。一天,他问妈妈:“家里有鸡吗?”妈妈说:“没有。”络络小手一挥:“好吧,那就熬个鸡汤,别放鸡!”
  长大后,络络依然傻得可爱。他干过的一件傻事,还记到日记里。洗手间里有种自动洗手液,手凑上去就可以自动喷出液体,他想试一试其他位置能不能喷出,就把脸凑上去,结果洗手液喷了他一脸……
  12岁,络络转到一所公办学校读书。第一次参加考试,他居然没有写作文。妈妈问他:“怎么没写作文?”络络波澜不惊地回答:“那道题说‘以上题目全部完成后,请完成下面作文’,我前面还有没做好啊,就没写。”
  络络,13岁,1.7米的大男孩,其实是才读六年级的小学生。别看他傻乎乎的,温吞吞的,人家可是爱吃、爱美、爱思考的“哲学家”。看看他妈妈的朋友圈,就知道他的真面目了。

1


  母子俩喜欢一起聊天。一次,聊着聊着,聊到“快乐”和“痛苦”。络络说:“我觉得,我痛苦比快乐多。”妈妈说:“我觉得你快乐比痛苦多。”
  络络坚持认为他痛苦多于快乐,然后要妈妈讲一件自己觉得痛苦的事。妈妈是学校老师,便有意引导孩子“居安思乐”:“大人一般不说痛苦的事。”
  “为什么?是秘密?”
  “因为说痛苦的事,别人也会痛苦。”
  “那你就说一件。”
  妈妈描述了一下胃疼的感觉,正说得带劲,络络打断妈妈:“别说了……果然。”他露出一脸痛苦状。
  又聊一会儿,络络开始义愤填膺地讲述各种让他痛苦的事,而后有点伤感和无奈地说:“小孩总要经历这些苦,长大了才能……”
  妈妈有点震惊,问:“为什么?”
  “因为小时候不经历这些苦,长大了就还是小孩。长大了再经历这些苦,还得哭。”
  过一会儿,他有些愤愤地说:“我明天就要经历一件最痛苦的事。”
  “是什么?”妈妈很警觉。
  “明天我得一个人值日,早晨、中午、下午,都要一个人!”

2


  睡前一刻,是母子俩一天难得亲近的互动谈话时间,有时互捧,有时互掐。
  “今天又是最没意思的一天!”
  “可怜的络络,又过了最没意思的一天。不过人就是需要没意思一下的。”
  “为什么?”
  “因为这是规则。”
  “我为什么要遵守这样的规则?”
  “因为这是老天爷定的,妈妈也得遵守。”
  “那老天爷干吗造人出来?让人这么无聊,就别造人啊!”
  “你觉得老天爷不对?”
  “嗯,不对!”
  “我觉得老天爷没错。”
  “那你得证明一下,你没证据证明老天爷没错。”
  “我有证据啊,就是因为没意思才能更有意思啊。”
  “好吧,我无话可说了,那老天爷做对了……”
  去年全家自驾出行,姥爷和络络在车上聊天。一般地,姥爷会给他讲历史故事,说革命故事。因为络络老喜欢问为什么,姥爷的话题渐渐“超纲”,谈到矛盾论,聊到哲学……一到哲学的话题,姥爷突然打住,他们到家了。
  络络兴犹未尽,要求“加课”。讲到矛盾,他兴奋地叫起来:比如说,吃肉,肉好吃,但会胖啊!三句话不离吃货本行。
  讲到哲学,他又兴奋地嚷嚷:我知道,哲学就是把平凡的事理解得很深。
  惊喜,意外。外孙好厉害,姥爷很开心——虽然面前这个即将上五年级的小学生,还时时表现出三年级小孩的懵懂。
  有一天,络络感慨:要是能吃到网上排列前几名的美食,这人生也就值了。
  过了一会儿,他不声不响,拿着一颗鸡蛋,走过来对妈妈说:我发现最舒服的不是睡觉,而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他就去厨房煎鸡蛋红肠了。

3


  13岁的络络,聪明,善良,懂事,可爱,他不只是“别人家的孩子”,更像是“哲学家的孩子”。也许,和成人相比,孩子离哲学要近得多。哲学开始于惊疑,孩子心智的发育进入旺盛期,自然而然地会对世界感到好奇,对人生产生疑惑,以至不断发出哲学性的追问。
  大前年,络络的舅舅生病,不幸英年早逝。家里人都瞒着孩子,不想让他过早地接触“死亡”这个概念。可是,有一天,他隐隐约约意识到了,一下子很伤感,悄声对妈妈说:“我的心冰凉,我得抱着你,才能热起来。”然后,把脸埋在妈妈毛衣里。晚上睡觉,似乎还没能缓过来。妈妈安慰道:“知道你很想念舅舅,我们也都很想念舅舅……”
  这时候,妈妈听到了他的呜咽声。过了一会儿,他问:“你为什么一直瞒着我?不告诉我?”妈妈说:“我想等你长大一点再告诉你。”络络说:“既然你哪个时候告诉我,我都会这样,你还不如早点告诉我。”妈妈说:“你长大一点,就会更知道怎么伤心。”
  络络好像有点理解了,认真地点点头。妈妈在朋友圈里写道:黑夜里,他侧过脸来看我……温暖又伤心……
  学者周国平说,清新活泼的儿童心智与陌生新鲜的大千世界相遇,这是人类精神的永恒的灿烂现象,但在每个人一生中却又是稍纵即逝的短暂时光。
  稍纵即逝,那有什么意思?不过,许多事恰恰因为稍纵即逝,才更有意思。我也哲学一回,顺便回答一下络络那个“没意思”的问题。
  不過,络络并不想当哲学家,据说他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他认为自己很敏感,他能感觉到别人的状态和想法。
  好,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一定去问候。
  编辑 木木
其他文献
Q 开学后进行了第一次月考,孩子成绩不理想,他大哭不止,无法正常入睡,连续几天提不起精神。这不是第一次了,孩子面对失败,反应总是很强烈。我该怎么引导呢?  A 孩子因失败而难过,是最自然的情绪反应,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身为父母的我们应给予接纳与理解。面对孩子的失望、委屈与无助,一个拥抱,一句“爸爸妈妈知道你难过”胜过千言万语。不要禁止孩子表达情绪  一味压抑情绪,孩子更容易怯懦胆小
期刊
摘 要:本文借助英国文化研究先驱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理论,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指出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有意或无意中所揭示的阶级状况、中产阶级和上流阶层之间的矛盾以及通过婚姻解决这种矛盾的途径,正是她的同时代人们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普遍感受和体悟,是她的时代的整体情感结构。  关键词:威廉斯 情感结构 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  在英国文学史上被誉为可以和莎士比亚比肩的
期刊
2008年,我们家购买了第一台电脑。那年,我在老家的外贸公司上班,因为时差关系,有国外的客户常常周六也发来邮件询问订单事宜。先生远在河南许昌部队工作,我一个人带孩子,周六跑到办公室回复邮件,实在不方便,狠狠心,花3980元买了一台台式电脑。  电脑买回来,女儿对这个方方正正的玩意很感兴趣。那时,她上小学四年级,闪烁着的屏幕,如同一把钥匙,帮女儿打开了奇妙世界的大门。书本依旧有趣  平时我主要用电脑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翻译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重要概念“行动者”和“网络”,探讨麦家小说《解密》的英文翻译和传播过程,包括原文本选择、译本翻译、传播和接受过程,评论其翻译和传播策略可取之处,以期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个范例。  关键词:麦家 《解密》 行动者网络理论 行动者和网络 英译 传播  引言  麦家出生于杭州市富阳区,少年时政治运动带来的阴影养成他幽闭自思的性格,从而与
期刊
团团上一年级后,对汉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常常自制一些字谜请我来猜。  他编的字谜千奇百怪,任人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譬如,他一本正经地说:“妈妈,请听题:做化学题做出来一棵草。”这也叫字谜?任我的脑回路怎样峰回路转,也无法迎来柳暗花明,只好老实承认:“这个我不知道。”团团得意扬扬地公布答案:“花。”我暗暗思忖,意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  我也开始编字谜给他猜。我翻看他的课本,看到了《雪地上的脚印》这
期刊
圣诞节这天,孩子放学回家,委屈巴巴地问我:“妈妈,我的同桌都收到了圣诞老人的礼物。为什么圣诞老人没有送我礼物?”自从孩子记事起,每年圣诞节,他都能收到我精心准备的圣诞礼物。因此,在他小小的心思里,丝毫不怀疑圣诞老人的存在。可是今年,自从小宝宝降生后,我的生活异常忙碌起来,每天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来用,就忘了给他准备圣诞礼物了。  此刻面对孩子的委屈,我灵机一动:“你同桌家住在马路边,去他家比较方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和失败。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1  通常我们认为,孩子犯错时,惩罚孩子能让孩子养成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或者通过说教让孩子知道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然而,在你不断惩罚孩子,在无数口干舌燥的说教之后,你会发现,孩子不但没有学会负责,反而学会了推卸责任,做事畏首畏尾。  其
期刊
游游在班上年龄最小,生理、智力发育比其他孩子明显落后一些,他的功课经常跟不上,尤其是数学,差很多。  简单的一道计算题教他很多遍还是做错,看着他每晚慢吞吞做作业到十点多,我越来越没耐心,言语里也充满了负能量。  那天,他做一会儿作业就东张西望,我不高兴地喊道:“游游,快写作业,再拖作业又写不完了。”  “妈妈,这道题我不会做。”游游向我摊开作业本,我一看题目立马火冒三丈:“你怎么这么笨,这道题都教
期刊
1月11日 周一 晴  昨天晚上,妈妈从超市买回了一袋绿豆,取出几十粒,在水中泡了一夜。我们准备自己发绿豆芽啦。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奔向窗台,去看绿豆宝宝们。  它们比昨晚长胖了许多,正静静地躺在盆子里,好像在睡觉。我把它们倒进了一个滤篮里,架在一个装满水的盆中,盖上湿布,在心里默默祝福它们快快长大。  1月13日 周三 晴  今天一早,我就发现绿豆宝宝们起变化啦。它们身上大多长出了一根小芽,
期刊
摘 要:朱维基素以翻译家著称于世,但少为人知的是,他还留下了《花香街诗集》(1933)和《世纪的孩子》(1946)两部风格迥异的诗集。前者写于他青年时期,大都抒发了一些飘忽不定、浪漫感伤的个人情感。抗战爆发后,诗人告别过去一己之自我,投身火热的爱国运动与现实的革命斗争,将个体思想情感熔铸于客观世界之上,在主客一体、物我交契中观照个体与社会、历史与现实,诗风日趋刚健明朗。这一时期的部分诗作结集为《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