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语文的平台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20201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杏坛杯赛课,翟素琴老师执教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自主学习的导航图式”,为学生搭建了一座自主学习语文的平台。下面着重从两方面对这节课作一个评价。
  一、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十册的一篇阅读课文。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分类,本文属于一篇叙事性作品。过草地时红军断粮陷入了生死存亡的绝境,军团长彭德怀为挽救担负着北上抗日重任的红军战士们的生命,忍痛抉择杀掉自己十分喜爱的大黑骡子。课文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具体传神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同呼吸共命运的革命家形象与情怀。
  翟素琴老师很好地把握了这篇红色传统教育的教材,也很好地把握了教材内容离现在学生生活比较遥远的“学情”,她依据本届杏坛杯比赛主张的精神,用“以学定教”“以让促学”的教学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现场教学效果。
  “以学定教”“以让促学”所立足的是儿童的立场,她的教学设计是为儿童设计的,她的语文课堂是儿童的语文课堂,她所营造的学习氛围是儿童学习语文和精神成长的家园,学生在这样的课堂学语文,会感觉像徜徉在自己喜欢的园子里,自信心必然会大增,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就会成为课堂的美丽风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教师,他得学会让他们学。”“让他们学”其实就是“让学”。在课堂教学中,翟素琴老师凭借教材精彩的事件情节,“让”学生关注语言描写,并坚持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让学”使学生从“参与学”到“喜欢学”,再走向“会学”。坚持“让学”其实就是坚持“以生为本”。
  翟素琴老师践行的“以学定教”“以让促学”的教学观,其实也反映了学生学习语文应遵循的规律,强调了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一条思路:就是明确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着力唤醒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此外,“以学定教”“以让促学”的主张,还有着明确的针对性。当前的语文教学,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依然明显存在着“灌输式”“牵羊式”的教学方式,还存在着语文教学只教文本的内容,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以让促学”落实到语文课堂中,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多参加听、说、读、写、书等语文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学语文、用语文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母语素养和人文素养,只有当“让学”能充分体现“尊重每一名学生”时,“以生为本”才不会是一句很响亮的口号。
  二、自主学习的导航图式
  翟素琴老师这节语文课上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做法,就是采用了“学程单”的学习方式。顾名思义,“学程单”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进程的“导航图式”。翟老师使用的“学程单”有这样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向学生明确提出了自主性学习的要求;二是给学生提出了同学之间互动交流的要求和方式。
  任何一种语文学习能力,都是在学习语文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就意味着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形成,也是需要进行扎扎实实地长期训练的。翟素琴老师这节课是借班上课,翟老师凭借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厚实的教学功底,精心设计了3张“学程单”(见翟素琴文)。
  这3张“学程单”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航图”,每一张“学程单”对每个环节中的学习进程都从默读、思考、圈画、品味、交流、诵读等六个方面作了明晰的要求。这些要求又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学生拿到了“学程单”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如第一、第二张“学程单”都是用于“聚焦命令,自读感悟”这个教学板块的。第一张“学程单”在上课前发给了学生,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读书回顾初读课文的收获,并带着问题再次走进课文。第二张“学程单”则要求学生做五件事:默读课文;带着问题去品读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情感;写出阅读感受与同学交流;练习诵读。从课堂教学的现场来看,第一、第二张“学程单”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既“定教”,又“促学”;既“便学”,又“利教”。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
其他文献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每个县都有一所县一中(县中),几乎同时也会有县二中。在县域范围内,二中的配置、生源等都无法与县中相比,其结果就是在县域范围内,县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主要是高考成绩)是一枝独秀。二中被无情地边缘化了。然而,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江苏、浙江、山东、湖北、河南等地都涌现出一所所以显著的高考成绩为标志的“二中”,用这些学校自己的说法,就是“三流的生源,二流的设施,一流的质量”。对于出
[摘 要] 学习几何知识时,大脑里加工的对象必然是“图形”,这个图形可以由实际物体抽象而来,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获得. 而无论是什么过程,想象力都在发挥作用,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之上,就可以给学生渗透直观想象的教育.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直观想象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第一个问题就是具体到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表述?其应当如何培育?对于前一个问题,可以从日
曾经无数次听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校长上课,听他上课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荡涤,仿佛在畅享一场思想的盛宴。最近,我有幸听了孙校长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可谓受益匪浅。    朴实——返璞归真也精彩    诚如孙校长所说,他力图呈现一堂“家常课”。的确,整堂课没有多少华美的课件来帮衬。没有所谓的煽情音乐来辅助,只有老师和学生的交融,朴实得像一堂“家常课”。但是,这又是一堂不寻常的家常课,有的时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文化内涵,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这一点,认为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熏陶,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这才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实质。下面以《赠汪伦》一诗为例谈语文教学的文化熏陶。  《赠汪伦》的写作背景,大家都很清楚。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谈诗歌内容,有三处地方值得深入思考:一是“忽”字,就是
自走上教育岗位。十几年来一直担任着班主任,做了这么多年的小学班主任,我觉得这个全世界最小的“主任”、“儿童团团长”是一个极其烦琐、叫人头痛的“官”。  暑假,我有幸拜读了魏书生著的《如何当好班主任》一书,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发现,原来班主任工作也可以“经营”得如此美丽、迷人。徜徉书海,犹如漫步在温馨的家园,听到的是鸟语虫鸣,看到的是花开草绿,感受到的是和煦的微风、暖融融的晨光,即使是淘气、固执、顽
黄芳老师,与我同在一片蓝天下(同一职业、同一区域、同一学科),她的成长自然“逃”不过我的眼睛。她的“真”情,让我看到了一位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对教学研究的深爱。从她的身上,我也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她是一个认真的人,有着一股干劲  她的认真,早有耳闻。当她还在无锡市羊尖中心小学工作时,就听她校长说,比他下班还晚的是黄芳老师。我经常对别人说,我不佩服自己,也不佩服像我这样的男教师,却佩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女士根据童年的亲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经典。在我的眼里,它更是一部教育的巨著,一部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爱的教育的巨著,一部没有教育名言的教育经典,一部让人温暖快乐的教育诗篇。  最传神的儿童心理学。  “再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黑柳彻子用最简单的语言准确传神地勾勒出童年,真实的童年,没有雕琢过的童年。小豆豆身上散发着属于童年
单元统整备课,就是以单元教学内容为基本单位,依据学科本身的知识系统或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等的关联,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统整的基础上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这种备课形式不但实现了人力的整合,也实现了资源的整合。  一、从“单兵作战”到“集群作战”,统整人力资源  单元统整备课以本学科、本年级的教师作为核心备课成员,其他学科或者其他年级个别的教师作为参与人员,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集群作战”,也
大浦的故事  安东    江苏,泰州,西城河水潺潺地流淌,千年不息。西城河北岸,静静地坐落着一所美丽的学校——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世外桃源”般的校园在一群群孩子的眼里是那么的大、那么的美。正对着学校大门的不远处就是那座大屋顶风格的青砖灰瓦老校舍,现在的校史楼。其对面东西则分别是两幢现代化的教学楼,宽敞的楼道朴素典雅,教室里通透明亮。在许多大浦学子的记忆里,每当春夏之交的徐风细雨轻轻敲打着窗棂,银
一 美好愿景:我们理解的“新乡村教育”    我们认同的“新乡村教育”内涵:一是指新的乡村教育,主要区别于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盛一时的乡村教育运动;二是新乡村的教育,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现代化及区域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以促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为中心,尽最大可能针对乡村教育实际,挖掘乡村教育独特资源,探索乡村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之路。  “新乡村教育”的使命:以让农村孩子享受最佳教育,获得最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