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在荷兰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xu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兰这个国家地势非常平坦,城市都很小,像首都阿姆斯特丹这个最大的城市,人口也不足80万,最方便最环保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荷兰上自女王,下至几岁的顽童,人人都会骑自行车,人人都爱骑自行车。而且人人都有一辆自行车,很多人还有两辆。荷兰有1600万人口,但自行车就有1800万辆。在高速公路上可见到汽车的支架上架着自行车,那是度假用的,都比较好,一般在城里边用的就比较差一点。在公路上常常会碰到青年们骑着车子聊天。自行车都刷着鲜艳的颜色,如嫩绿、粉红、银白,给城市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其他文献
“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之一的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既是国家级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崆峒山水甲于关塞”,它既有“北方山势之雄”,又兼“南方山色之秀”。悠久深厚的人文景观和雄秀幽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道观、庙宇依山而建,奇险雄浑。这里林海浩瀚,云笼雾锁,繁茂的植被使原有的干旱气候得以调节,形成了独特的森林小气候。    谭嗣同把崆峒山与世外桃源相比:“隔断尘寰云
期刊
五年前,苍凉广袤的青藏高原上响起了铁路开工的号令,经过铁路建设者们五年的艰苦施工,终于建成了这条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   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沿途可以饱览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玉珠峰、长江源、羌塘草原、念青唐古拉山、布达拉宫等迷人的风光。我们沿着青藏铁路驱车深入到青藏高原腹地,感受了这块地方的圣洁与神秘,领悟了筑路人攻克难关铺通“天路”的奥秘。     沐浴日阿纳藏布河    我们的车是一辆丰
期刊
秋天健康出游四大要领    要领一:找最适合自己的出游方式  现在的出游方式不外乎三种:到合法旅行社参加旅游团队、半自助出游(仅交通、住宿由旅行社提供)、完全自助游。  从保证出游质量来看,当然是到旅行社参加旅游团队为好,因为作为专业机构的旅行社能够在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给予游客充分保证。如果您既希望自由安排游程又想在食宿行等方面得到保证,可以选择近年来新兴的“半自助游”,只委托旅行社安排
期刊
丝绸之路沿线18个城市实施旅游合作    丝绸之路沿线18个城市的代表于10月14日在敦煌市发布联合宣言,决定联手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作为“第三届敦煌飞天文化旅游节”的压轴戏,敦煌市邀请西安、乌鲁木齐、银川、西宁、兰州及丝路沿线其他17个城市的旅游部门负责人,以及铁路部门和部分航空公司代表,参加了“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发展研讨会”,并最终发布了《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发展联合宣言》。宣言表示,丝绸之路沿线
期刊
陇南地处甘肃省惟一的长江流域地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江河小溪密布,森林覆盖率高,“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这里历史悠久,早在7 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形成了陇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其既含南国之灵秀,又具北国之雄奇,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独特的自然资源    武都万象洞,人称“华夏北方第一洞”
期刊
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由南京师范大学与日本京都大学、台湾南华大学、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主办的“转型期的敦煌学——继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7~11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是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成立以后举办的第一次学术研讨会。  这次会议共邀请60名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的学者作为正式代表参加,其中中国大陆30人、海外30人。世界上主要研究敦煌学
期刊
2003年,一部尘封近70年的老照片集《1937:战云边上的猎影》,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作者和摄影者,是中国新闻电影记录片的创始人之一孙明经先生。  在这部书中,首次批露了一段鲜为人知而感人至深的集体婚礼。那是1937年6月,在南京金陵大学教育电影部供职的摄影师孙明经,参加了由北平市(今北京)政府组织的“1937年暑期西北考察团”。该团从北平出发,沿平绥铁路西行前往归绥(今呼和浩特)、武川
期刊
提起长城,人们自然会想到北京八达岭上雄伟壮观的明代长城。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从战国时代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先后修筑的长城算起,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始皇帝三十三年(214)将各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万里长城,再到明朝大规模修筑长城为止,先后有20多个王朝和诸侯国修筑过长城,总长超过10万里,绵延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长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没过多久,世界古
期刊
一    哈达铺是个小镇,和许多中国西北的小镇一样,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镇。  与众不同的是,这个小镇的名声却气贯长虹。大凡来这儿的操着不同方言、来自不同地区的外地人,外国人,都怀着一种仰慕的心情,不辞辛劳,披风尘,踏泥路,走进哈达铺,寻找着历史的红色足迹。  碰巧,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的院子里,我们遇到了湖北电力系统来甘肃旅游的职工,一位年约四十五六岁的经理和我聊了起来。他颇为动情地说:看书的
期刊
古路村位于大渡河大峡谷入口的绝壁之上,是一个500多人的彝族村落。一直以来,彝族人依靠双手,顺着几乎垂直的陡岩和树藤与外界保持着往来。如果不是日益发达的资讯,有关古路村的一切将继续停留在人们口口相传的话语中。   2006年7月20日,我们从汉源县城出发,沿乐西公路(这是一条抗战时修的公路,从滇缅后方运送抗日前线的军用物资,大多走的是这条线),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了大渡河大峡谷“一线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