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的立足点应该长远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台湾《旺报》28日的报道,台湾2009年度代表汉字为“盼”字。把这个经由民众票选的“盼”字放到2010年两岸关系发展上,可以解释为:台湾民众因为政治立场、利益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期盼,然而祈求明日好过今日、来年赛过今年是不分“朝野”、众所期许的。台湾需展现大魄力,向前看,莫迟疑,是2010年两岸关系能否往进发展的关键。
  
  中国报道:马英九上台后,两岸交流和互动日趋频繁,但依然会受到一些政治因素的干扰,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应该如何把握?
  谢郁(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马英九自上台以来的两岸政策从总体来看,是积极的,也不断表态说,要增进两岸互信、搁置争议,密切两岸交流,加强两岸合作。这些大的方向,跟现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相符合的,也符合两岸民众的期待和两岸人民的福祉。
  所以,我们看到,两会的四次会谈签署了12项协议、1项共识,总体趋势是跟马英九当局的两岸政策配合、顺应和平发展的主流是一致的。2009年两岸关系能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阶段,当然是跟大陆方面的积极努力和马英九当局的相关作为密不可分的,这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但是,两岸关系除了在事务面、经济面、交流面发展之外,要真正让和平发展的态势成为一种长久、稳定的趋势,而不是能轻易地被破坏和逆转,势必要向纵深发展,向上提升。现在这个层面是容易被逆转、被破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脆弱性的。以过去20年的经验,两岸关系从上世纪90年代走到今天,经贸交流的发展和人员往来的活络是出现过的,但是,因为政治因素的干扰,两岸交流的浪潮不断出现波折和反复。
  
  中国报道:那么,如何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稳定和长久?
  谢郁:所以,未来要保证和平发展的总体框架和趋势的稳定,两岸关系的交流和发展必须要向更高层次提升,也就是要从事务面、经济面和交流面向政治对话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大陆方面积极推进两岸关系朝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原因,不是说马上就要展开政治对话,但大家要有这方面的意识,某些政治方面的问题是不可回避,也是不容回避的,如果始终回避的话,两岸关系的发展是会受到瓶颈的限制的。这也是我上个月参加“两岸一甲子”会议的论文的开篇之语。
  政治问题的触碰现在当局没有这样的管道,马上来谈也不现实,过去几十年累积的重大分歧也难以在短时期内达成共识,但大家至少要有这样一个诚意,不论通过什么平台,共同经由一些不敏感的民间层次和学术层次的平台来探讨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寻求解决,长期来说,对两岸关系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两岸要开始思考如何化解这些政治争议,那么,现阶段增加互信是最重要的,而增进共识最重要的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原则问题上,双方应该表现出更明确和积极的态度,展现出更加积极的作为。
  我们认为,在两岸关系上,马英九当局应该站在更高的格局,从长久的利益着眼。因为,两岸关系长久和平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在两岸人民共同分享的基础上,对国民党在台湾的执政是有正面意义的,也是一个极大的肯定。应该说,马英九执政一年多来,很大的政绩是在两岸关系方面取得的。我们非常期待马英九当局能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求同存异,甚至像国务院台办王毅主任讲的,求同“化”异。
  
  中国报道:您在“两岸一甲子”会议上与台湾方面的人士有一个正面的接触,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谢郁:不管怎么样,这是第一次在台湾岛内,两岸学者能在公开场合和众多媒体的关注下,触碰一些很多之前没有触碰过的议题。这种会在大陆开过很多次,但在台湾是第一次。
  这次会议,除了政治议题,还有军事安全和涉外事务的议题,我在政治组,触碰到了政治谈判、和平协议等问题。所以,这个会最大的成果和开创性就是“能够谈”,曾经这些议题在台湾是禁忌,是不能拿出来谈的。实际上,这些问题是两岸未来向纵深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当然,双方在重大的、敏感的政治领域里存在的分歧非常大,但存在分歧我们是了解的,心理上也是能接受的。
  双方先由学术群体和民间力量展开沟通,让对方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在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化解问题。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两岸这方面的沟通太晚了,早就应该开始了。
  
  中国报道:12月的“三合一”选举失利会不会影响马英九的两岸政策?
  谢郁:选完以后,马英九和吴敦义都一再表态,两岸方面政策不会改变。所以,我认为,他既定的推动两岸交流的政策方向不会改变,但台湾目前的政治状况和选举考量或多或少会辐射到马英九的政策,主体方向不会变,但在某种程度上会不会增加他的顾虑,是有可能的。
  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立足应该是长远的。选举是他要考虑的现实,我们理解,但是,两岸关系的大局其实是执政当局对民众最为负责的表现。任何时候,大道理一定能引领小道理的。马英九应该渐渐看清楚这一点,不要受制于绿营的攻击,改变原本正确的选项。
  陈水扁的“极独”路线和政策使两岸关系一度跌入高危期,随着2008年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大陆非常期待重新执政的国民党能够让台湾终止对大陆的激烈对抗,这个期待也有了好的结果,2008年是两岸和平发展的重大转折点。
  而且,大陆希望两岸关系的发展不是暂时的、脆弱的,应该成为长久的潮流,政治议题也不要再成为干扰这个潮流的问题。所以,大陆一直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下政治谈判、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达成和平协议,这不是对哪一个人的期待,是对台湾当局的期待,对台湾民意的期待,是对两岸关系总体形势的期待。
  
  中国报道:第四次陈江会就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这三项协议签署了协议,但没有签署之前四项议题中的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和加强税务合作议题,您如何解读?
  谢郁:这是很正常的,两会的商谈本来就是技术面和事务面的,这反而表明,经过四次陈江会谈,两会平台越来越成熟、理性和常态化,这次两岸民众也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两会不是为了签署而签署,一定是时机成熟、水到渠成了就签,不能签的再谈,这才是协商的常态,完全不是政治因素的影响。这说明两会在商谈机制层面成熟了,两岸民众心理上也成熟了。
其他文献
<正> 对农民实行技术考核,授予技术职称,是提高农民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多出人才、快出成果的重大措施。我们在认真总结前两届对农民实行技术考核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农民文化技
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中国外部经济环境大大恶化,美国高调介入亚太事务,周边形势不容乐观,美欧政局变数重重……诸多因素导致中国在过去10年一直享有的、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
<正> 管理干部学院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大学,有训练干部和普及成人高等教育的双重任务。长期以来,管理干部教育既继承了我党办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借鉴了外国成人高等教育的
有战略眼光的煤矿企业家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煤矿企业的非煤产业不是可抓可不抓的问题,而是必须抓,并且要抓好。
中国报道:我国是如何选拔维和警察的?有什么标准?  高心满:维和警察的选拔有一条基本原则:个人自愿。每年的维和警察选拔工作首先是由公安部向全国的公安机关下发通知,由个人自愿报名。之后,有些省份的公安厅局会组织对这些报名人员进行筛查和评估,组织一些初步考试,相当于是一个初选。  通过初选的报名人员会被送往维和警察培训中心,我们会根据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所必备的基本技能进行考试,主要是外语(目前主要是英
风险在传统的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中,并没有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在现实中,风险却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经济和金融活动中,风险已成为引起许多学者关注的
“从实际出发”,是人人都承认的正确原则,然而实施起来却并非易事。在成人教育领域里也是如此。这里从大量来稿中摘发的四篇文章,分别介绍了作者从学员实际出发进行教学的各
今天,太阳狠毒地烘烤大地,鸡耷拉着翅膀,张开嘴巴不停地喘气,狗无精打采地趴在地上,吐出长长的舌头,仿锦一下子从老虎变成了病猫。真是太热了,很想吃点冰凉的东西来消暑。
不久前,省商业局召开了本系统的“双补”教育座谈会,重点讨论了在改革的形势下,如何把“双补”教育纳入经济承包责任制,以便保质保量地完成“双补”任务。与会同志信心满怀地
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海地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这是近百年以来海地遭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灾害发生以后,国际社会迅速派出了救援队,中国政府也迅速做出反应,派出了救援队到海地参加救援。有8名英勇的中国维和警察在此次地震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次国际救援反应很快。从目前来看,比较抢眼的是两个国家,一个是距离海地非常近的美国。美国派出了万名士兵,而且把卡尔文森特号航空母舰开到海面上,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