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把握自我,战胜自我
  复习时不仅要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还不能忘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识,“我”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 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搞好数学的复習。
  二、主动学习,勤于总结
  学习要主动,把每次作业当成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和能力的一次好机会。数学题是做不完的,关键在于基础,勤于总结、寻找规律,一通百通、大彻大悟。
  例如下面五个命题,均可实现这一目标。
  ① 函数f(x)=sin4x-cos4x的最小正周期是π;
  ② 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是{a|a=,k∈z};
  ③ 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sinx的图像和函数y=x的图像有三个公共点;
  ④把函数y=3sin(2x+ )的图像向右平移 个单位得到y=3sin2x的图像;
  ⑤函数y=sin(x- )在[0,π]上是减函数。
  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解析:
  对①函数f(x)=sin4x-cos4x=(sin2x)2-(cos2x)2=sin2x-cos2x=-cos2x
  T==π,正确。
  对②当k=0时,角a的终边不在y轴上,错误。
  对③仅有1个公共点(0,0),在x∈(0, )上,都有x>sinx,故错误。
  对④将平移向量a=( ,0)代入公式即可,正确。
  对⑤是增函数不是减函数,错误。应填空①、④。
  三、多思善想,力求创新
  解题需要有一定的方法,通性通法必须熟练掌握,特法需要灵活应用。学习时,学生应多方向思考、纵横联系,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以创新意识解决问题。
  例如,已知f(x)是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它的反函数为f-1(x),若f(x+a)与f-1(x+a)互为反函数,且f(a)=a(a为非零常数),则f(2a)的值为( )。
  (A)2a(B)a(C)0(D)-a
  解析:(直接法)由y=f-1(x+a)知:f(y)=x+a=>x=f(y)-a,所以函数y=f-1(x+a)的反函数为y=f(x)-a,又f(x+a)与f-1(x+a)互为反函数,则f(x+a)=f(x)-a,又f(a)=a,所以f(2a)=f(a)-a=0。故选C。
  (特殊法)设函数f(x)=kx+b,代入检验迅速得出答案C。
  四、注意复习的综合性
  鉴于高考命题的综合化趋势,老师在选例题和训练题时,要注意问题的综合性,即在知识点的交汇处选题。其类型有小题综合化。专题的综合涉及数学多领域的知识,同学们应抓住时机、克服困难,掌握好综合性问题的训练。
  例如(小题综合化)如图,正四面体ABCD中,点E在棱AB上,点F在棱CD上,使得, = =λ,(λ>0)记f(λ)=aλ+βλ,其中aλ表示EF与AC所成的角,βλ表示EF与BD所成的角,则( )。
  (A)f(λ)在(0,+∞)单调递增
  (B)f(λ)在(0,+∞)单调递减
  (C)f(λ)在(0,+∞)为常数
  (D)f(λ)在(0,1)单调递增且在(1,+∞)单调递减
  答案:C
  五、注意复习的创新性
  数学高考注意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近年来的趋势,今后仍是高考命题“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复习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注意选择一定数量的新颖情景的问题进行训练,以增强适应性、培养创新能力;二是注意选择一定数量的能力型问题进行训练,逐步提高创新的水平。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作为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与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合理的课堂提问,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用
期刊
摘 要:数学科学严谨的推理性,决定了搞好概念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首要条件。数学概念好比支点,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三大重视    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数学概念好比支点,而数学法则、定理好比杠杆。可见概念的重要性。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一,概念较多,怎样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呢?本人在教学尝试中总结出了几个方法
期刊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已经在各地展开,经过几年的摸索,广大数学教师已经清楚地看到教改并不光是”換了本子”,老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也在更新。“在数学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在《标准》的理念下进行教学创新”不再是一句空话了。传统的 “概念+例题+习题”式的教学方式已不再流行,新形式层出不穷。  一、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是指为了获得某些数学知识、形成或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运用有关工具(如:纸张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课程有了很大改变,化学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普遍教过高一化学的老师都有同感,现在高一学生的化学能力和成绩都不如以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与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密切关系。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的东西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培养高一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    一、初、高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特点及变化     多数中学生很喜欢学习化学,但不同年级的学生
期刊
要想学好语文,必须熟记多背,非下苦功夫不可。但是也不能一味苦学,学生只有感觉到学习语文的愉悦,学习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时,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变成学生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变厌学、畏学、苦学为想学、爱学、乐学。   一、以生为主,构建愉悦平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只有成为学生自觉的活动才能被他们接受。教学的目标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硬塞给学生,而是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使之独立阅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狭窄,学科之间缺乏联系,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
期刊
开放、创新是课改的灵魂,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移则是课改的一个亮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传统的单纯接受式、封闭、枯燥的学习氛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而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种感官进行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能有效提
期刊
从小学到初中,知识本身对学生的要求大幅提高,但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发展与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错误。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三,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暂时性结果。本文拟对初中
期刊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反思建构”,即在问题解决之后,学生的认识结构历经顺应或同化,进行诸如概念、定理等的一般性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学习反思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学生通过对达到某种学习目标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反思,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结合自己粗浅的认识,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反思中得以提高,并成为一种习惯
期刊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有经验的老师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精美的课堂导语,能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有先声夺人之效,像一块磁铁一样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想法设法在开课时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