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上怎样让学生动起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dongt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创新是课改的灵魂,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转移则是课改的一个亮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传统的单纯接受式、封闭、枯燥的学习氛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而课堂要想活起来,学生必须动起来,只有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种感官进行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能有效提高记忆成效。在課堂教学中,适时的、恰当地使用教具,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和脑等感觉器官,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吸引学生,增加学生信息获取量。这样,教师教也轻松,学生学也愉快。《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在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把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关注的中心,构建以“活动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经验和活动资源为基础。科学观范、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课堂充满文化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明确
  上课之前,先要认真钻研教材,调查研究学生以前的知识到底掌握得怎样,对这节课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的设计,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创作,在课堂中,学生可能会在什么地方卡壳,会在什么地方提出一个什么新的问题等等。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清楚,做到心中有底。总而言之,不能为备课而备课,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备本班的学生,这样,自己所设计的内容才会在课堂中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创设动中激趣的情境活动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教学活动前,学生如平静的湖面,通过巧妙地创设“冲突”与“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动机、产生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既能吸引学生,又是直观到抽象的桥梁,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活动效果。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老师让学生用三角板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然后老师自信地说:“我不用量你们手中的每一个三角形的角,只要你告诉我其中两个内角度数,老师一定能准确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不信就开始吧。”结果学生一个个报出,老师一个个答对,可神奇了。这时,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就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从而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规律,于是整个课堂都沸腾起来。学生在这节生动活泼、真实有趣的课中获得了较好的感性认识。他们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
  三、组织动中出新的实践活动
  新课标指出:“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算。”教学“认识物体”这一内容时,新教材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体、球这些物体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后,专门安排了“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这样的练习活动。根据这材料,我在课中组织开展了“人人争当小小设计师”这一儿童喜爱的活动,把课堂气氛推向又一高潮。各小组成员跃跃欲试,他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搭出了各具特色的东西。如彩虹桥、高桥、火车、飞机、机器人,还有一个小朋友搭出了带滑梯的桥,说既省时间又能省力,真是奇思妙想,推层出新。在这里,儿童的非凡创造力又一次得到展示。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动手、动脑、动口以及操作与思维表达相结合的过程。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更能促进学生在快乐的动手操作中主动获取知识。”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在课上,让学生在平行四边形上任意画一条高,然后沿这条高将这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部分,再拼成另一个图形(有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在这些图形中,我们可以求出哪个图形的面积?(长方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测量、讨论:1、剪拼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3、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思考活动,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亲自实践中探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五、鼓励学生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还要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培养学生敢说、敢想、敢问的精神。
  总之,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信念,让我们带着激情走进新课堂,在漫长的课改路上,和学生一道自主、合作、探究。让我们做好“引路人”,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其他文献
中学阶段的学生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在政治课教学中,老师如果能抓住各自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能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还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学生参与度。  一、讲究教學艺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昕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
期刊
指导中学生作文,教师总习惯让学生扣紧文题、抓住中心、句子优美、内容充实。这是不错的。然而,怎样使学生思路开阔、有话可说、写出好文章呢?  一、积累素材,读写结合  1、从课文开始积累。学习课文,不仅仅单纯了解结构层次、写作技巧、主题思想,更要注重研究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他用了什么材料,怎么用这些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扩展链接。如课文中所写到的一些名人,除了课本上写出的感人事
期刊
现行的中学物理教材侧重理论的学习,社会应用性的知识则轻描淡写,实验操作更是蜻蜓点水。但是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碰到的多是应用性的问题,这与实际需要严重脱节。学无所用,严重浪费教育资源。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物理学的应用无处不在,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能力,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做好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不应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一、重视实验操作意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物理学习
期刊
数学问题情境,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所处的学习环境。数学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  作为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创设具有启发性的、能激發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提高创新能力。下面,就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一般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创设问题
期刊
课堂提问作为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与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合理的课堂提问,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用
期刊
摘 要:数学科学严谨的推理性,决定了搞好概念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首要条件。数学概念好比支点,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三大重视    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数学概念好比支点,而数学法则、定理好比杠杆。可见概念的重要性。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一,概念较多,怎样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呢?本人在教学尝试中总结出了几个方法
期刊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已经在各地展开,经过几年的摸索,广大数学教师已经清楚地看到教改并不光是”換了本子”,老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也在更新。“在数学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在《标准》的理念下进行教学创新”不再是一句空话了。传统的 “概念+例题+习题”式的教学方式已不再流行,新形式层出不穷。  一、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是指为了获得某些数学知识、形成或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运用有关工具(如:纸张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课程有了很大改变,化学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普遍教过高一化学的老师都有同感,现在高一学生的化学能力和成绩都不如以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与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密切关系。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的东西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那么怎样培养高一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    一、初、高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特点及变化     多数中学生很喜欢学习化学,但不同年级的学生
期刊
要想学好语文,必须熟记多背,非下苦功夫不可。但是也不能一味苦学,学生只有感觉到学习语文的愉悦,学习积极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时,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变成学生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变厌学、畏学、苦学为想学、爱学、乐学。   一、以生为主,构建愉悦平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只有成为学生自觉的活动才能被他们接受。教学的目标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硬塞给学生,而是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使之独立阅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狭窄,学科之间缺乏联系,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