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上的西藏解放进步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70年回顾

来源 :中国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max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开播70周年。文章回顾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70年来的发展脉络,认为藏语广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关怀,也将对西藏及涉藏工作重点省的进步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其他文献
李安宅、于式玉是藏学界的"天涯同命鸟",但相对李安宅而言,于式玉的藏学研究还没被学界充分认识。于式玉的藏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西北、西南及海外三个场域。就时段而言,大致是自20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基本持续,少有中断。于式玉的藏学研究具有丰富而细腻的特点,其视野、角度与李安宅既相通,又有差异。贯穿于式玉藏学研究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全体大用",实际上是论证和构建中华民族整体性。
《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1922-1947)作为近代在华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刊物,从创刊至停刊,一直是刊布藏学研究成果的国际性权威学术刊物,极具历史和学术价值。这批研究成果不但保留了大量19世纪20-50年代川西北地区的田野资料,而且对我们了解西方近代藏学的发展历程十分重要;此外,从其刊布的藏学研究成果来看,彼时的藏学研究已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特点,并且中国学者也积极参与其中。
于式玉为现当代涉藏传奇女性,是新兴藏学人类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她于1938年从北京辗转至拉卜楞后,创办拉卜楞女子学校,对拉卜楞及其周边游牧地区的藏人妇女、藏地习惯法、民歌等过去未有人涉猎的问题作了深度调查,用细腻的笔触深度描绘了一个立体多元的拉卜楞社会。文章基于2007-2018年间笔者团队多次前往于式玉80年前考察和生活过的拉卜楞及周边地区的调研成果,结合其亲属提供的信件、口述史料、于式玉自己的著述、民国时期的相关报道及当代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等,对她在拉卜楞及周边游牧地区的社会考察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积极推动夏河县的医疗卫生建设,夏河县各种非卫生机构也视医药为联络藏族同胞的最好工具,积极开展医疗活动以配合各机构事业的推进。最终在地方实力派的支持下,夏河县医疗卫生事业在改善夏河藏族同胞健康状况、全面推进地方建设,以及联络藏族同胞感情、增强其国家与民族意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为改善甘南藏区的交通状况,甘肃省政府于1944年着手修筑岷夏公路。时任岷夏公路工程处副处长的黄正清积极参与其中,利用自身"藏胞与政府之间桥梁"的身份,既令岷夏公路夏河段沿线藏胞不计报酬,踊跃参工,又使得国民政府"国民义务劳动"之理念得以付诸实践。虽然岷夏公路并未全线通车,但抗战建国的背景下,以黄正清为首的藏族同胞参与筑路的行为,体现出其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加强。
杨质夫先生的《入藏日记》系其作为以黎丹为团长的"西藏巡礼团"团员,于1934年4月自青海西宁起程至1935年2月间所记的日记残卷,现仅存2册。该日记对于青藏道程的探讨、山川描述、里程记载、地区垦殖叙述,颇有参考价值。其中1934年8月28日-1935年2月3日间的部分日记已于2008年连刊在本刊第3、4期。本次刊发的是1934年6月23日-1934年8月28日的部分日记,记录的是其在青海境内的行程和沿途考察的情况,是反映20世纪30年代青海社会各方面状态的第一手资料。
"老西藏精神"作为西藏军民团结奋进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精神指引和动力,从其历史发展来看,它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充分融合了时代精神,与时俱进。作为先进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功能是实现西藏与全国一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文章阐述了"老西藏精神"的发展性和时代性及其之间关系,并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保障民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几个方面对"老西藏精神"的时代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挖掘。
西藏问题与中印边界问题密切相关。英帝国及其殖民后的印度对中国西藏地方的侵略,是中印边界争端产生与发展的原因。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组成部分,西藏从来就不是"独立国家"。印度政府的主张--中印边界早已由西藏地方与外国缔结的"边界条约"正式划定--毫无国际法根据。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中印两国在历史上只存在一条由双方历来行政管辖范围所及而逐步形成的传统习惯线。在1959年以前,西藏地方政府对现今中印边境地区东段、中段以及西段空喀山口以南的争议地区,长期、持续、和平与公开地宣示或行使管辖表明这些地区的领
本资料收集了16份有关藏族各阶层和社会团体参与抗日战争(以下叙述中简称抗战)的原始文献,包括九世班禅及班禅行辕暨僧俗民众慰劳抗战将士代表团宣传抗战的资料6份,喜饶嘉措宣传抗战的资料4份(含藏汉对照资料1份),康藏民众抗敌赴难宣传团、西康民众慰劳前线将士代表团、拉卜楞一百零八寺及各部落藏族僧民慰劳抗日将士代表团、蒙藏回族联合慰劳抗战将士代表团、蒙回藏族联合慰劳抗战将士代表团等藏族抗战团体发布的祝词、告同胞书、告抗战将士书等资料6份(含藏汉对照资料1份)。其中,仅有少量的文献曾在研究者论著中全文公布过,但经校
苏俄十月革命后,面临西方国家的包围,遂重启沙俄关于西藏的政策,拉拢西藏地方政府,威胁英属印度,作为与英国讨价还价的筹码。1920年9月15日以后,其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3次致信十三世达赖喇嘛,表示愿意设法帮助西藏"自主",要求派驻官方代表,建立友谊关系,暴露其对西藏政策。达赖喇嘛对苏俄在外蒙古的政策怀有疑惧,复信表示愿意维持与苏俄的友好关系,婉拒了苏俄派驻代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