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改色膜,你必须要了解的

来源 :汽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ke11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环保
  国产膜贴整车大约4000元左右,AOX这里选用的是进口艾利丹尼森专业车身贴膜,基本会贵上2000左右,这些也只局限于亚光膜,像前面保时捷用的至尊级拉丝系列车身贴膜会更贵些。而车身喷漆呢,一般维修店只需两三千元,4S店稍贵一些。你会问,喷漆会不会更便宜一些,我只能说是的,但要看长远。在国外,喷漆非常昂贵,而且不环保,人工支出大,所以车主更多会选择贴车身膜。为什么说更经济呢,因为后喷的漆远没有原厂漆耐用,过个几年还要再喷。车身膜的使用寿命达6-9年,会省去重复喷漆的费用;贴完车身膜后还省去了抛光、打蜡的费用,减少汽车美容方面的支出;即使几年后要换车,撕掉后跟新车一样,可让你的车更加保值。
  保护漆面
  选择贴车身膜的车主大多为了美观,实际上,车身膜还可以延长漆面的使用寿命。其实漆面也会呼吸的,就像人皮肤的毛细孔一样,塞满污垢后会氧化。漆面风吹日晒一久,也会和外界的污垢发生化学反应。贴完车身膜后,就完全隔离了漆面和外界的联系,能够保护车漆。膜自身的属性和车漆也有所不同,打个比方,膜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塑料一样有更好的稳定性,而车漆本身则属于化学物体;另外,漆面的质地较硬,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容易被石子划破,而膜质地较软,能够起到缓冲效果以减少伤害。即使受到轻微的划伤,在太阳底下晒一段就会自动愈合,就像膜弄皱以后用加热的方式恢复平整是一个道理,因为膜本身有一定的延展性。
  色彩纯正
  看到大街上那些改了艳丽车身膜的车,可能你也会非常羡慕,冲动可以有。不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种浮夸的车身膜对眼睛会产生强烈的刺激,看久了会头晕,从而产生厌烦心理。而艾利丹尼森的车身贴膜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人体感官的接受度,相似的色彩,艾利丹尼森的会更纯正饱和,色彩耐看,不失真,甚至超过车漆效果。比如拿电镀膜来说吧,一些品牌的电镀膜非常光亮,几乎可以当镜子照,而艾利丹尼森的同类产品会略带些亚光,不会造成色彩污染。
  不留残胶
  这也是车主最关心的问题,局部的起泡和翘边或许你可以忍一忍,如果一款车身膜贴上一年半载想换个颜色,这时你发现车漆已经被残留的胶水摧残的不成样子,你一定觉得无比恶心。这是因为有的商家会使用助粘剂,粘得很死。所以膜的背胶非常关键。艾利丹尼森的贴膜有一个显著特性,就是采用了“长期可移除背胶”技术,长期使用后再撕掉几乎不会留下残胶,而且允许贴膜时的十几分钟内反复粘贴,甚至如果不慎把膜弄皱,加热后立刻能延展平整,还能再贴。
  不起泡
  说到这起泡这点,艾利丹尼森的贴膜有个专利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胶面导气槽设计,这种蜂窝状的导气槽可以让膜与漆面之间的空气顺利排出来,避免了起泡现象,贴后车身更加平整,当然,也利于施工,可大大缩减贴膜的时间。现在一些国产膜也会模仿这种设计,不过那种“山寨”导气槽根本起不到排气的作用,只是做个样子而已。还有一些进口品牌采用压斜纹处理,同样起到排气的作用,但都没艾利丹尼森这种蜂窝状的设计效果更好。
  不翘边
  说到翘边,我们先来说说膜的收缩问题,一般劣质膜放置一段时间会露出底纸。这就像棉料的衣物经过水洗后缩水一样,劣质的膜也会出现这种状况。这跟翘边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因为贴膜的时候车身接缝的位置一般比较难贴,有的商家为了图省事,包边做的很窄,加上膜本身会收缩,时间长了膜边缘就会翘起来。高明一些的商家就会多包边尽可能避免起翘,要想包多就需要拆掉车身配件。而艾利丹尼森的贴膜收缩率极低,只需包一点即可,这也是贴艾利丹尼森的车膜不用拆车身配件的原因,一般情况只需拆门把手就能搞定全车贴膜。
其他文献
我第一次使用这类软件,是因为要赶早班飞机,必须早上五点从家出发。我住的地方并非繁华地段,走到大街上还要1公里左右,而且即便到了路边,也难说碰上空驶的出租,这样被动等待,铁定赶不上飞机。之前我曾经用过叫车电话,但在智能手机的时代,不尝鲜,不极客!  手机打车软件采用点对点直达的方式,瞬间通知附近的数位司机您的目的地  我们现在打车,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要亲自站在路边“搜寻”,上车后再告知司机
这两货从外观看天生带着嘲讽的嘴脸,一副“兜里揣副牌,逮谁跟谁来”的劲头。S5就不说了,低矮车身、两门,还一身骚蓝色的涂装,马路上就属它乍眼。相比来说,其实ATS-L还好一点儿,四门、加长,相对不那么紧凑的车身,总还有些安稳、家用的感受,可偏偏就是个凯迪拉克,一身钻石切割的线条,没法不用肌肉或者硬朗来形容,就连白色这低调的颜色一样会让它瞬间脱颖而出。  这是没办法的事儿,年轻嘛,没有对错,不好好走路
在合资厂商中,广汽本田足以算得上是一个典范,每次引进新车的速度都很快,几乎是与海外原版保持着同步的架势,从最小的飞度到座椅数量最多的奥德赛,无不如此。前段时间,我们刚在“新车栏目”介绍过第三代飞度——这款小车从里到外、从发动机到变速器都完成了技术升级,一眨眼的功夫我们便收到了广汽本田的试驾邀请函,方才得知这款新车已经落地国产了,于是我和王锋便匆匆启程前往舟山一睹真容。  到今天,飞度已经发展到第三
手艺人  啊,这些神的使者,  耍皮影戏的人、染蓝印花布的人、捏糖人的人,  用红绸布打底漆的人、扎冥屋的人、刻墓碑的人……  体面的手指,拂去民间的尘灰,  他们最贴近土地。他们因卑微惆怅得没有了名姓。  祭 师  祭典正在进行。众人在各自的位置站立。  一具具纯净的身体浮在光明中,他们不断上升,  啊,赞歌传来,  看哪,那黑色的大地,万物生,  就像我不能卸下的辽阔。  祭师如鸟一样吐出含混
奔驰新一代C级系列终于迎来了更运动的一员,有了前车之鉴,新一代C级Coupe轿跑车当然不会让我们失望。新一代C级轿跑车基于最新的奔驰模块化后驱平台打造,车身尺寸相比上一代有所增加,长度和宽度分别增加了95mm和40mm,轴距更是加长80mm,达到2840mm,超过了宝马4系和奥迪A5。尺寸的增加,带来了空间和舒适性的提升。  几乎所有人都能猜到它的外形设计,尤其是看到过新一代C级四门轿车和S级轿跑
没有什么能比销售数字更具有说服力了,丰田从1997年推出第一代普锐斯开始,就注定将在混合动力车型领域死磕到底。在9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厂商都认为混合动力车型将是汽车工业的一次革命,它不仅能节省燃油,而且还能实现低排放,日本人最先抓住了这个切入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截止2012年4月底,丰田已累计在全球销售包含普锐斯在内的各类混合动力车型400万辆,居全球各汽车品牌之首。  普锐斯是丰田在混合动
很庆幸厂家的试驾会并没有安排在丽江——这么多古城中,我最不喜欢就是丽江,最喜欢的就是大理。喜欢不喜欢很简单,就看旅游的商业化有多严重。在丽江你不去古城走走就不算去过丽江,而在大理,我即使不去古城,也可以围着洱海走一圈,也算来过——我更喜欢有洱海的大理。我们的消费心理就是简单而粗暴,你没有的他有,你有的他更优,丽江就是吃了没有海的亏,找艳遇大理也可以有,丽江没有的风景大理都有了。譬如有一台自动挡的车
2013年,是奥迪正式进入中国的第25年,几乎与《汽车之友》杂志的历史相当了,这25年,中国的汽车工业翻天覆地,奥迪也从最开始的简单组装到现在及研发、检测、生产等环节为一体的大型汽车企业,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几百万辆的产量,而是德国汽车工业严谨的研发生产过程。Q3作为今年奥迪国产化的重要产品,它背后所依托的领先技术实力、成熟的本土化开发以及严苛的质检标准都在这次参观中被逐一揭秘。  全球同步的生
如今的平价SUV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比拼性能、比拼配置、比拼价格,如今又脱颖而出个比拼尺寸的东风风行景逸X5。此X5非彼X5,景逸X5绝对跟BMW X5没有任何关系,跟陆风X5也不相干。与这二者相比,景逸X5的突然出现,就有点出师无名了。好在名字就是个符号,人家景逸X5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加大号SUV”,听起来还真有点怪。厂家在试驾前的沟通会上对这款新车自诩具备加大号性能、加大号通过性、加大号安全
相信很多人从很小就知道了很多“豪车”的名字,什么奔驰、宝马,什么林肯、凯迪拉克,什么劳斯莱斯、美洲豹,甚至皇冠、蓝鸟也可以算在其中。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曾经的豪车如今地位如何?我们不妨选择美系、英系、德系各自的代表品牌,选择它们最具代表性的车,来梳理它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沁人心脾的舒适与闷骚式运动的英伦式统一捷豹XF  买英国车要的就是范儿,作为英国车硕果仅存的轿车代表,捷豹可谓英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