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一等奖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有半斗粮,不做孩子王”。从小我就知道当老师清贫,所以初中毕业填报志愿时,我没填师范的志愿。可是爸爸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偷偷将我的志愿改了。就这样,我初中毕业后读了三年师范,师范毕业后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在一所村小学校任教。学校就我一个正规师范毕业的教师,其他的教师都是民师转正的。学校待遇低、条件差,我根本没有心思教书,整天混日子过,好在乡下学校,只要你能够按时上课就没有谁说你什么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看见其他同学有的获奖了、有的当官了,可我还是一个“混混”,特别是看到很多同学都结婚了,我感到很失落。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理。一天,校长对我说:“小伙子,你要向那些有成就的人学习,要追求进步。”校长说完,给了我几本杂志。我打开一看是几本《江西教育》。
  回到房间后,我翻看起来。不知不觉,我就喜欢上这份杂志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杂志看得多了,我渐渐觉得自己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了,同事也觉得我的谈吐不一样了。
  2007年,《江西教育》举行第三届“与课改同成长”征文大赛活动,我便把自己写的一篇随笔《坚持是一种美丽》寄给编辑部,然后翘首期待。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后来竟获得了那次征文活动的一等奖。这次获奖后,更加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我没日没夜阅读各种书籍和报刊,并坚持写教育随笔。后来,我又参加了镇、县的几次征文活动,都获得了奖项,我的名气也随之“大”起来了。中心小学校长珍惜我是个“人才”,把我调到中心小学任教,不久,中学部缺语文教师,因为我会写文章,校长又把我“借用”到初中部教语文。
  2008年,《江西教育》举行第四届“与课改同成长”征文大赛活动。我奋笔疾书,洋洋洒洒2000多字的教学论文《反思语文的写作教学》一气呵成,然后工工整整写上《江西教育》的通讯地址……这次征文活动,我又获得了一个一等奖。在人们的赞美声中,有一位女同事羞涩地注视着我。在同事的撮合下,如今,那位女同事已成为我的妻子了。我知道,里面有《江西教育》的一份功劳。
  我知道,正是在《江西教育》的启蒙、指引下,我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课余时间到阅览室阅读《江西教育》已经成为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附中)
其他文献
神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产生于生产力极为低下的人类童年时代。它是人类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的艺术结晶。作为地理方志的《荆州记》,在描写山川地理的同时,也记录了大量
目的 探索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 ,PPD)对卵蛋白 (ovalbumin ,OVA)致敏小鼠肺组织TH1 细胞的在体调节和对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 取 37只Balb c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带有浓厚的自传性色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评论界向来认为盖茨比的“梦”就是“美国梦”,他寻“梦”失败最后死亡的结局象征着“美国梦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25年来,《江西教育》犹如一位慈爱的母亲,一名学识渊博的老师,一直陪伴我、关心我、指导我、引领我,让我从一个教育教学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省示范性建设中学的骨干教师。  1985年,我从江西省樟树农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赣县一所农村职业高中任专业课程教师和班主任。我不曾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因此,对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只好边学边教,碰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同时
谋略是智者的设计,赢家的创造。《孙子兵法》更是谋略经典之作。本文就谋略与《孙子兵法》中《形势》篇的关系。探讨了《形》篇与谋略,《势》篇与谋略,《虚实》篇与谋篇的关系。
北宋中期的改革宗师王安石对人才的改革锐意创新、不遗余力。他以“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为培养人材的八字方针,系统全面地提出培养造就人材的方法。在人才培养上既尊崇孔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地区兴起了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仁人志士深入乡村,从事改造乡村的建设实验。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是主体,起主力军的作用,知识分子和政府起推动作用,三
初闻——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第一次听说您的大名,是在1992年学校订阅杂志的会议上。那时,我刚调入一所县城小学任教语文,对你的印象仅限于行政摊派——学校规定每个年级必须订一本。很不妙,这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抱着一丝怀疑:我能读懂你吗?你对我的语文教学有帮助吗?想象中,你犹如满腹经纶的学者站在高处,冷冷地看着我。主观臆断让我只是远距离地欣赏你,不敢走近你。   说起来有趣,促使你从神坛上走下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在离家乡10公里的一所农村中学教书。学校很简陋,但还好有一间教师阅览室。在我的记忆中,教师阅览室有限的报刊中,唯一的一本综合学科类刊物就是《江西教育》。我是教师阅览室的常客,每期《江西教育》我都会认真阅读,遇到好的文章,还会做一些摘录。《江西教育》让我在闭塞的乡村,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江西教育》的启迪下,我心底萌发了做一名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