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wg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打造高效、有趣的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前提和基础下如何展开具体的教学设计展开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发展为本;高效课堂
  在小学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组织教学,要充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决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知识不是唯一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为最终教学目标,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造良好基础。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以友好、和蔼的态度面对学生组织教学,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中对学生多加鼓励,实现课堂教学氛围的融洽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过于强调教师“威严”,以严肃面对课堂,学生在这种严肃的氛围下,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氛围凝滞,不利于学生自由思考、探究,不利于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
  另一方面,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给学生留出观点表达的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和教师展开友好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热烈讨论,营造积极向学的数学学习氛围。例如,在小学数学《分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问题思考,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对学生数学结构的创建和更新,对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和原则有全面的认识;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解决数学问题,对数学问题的实际训练实现知识的进一步融会贯通。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下,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有利于学生自我思考,体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原则。
  二、以活动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是最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活动在他们实践与认知世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活动教学通过组织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以轻松的态度面对数学学习,获得愉快的课堂学习体验。也能够实现学生对具体数学知识的运用与巩固,借助活动中的数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展开深入思考。
  因而,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式,探索新奇的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自我思考。教师在设计活动教学的教学过程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当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紧密相关。如果活动脱离了教学的大方向,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状态,失去数学知识的获取与实践机会,最终造成课堂教学的失败。二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张弛有度,活动设计的时间以学生达到教学预设目标为限,过长的活动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自己制作长方体,来思考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
  三、以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多媒体设备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完美切合了小学教育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多媒体教学即是通过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方便了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巩固。同样是以《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展示多样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动画视频展示长方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解决长方体是如何构成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考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向同学们进行示范,一些座位距离教师较远的同学可能就会忽视,如果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看不清,也极容易搞不懂,多媒体视频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空间几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另外,多媒体教学中兴起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微课教学。在不超过十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在线上结合屏幕图片、动画对数学知识进行具体的阐述。通过短短几分钟的视频教学,学生能够实现对一个完整知识点的把握和梳理,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非常有帮助。微课可以通过存储反复利用,极大便利了学生的复习巩固。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值得教师进行思考,并运用到教学中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综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实现民主课堂,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通过组织活动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學生学习兴趣;通过渗透多媒体教学,以优化课堂结构,使教师教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董小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升策略[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6-59.
  [2]马伟华.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56-557.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西场镇葛茅山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是非常枯燥的,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活动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形成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也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情境化;数学课堂;高效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设置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及重点,让学生的思维在学习的过
摘 要:数学知识是生活经验的有效提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融入生活元素,让数学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魅力及应用,增加数学课堂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数学课堂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生活元素;学生;数学课堂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发展,已成为课堂改革的方向,它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起点,让学生在课堂中亲身经历生活中数学知识
自从酶免疫分析原理提出后,近30年来已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农药分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对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测定程序进行了评述,并总结了近年酶免疫分析在
摘 要:目前,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习惯将问题教学法用于教学中,教师对问题教学模式的持续探究,也充分说明了该教学模式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从数学教学环境入手,充分考虑學生的参与状况,在此基础上将问题与教学结合在一起,创设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培养新的学习思维,积极参与到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为有效教学奠定深厚的基础。本文站在问题教学模式的角度,提出问题模式的建立策略,以供
摘 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探究式教学更加深入人心,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质疑、探讨、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问题的探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進一步内化了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探究;学生;知识构建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落实,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渐被探究式教学所取代。探究式教学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
每一位上过讲台的教师都明白教案的重要性,可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教学设计了。所谓教学设计不但要有学情分析、教学环境分析、设计的教学思想理念、课后说课反思等栏目,还要有教学诸环节的设计意图;而教案应当是课堂教学思路的提纲性方案,一般只要有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课后反思即可。所以二者既有共同的地方,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一、范畴上的不同  教案是教
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主办,福建省农药检定所承办的第14届全国农药药效试验总结会暨技术交流会于2004年11月16~1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本届药效会上共评价了90个产品,其中除草
2003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济源市积极展开鼠药市场监管及"毒鼠强"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