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课堂实验教学的探讨和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生物实验课是探究生物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直接接触生物,观察生命现象,让学生对生物产生直观感受,增强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对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领悟科学方法、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学生物实验课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实施新课标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中小学校实验教学设备配备较完善,并开设实验课时,加大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生物课堂教育教学取得显著效果。但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生物实验课堂教学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需求。
  一是生物实验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由于部分地区教育落后,生物实验教学设备配备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门的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教师缺乏探索新型课堂教育教学方式的意识和能力,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式落后,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生物课堂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是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认识不到位。教师对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兴趣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认为只是理论课不可缺少的辅助,没有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在介绍实验时多讲实验步骤,而没有去挖掘教材,甚至将学生实验改为演示实验,只是让学生看看将实验结果简单了解,学生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
  三是生物实验教学模式落后。重操作、重结论,轻思维的课堂教学依然存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过多重视实验结果,用较长时间讲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仪器、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学生照现成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但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更没有给学生留给探究知识的时间,学生难以突破思维定势的障碍,不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四是实验教学评价方法单一。在实际教学中,受考试评价体系影响,部分教师在实验课堂教学评价中单纯对学生实验结果或要证实的理论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而忽略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实验态度、习惯。
  二、新形势下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对策
  新课程标准对生物课堂实验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以主人翁的意识和情感投入到课程改革中。这要求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学校建设合格的生物实验室,科学设计实验,选择设备配置,管理建设实验室,最大效力地发挥实验室的多功能性。
  一是切实增强生物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推动者,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力的保障,要深刻认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深刻内涵,深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结合大纲,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仅带着书本走向学生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生物课堂上的重要意义,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明确实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实验教学程序。教师应深入研析实验教学的知识点,研究学生、教材、教法、学法,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资源、互联网资源,尤其是互联网上丰富多彩的生物学教学信息和多样化的呈现形式,运用多媒体为生物学实验提供丰富情景和操作平台,科学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将质疑探究解惑的教育引入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尝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教学资源。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设置课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教育教学的活动,为丰富的教育教学释放了空间。要改变以往实验课堂设置规定动作,不拘泥于课本,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实验课堂教学设置的各个环节当中,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主动性,引导自主去探究生物学知识,鼓励百家争鸣,让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精彩纷呈,百花齐放。
  四是应注重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关注实验教学与生物学概念構建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发掘自然和信息网络中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探究、去认知生物世界,将枯燥的抽象知识概念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感知过程中去掌握生物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自选动作,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去探究、去认知,从而使生物教学真正实现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目标。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带一些生物材料,用本节课原理检测生物材料中所含的物质;同时,教师也可以准备脱脂奶粉,让学生设计检测脱脂奶粉是否符合标准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材料中都有哪些化合物,明确生物实验教学与生物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体会到生物实验教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五是根本转变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自我探究,运用知识解惑答疑,动手实践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新时期人才评价标准的改变,要求我们改变生物实验教学评价机制,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融入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在个人品质学习与探究、交流与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诸方面的发展,从而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整体较高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用生动的实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是每一位教育者不懈的追求目标。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科对课堂的要求进行设计;更要研析教与学双边的特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生物教育工作者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潜心研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有硬件条件发挥专业学科优势,积极投身实验创新教育,围绕实验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为培养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发挥最大潜能。
其他文献
一、三棱锥体积公式的若干证明  四、结束语  从三棱锥的体积公式的不同推导方法,我们看到了最纯粹的逻辑思维活动以及最高级的智能活动的美学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了简单的数学公式背后往往蕴含了深刻的数学思想与曲折的数学发展历程。本文利用空间向量这个强有力的数学工具推导出了三棱锥的一个体积公式,并由該公式推演出了两条推论.这是基于平面三角形面积公式中边与角的关系,进而推广到三棱锥体积中边与角的关系,这一种研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课标还规定小学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并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但对大多数农村小学生而言,这只是个理论数字。同时,在数字化阅读迅速普及的新媒体时代,小学生也开始运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一个人即使不准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对于冶事接物都有好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素质在整个语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所谓语感,是一种迅速领悟语言内涵的能力。小学是语感培养的起步阶段,研究表明:学生若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重视对语言的感性材料的占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语言文字的感悟机
期刊
选择读什么样的书、怎样寻找适合自己的班级学生阅读的书目、怎样激发并保持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一直是困扰我们教师的难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除了承担语文的日常教学任务之外,大都承担班主任的工作,时间和精力上的不足也是造成我们持续开展阅读活动的干扰因素。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就地取材设计并开展阅读课程,将紧密地与语文教学活动、班级建设融合在一起呢?答案是肯定的。  安徒生的《丑小鸭》(节选)是北师大语文三年级上册
期刊
如何在学考中稳拿文言文阅读分是初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明确。  一、明确文言学习的必要  1.优秀的文言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教材选文都是文质兼美、广为流传的名篇。如《出师表》《醉翁亭记》……这些美文能丰富学生的人生观。文言文会变成学生最有价值的人生教科书。  2.文言文是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起点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学会热
期刊
中国梦,一个带有及其浓厚的爱国色彩与伟大梦想的词语,涵盖了中华名族广大人民对祖国的美好期盼与憧憬,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或大或小,内容各不相同.每一个小的梦想汇成了大的梦想,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梦。  一、何为教师的中国梦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教书育人,桃李遍天下。通过15年的英语教学,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责任重大,老师关系着一个孩子的未来
期刊
“人生识字聪明始”。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清楚明确“识字为重点”的思想,也深知识字教学的责任。可让孩子们被动记忆,机械地抄写,孩子会厌倦。如果我们把枯燥的识字变得形象生动有趣,用游戏、奇妙的声音、画面等吸引孩子,孩子不但识字快乐,而且记得牢、快,也会在学习中开启着心智,激荡着充满灵性的创造。  一、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识字,激发孩子识字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思维活跃、喜好活动,因此我在
期刊
每位教师的教书育人之路,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其中的劳心劳力、辛勤耕耘之苦,却都是全力付出、无怨无悔的。每位教师的生活之路,虽然各有酸甜苦辣,但是,看到学生茁壮成长,育人成才之乐,就已经欣慰至极了。孕育成才的学生,正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散布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成为一份独特而宝贵的财富。本文就是对培养学生联想与创新思维的方面的点滴体会略诉己见。  一、创新思维通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
期刊
芬兰、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现象教学”即“跨学科—主题教学”,值得我国借鉴。面对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最新的课程改革从“三维目标”指向“核心素养”,跨学科教学成为当务之急。由于生物学科的主导地位,有开展“现象教学”的内在动力和学科优势,应当也可以成为先行者和组织者。  为构建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教育部自2015年初开始,确立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  核心素养作为“高级素养
期刊
一、英语辩论的现状  《英语课标》中明确指出语言教学应当体现“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应当着力培养学生在现实语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信息收集与应用、鉴赏与评价的能力。这意味着英语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纯熟的层面上,而是应当把两者与现实生活、实际应用相联系,与个体发展中的差异相联系,并兼顾新时代多元文化融合与冲突背景下的社会交际。  英语辩论作为一项融合语言运用、信息传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