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可能与现实——读艾伦·伍德《黑格尔的伦理思想》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ktime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于里德尔、阿维纳瑞等人,伍德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在德国观念论哲学语境下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阐述,以期有所收获.他主要从自由与幸福、道德与伦理、历史精神与客观精神等主题出发对黑格尔的伦理思想进行考察.在伦理与道德的对立上,伍德站在黑格尔一边,反对康德的空洞的道德,赞成自由的社会性;在作为伦理学家的黑格尔与作为历史哲学家的黑格尔(或者不如说在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对立中,伍德偏向作为历史哲学家的黑格尔(或马克思),强调自由的革命的能动性;在隐含于幸福与自由对立背后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之间,他一方面基于消极自由的立场,对黑格尔的自由观做出了否定的评价,另一方面又对它的能动性方面表达了一定的赞赏,反映了其社会批判的倾向.
其他文献
处于"世界岛"周边的独联体各国,特别是其中的中亚和南高加索国家及地区,从苏联解体以来,恐怖主义就是其所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为了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各国先后建立了反恐法律体系,制定了专门的《反恐怖主义法》.由于共同的历史、地缘和政治法律基础,独联体原12个成员国的《反恐怖主义法》表现出修订的及时性、内容的趋同性和注重国际合作等特征.独联体各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实施后有明显的效果,但由于独联体成员国之间的矛盾纠纷和恐怖主义的新动向,独联体各国也面临着新的反恐挑战.独联体各国未来的合作需要克服挑战,将以《反恐怖
《阿Q正传》经过百年考验,是否已经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中确保了一席之地?又或许甚至可与世界文学名著比肩?然而,既是《阿Q正传》,我们纪念其发表百年就难免有深深的反讽意味.鲁迅在该小说的前言中称其为“速朽之文章”,并刻意将其置于文学价值与规范之永恒的框架之外.他还给该文划定了“有效期”.一百年是否太短,不足以见证其速亡?又或者是我们时代的哪些特性,阻止了它快速地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期刊
中国一拖专用线铁路曾经是洛阳市区内各大厂矿运输物资、原料等的重要交通通道.因市区内大部分厂矿搬迁,部分专用线铁路被废弃,成为城市中的灰色地带,对洛阳环境、交通等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积极落实洛阳市“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的重大决策,对洛阳城市景观更新、环境治理、老工业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将废弃专用线铁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修复方法进行生态再生,以弘扬中国一拖工业文化为目标,同时对中国一拖现有工业遗存物进行保护,提取相关元素对中国一拖文化进行再生设计,打造出具有洛阳工业特色的城市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教育综合指数法,对我国2001-2019年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中、东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明显的"V状"区域差异,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呈"√"状区域差异,"中部凹陷"现象突出,且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间的区域差异分化明显,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独领风骚,其他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要解决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的问题,需加快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着力构建现代化终身
作为文化外交的最早实践者,西方国家形成了以西方文明中心论和国家利益观为出发点和目标的文化外交理论和实践路径.实践证明,西方国家实施的文化外交不但会造成文化和文明间关系的持续紧张,还会导致文明间的恶性竞争和冲突.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外交对人类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本文从"文明对话论"的视角,为文化外交的学理分析和实践路径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范式.文化外交应将"文明对话论"核心思想纳入文化外交决策和实践的全过程,以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相互统一为出发点,采用"核心价值—文明自觉—共同价值"的文明对话模式,实现文明自觉和全球
在众人的环视中被拉往刑场的阿Q的意识里,围观喝彩的人们的视线与狼的眼睛相重合,小说的这一结尾让我不寒而栗.同时,让我想起描述耶稣被钉杀在十字架的《复仇(其二)》篇末的一节:rn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然而以色列人连“人之子”都钉杀了.rn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的身上,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rn当然,阿Q无法与被崇拜为“神之子”的耶稣相比.但是,耶稣毕竟不是“神之子”,而是“人之子”,同样地,阿Q也只能是“人之子”.不难想象,将他枪毙的人身上也是沾满血污.
期刊
一rn日中两国恢复邦交的呼声很高,特别是这次.其特征是:以对中国的责任意识来印证此种呼声的趋向很强.作为其成果,5月号的《世界》杂志上发表了《抗战时期强行抓捕中国人记录》这样的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响.rn对于这种倾向,很多人认为这是日中友好活动的基础.我也不是不同意这个说法.但是,要想让这个问题真正变得有分量,似乎还需要思考更多的东西.我想写一点这方面的内容.
期刊
伍德的《费希特的伦理思想》是英语世界第一本系统研究费希特伦理思想的专著.伍德是在费希特耶拿知识学的整体框架下阐述他的伦理思想,并且始终是结合它的思想源头康德哲学进行论述的;他对费希特实践哲学中的交互主体性思想做了重要探讨;他以广阔的哲学视野使费希特伦理学与现代伦理学的各种思潮,与现代哲学的各个流派建立起了理论关联,赋予了费希特伦理思想以鲜活的时代生命力;他阐发了费希特关于交互主体和自由交往的伦理思想在建构一种未来的理性社会中的现实运用.
一rn美国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是美国学者编写的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进行叙述的英文著作,这些著作往往以向西方读者和学者普及中国文学知识为目标.目前学界对国内及港澳台地区文学史及教材中的鲁迅书写已有研究,对美国学界出现的鲁迅研究论文和专著也有梳理,但尚未对美国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中的鲁迅书写进行系统考察.造成这种研究现状,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美国的中国文学史写作序列本身尚未形成定论认识,谈及美国的中国文学史著作时往往都集中于两部规模较大的著作——《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和《剑桥中国文学史》的讨论;另一方面,关于鲁迅的专题论
城镇供水消费者知情权异于一般消费者知情权.信息供给的"碎片化"状态、信息获取的成本高昂、消费者提取和使用具有证据意义的信息困难成为窒碍城镇供水消费者知情权实现的因素.其根由在于消费者知情权与经营者信息告知义务的对应性偏差、城镇供水立法中技术条款的缺失以及城镇供水法律关系的特殊构造.破解窒碍因素的出路,不妨以对消费者进行倾斜性立法保护为基本思路,通过对相关立法条款的优化,实现消费者获取信息"量"与"质"的双重提高,最终达致消费者知情权有效保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