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之前的孕育与积淀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aohuoz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于2012年6月18日至6月23日在美丽的青岛举行。这次比赛是对我国年轻一代指挥人才的一次检阅,来自国内各音乐院校以及在国外音乐院校中留学深造的十二名选手参加了比赛。
  比赛的结果是第一名空缺,来自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的焦阳获得第二名,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景焕获得第三名,来自德国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的李昊冉进入决赛。
  本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山东省文化厅、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承办,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比赛的艺术顾问是吴祖强和黄飞立,评委主席是俄罗斯指挥大师根纳季·罗日杰斯特文斯基,评委会成员是:李心草、张国勇、郑小瑛、俞峰、梁大南、谭利华(以姓氏笔划排序)。
  举办第一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李德伦是中国老一辈指挥大师,中国交响乐事业和交响乐指挥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的丰功伟绩人所共知,现已成为中国音乐史上重要的一部分。以李德伦的名字命名指挥比赛,既是对这位伟大指挥家的缅怀和纪念,又是对参赛青年指挥家的鞭策和鼓励,这是一个带有“双赢”色彩的创意。
  本届比赛我作为嘉宾来到现场,观看了决赛阶段的赛况。下面将我所看到和感觉到的情况罗列如下,以飨读者。
  
  成熟与细腻是取胜的关键
  本届比赛的最高奖(第二名)获得者焦阳,是一位带有“思想条理性”和稳重气质的指挥新秀。他当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时师从于胡咏言教授,后赴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深造,在咸信益(Shinik Hahm)和鲍顿(William Boughton)的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焦阳在2006年于深圳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指挥比赛中获得第三名,当年他参加决赛时我也在现场,对其表现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说实在的,当年的焦阳颇有一副指挥才子的“架势”,指挥技巧已经很娴熟。但他的弱点也很明显,就是缺乏稳重的成熟感,面对乐团,他常带有不必要的情感外露和过于夸张的动作。记得赛后我与他接触过一次,当时我就直言不讳地向他提出了这些看法。可贵的是,焦阳听得非常认真,他一点都没有找借口反驳我并为自己开脱,而是默默地记下了我的每一句话。看到他真诚的态度,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念头,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他日后一定会在艺术上取得成功,因为他的内心有着容纳百川的气度。
  果不其然,焦阳在本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杀到决赛,他的实力在比赛中展露无遗。抢眼之下,人们开始格外关注这个清秀而帅气的小伙子。
  进入决赛后,焦阳第一个出场,他选择的曲目是勃拉姆斯《F大调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必选曲目)和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那天下午两点,焦阳充满自信地登上舞台,面对着青岛交响乐团的数十位演奏家,沉着地抬起了他的双手。
  本届比赛有一个特点:选手们参赛时并不是从头至尾将作品“顺”完,而是边演奏便排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作品的音乐处理。焦阳上场后先排演规定曲目,“勃三”第一乐章很不容易,音乐结构严谨却很有浪漫情调,对于指挥来讲,如何处理好乐句的走向,继而烘托出主题的特征,是一个“适度把握”上的难题。而乐章开始时铜管声部的和声效果亦是关键,这两个和弦若处理得不好,接下来的第一主题就无法显露出个性。焦阳面对总谱镇定自若,语言和手势都很简洁,但排练的效果却很明显。我在下面随着排练的进程聆听,感觉乐团演奏的音乐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顺畅。接下来的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焦阳强调了音乐的色彩延续性,对木管声部的要求很细致。他的分拍打得精确,作品的整体性和乐风上的朦胧感都得到了尽情的体现。胸有成竹,成熟沉稳,焦阳靠此表现赢得了比赛。
  比赛第三名获得者景焕是一个性格开朗、心态平和的姑娘,其父是我国作曲家景建树。当年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时,景焕是徐新教授的学生,后来赴美留学,在辛辛那提大学师从于指挥家吉布森(Mark Gibson),现正在该校攻读指挥博士学位。
  景焕有着很好的专业基本功,她对音乐的感觉十分敏锐,指挥动作清晰准确,富有一定的感召力。当天决赛时,她选择的曲目与焦阳一样,上场后先排演“勃三”第一乐章。她十分强调音乐的紧凑性,对于奏鸣曲式结构有着细致的处理,在呈示部两个主题出现前,她做了相当充分的铺垫,起到了有效的“启示”作用。《牧神午后》她指挥得比“勃三”第一乐章好,对于这首印象派作品,她能够以女性特殊的细腻来挖掘其中的色彩变化。我在下面观察到,在将乐曲的整体结构调整顺畅后,景焕重点排练了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的内声部音型,将音量、音色都作了“绘画”般的处理,这样便使得乐曲朦胧混沌的效果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景焕是一位心理状态和综合素质都较优秀的指挥新秀,比较参赛的其他选手而言,她的成熟稳重感也是略强的。此外,她还有着男性般的大气作风,排练时干净利索,没有过多的无意“纠缠”,这些都取决于她在音乐理解方面的自信心。
  感性与理性结合才能成功
  本届比赛最令人遗憾的就是进入决赛的李昊冉未能获奖。李昊冉是一个很有才能的指挥苗子,他的可贵之处就是具有无限的音乐激情,技巧也很不错。李昊冉目前就学于德国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是德国指挥家埃赫瓦德(Christian Ehwald)的学生,此次参赛,他在前两轮成绩很好,是包括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在内的全体评委一致看好的选手。
  决赛那天,李昊冉第二个登场,他排演的“勃三”第一乐章尤其强调了音响的厚度,其他方面的处理算是中规中矩。自选曲目他没有像焦阳和景焕那样选择《牧神午后》,而是挑战性地选择了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第四乐章。说实在的,那天李昊冉真的很有气魄,从曲目的选择上,我就看出了他势在必得的决心。果然,重新上场后的李昊冉使足了力气,他将“肖十”第四乐章挥得几乎顶破了天,自己也开始浑身上下“拼搏”不止,形体动作一个接一个,而他手下的乐团则将音乐的速度推向了顶点。李昊冉的“激情”迸发到一泻千里的程度,面对着像脱缰的野马一般的乐团,他可能已经感觉到自己不是在掌控音乐,而是在随着音乐奔腾不息。一曲奏完,旁观者欢声雷动,李昊冉本人或许也觉得自己很有希望。但是,他忘记了自己是处在比赛现场而不是音乐会现场,台下端坐的是由数位顶尖级指挥专家组成的评委,而这些评委是不会轻易被他所表现出的激情感动的,他们需要看到的是感性与理想相结合的、符合作曲家作品风格的、正确而又适度的演释。
  果然,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决赛结果出来了,李昊冉没能获奖,连在获奖音乐会上执棒的机会都没有。很多人为此而深深不解,而我却在遗憾中接受了这个结果。李昊冉确实是一名出色的选手,他本来是有能力摘取奖牌的,但由于自己缺乏冷静,在指挥时未能将感性与理想结合到均衡的程度,以致达到了对作品失控的地步。鉴于此,评委们给他打低分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通过李昊冉比赛失利这件事,我想很多年轻指挥都应该从中接受教训。指挥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艺术,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彻底搞清楚。一个指挥家,特别是年轻指挥家,一定要在自己的头脑中树立起音乐第一的概念,到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忘记你手下还有百十人的乐团,你的每一个击拍、每一个举动,都要对乐团负责,对音乐负责。不要总想着杜达梅尔有多帅,迭戈·马修斯有多酷,继而养成了一大堆轻浮外在的毛病,却忽视了指挥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掌控能力,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误区。
  公正的评委是比赛成功的保障
  本届比赛的评委都是目前我国最活跃、最有威望的指挥家,他们基本代表了我国指挥艺术和指挥教学的最高水平。在这些评委中,郑小瑛是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是我国老一辈指挥家的楷模;俞峰是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中国指挥协会会长;张国勇是上海歌剧院艺术总监,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谭利华是北京交响乐团团长、音乐总监;李心草是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韩国釜山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唯一不是指挥家的梁大南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北京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
  本届比赛评委会中的最佳亮点是俄罗斯指挥大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他是当年李德伦的好友,李德伦留苏时的老师阿诺索夫的儿子,也是郑小瑛留苏时的授课老师。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具有极高的国际威望,是世界上现存的、为数不多的老一辈指挥大师中的杰出代表。此次出任比赛的评委会主席,他不顾八十一岁的高龄,每日坐在评委席上认真观看选手们的比赛,还抽空举办了一次公开大师课。罗日杰斯特文斯出席本届李德伦指挥比赛并担任评委会主席,不仅是对他逝去老友的极大缅怀,也是对这次比赛的充分肯定与莫大支持。
  本届比赛的评委是公正的,他们的工作是严肃认真的。对待每一位选手的表现,评委们都仔细地观察,认真地评议,力争做到严格把关、客观公正。对于本届比赛的最终结果,人们普遍认为是谨慎而负责任的,比赛第一名的空缺,正是秉承了严肃公正,宁缺勿滥的原则,这样的结果,对于每一位参赛选手来说,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事实。对于李昊冉的评议,评委们的意见高度的统一,虽然每个人都感到很遗憾,但却仍然以实事求是为准,没有任何“网开一面”的表示,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腾飞之前的孕育与积淀
  本届比赛除决赛的三名选手外,还有三人进入复赛,他们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赖嘉静,来自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的钱骏平和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丁毅。这三位选手也都有着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不同程度的指挥才能。
  然而,本届比赛并不是一届明星闪耀的比赛。综观比赛的全过程,没有出现令人惊讶的天才火花,这也许就是指挥艺术的特殊规律,或许是中国指挥艺术后备力量真实现状的体现。尽管焦阳、景焕、李昊冉等人在比赛中表现出了令人欣喜的专业能力,但他们的身上仍有许多缺点和不尽完善的地方。比如焦阳,他的表现虽成熟稳健,但缺乏锋芒毕露的果断感和敏锐的“霸气”;景焕虽然很细腻,指挥作品时也有自己的想法,但动作有些程式化,音乐表现幅度不够,整体上还有较强的“学生味儿”;李昊冉前面已经说得很多了,此处不再赘述。总之,选手们的表现给人们的感觉是基本功好,排演规格高,但没有超强的驾驭力,也没有令人为之惊叹的感召力,距离真正的指挥家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
  此外,本届比赛参赛人数太少,且选手多为在校就读的学生(少数人曾在国外一些乐团中兼职),这样的比赛多少给人们带来了学生比赛的印象。真希望以后这个比赛能够成为国际比赛,使一些在乐团中任职的青年职业指挥家来到参赛的阵容中,这样不仅提高了比赛的专业规格,也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年轻指挥家的真实水平。
  万事开头难,这是李德伦大师的女儿、本届比赛的重要筹划者之一、大提琴演奏家李鹿老师的话。我很理解和赞成这句话,第一届李德伦全国指挥比赛尽管还有诸多需要改进之处,但它毕竟成功地举办了,而且还在我国音乐界和指挥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已经是一件值得夸耀的盛事了。今后,相信在文化部相关领导的关怀下,在指挥界乃至音乐界诸多同仁的努力下,这个以李德伦大师的名字命名的指挥比赛,一定会越办越好,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指挥大赛。
  腾飞之前的孕育与积淀,这是我对本届比赛印象的一个形容。尽管比赛中没有出现人们所希望看到的“天才之星”,但选手普遍基本功好,技术全面,对乐团的掌控力提高,这些都是很好的“预兆”,也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一旦量变发展到质变的程度,那就是腾飞的开始。到那时,我国的指挥“天才之星”一定会横空出世,成为国际乐坛上的真正主宰。
其他文献
在我知道的“冷门”古典音乐家中,有两位都姓福斯特。除了捷克作曲家约瑟夫·福斯特(Josef Forster)以外,据我所知,还有一位生活在更早时代的作曲家,不过是奥地利人。两人之间除了姓氏相同,应该并无其他关系。  依曼纽·阿劳依·福斯特(Emanuel Aloys Forster 1748-1823)1748年1月26日出生于希勒西亚(Silesia)地区。希勒西亚那时属于奥地利帝国,现在大部分
期刊
再见傅人长  傅人长很忙。他现在既是柏林交响乐团(Das Sinfonie Orchester Berlin)的首席指挥,又是厦门爱乐乐团的艺术副总监和常任指挥,每年还要与很多乐团合作,途经他的家乡上海,更多的是在机场转机。不久前他终于应上海爱乐乐团之邀,在上海音乐厅指挥了一场“意大利印象”音乐会。时隔几年,再度现场聆听,欣喜地感到他的指挥艺术已进入新的境界。  傅人长每年定期在柏林爱乐大厅指挥多
期刊
音乐剧界的“头牌小生”迈克·波尔(Michael Ball)长期活跃在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的舞台上。2013年2月14日,应上海大剧院邀请,他在大剧院开业十五周年纪念晚会——“不说再见”特别音乐会上,以压轴嘉宾的身份,首次为中国观众现场演唱了多首音乐剧名曲。  本刊特约东上海演艺中心市场部经理裘晔与迈克·波尔先生面对面交流了一些音乐剧界的相关话题,以飨读者。  ● - 裘晔 ○ - 迈克·波尔  
期刊
2012年12月13日,在莫斯科的加琳娜·维谢涅夫斯卡娅(Galina Vishnevskaya)歌剧艺术中心外有一列数百人的行列,人们的神情庄重肃穆,他们手持着鲜花,静静地等候着去向这位杰出艺术家的遗体告别。场馆内哀乐低回,花圈环绕,逝者安祥地躺在鲜花丛中。现场的大屏幕上一遍遍地回放着她生前的音容笑貌,那熟悉的歌声和亲切的形象让人们沉浸在对她无限的怀念之中。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亲临告别仪式现场,献上
期刊
在演奏西方古典音乐所用的众多乐器中,我当然也跟绝大多数爱好者一样,喜欢钢琴、小提琴。不过,除此之外,我对管乐器也很感兴趣,尤其是弦乐器和某种管乐器的合奏,比如说,单簧管五重奏:在四种弦乐器合奏的背景上,再加上一把单簧管,音乐听起来就像黑色的天幕上出现一片点点闪烁的星光,或者像深深浅浅的绿色丛林中开出一簇簇鲜红、金黄的鲜花,又或者像一望无际、蓝色锦缎般的汪洋上出现了无数星星点点的白色浪花,音乐的色彩
期刊
10月下旬的一天中午,我在上海见到了陈其钢。握手时,他亲和地微笑,依然是那么的温文尔雅,轻声细语,神态自若,一点都看不出他刚经历了一次丧子的剧痛。此番他是为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专程来沪的,作为这个计划的首席评委,他置个人痛苦于度外,依然马不停蹄、井井有条地全力开展实施工作,实在难能可贵,令人肃然起敬。  一拍即合,首届成功  作为华人作曲家的代表人物,陈其钢声誉卓著,但他更着眼于中国音乐的
期刊
本人并不是音乐圈内人,要写朱建这样一位音乐家,真可谓有点“不自量力”。之所以写,源自内心的那份感动。这份感动不仅我有,上师大老年大学的吴祥兴校长有,班上的贝彦良老师有,朱建的亲戚朋友老同学们,还有许许多多听过他课的学生们,及上海音乐学院的教职员工都有。  音乐是全人类的宝藏,高雅音乐是人类智慧的沉淀,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因斯坦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他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启发
期刊
在当今中国,要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欣赏一场一流的音乐会并不是件难事,然而,要对其中的任何一次经历保持四十八小时或更持久的热情去回味却并不容易。不论是柏林爱乐,还是刚刚离开的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都会以飞快的速度被人们忘却。或许这并不完全是件坏事,说明普罗大众真的开始拥有了可以被称为“生活化”的东西了——既然是生活,就免不了是平常和平凡的。  这里我想说的是在本文写下二十四小时前的一场音乐会—
期刊
法国歌剧在二十世纪前半期的录音完全取决于当时歌剧演出的状况,在古乐器没有复兴之前,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歌剧都不在考虑之列,虽然也并不是很少被演出,也录制过一些片段和咏叹调,但风格在今天来看是无论如何不能被接受的。精彩的录音版本中,所有剧目几乎都集中在浪漫主义时期,然而这其中还不包括柏辽兹,他的音乐实在太超前了,在那个时候几乎不能被人完全理解,像《特洛伊人》这样的歌剧直到1957年才首次毫无删节地上演
期刊
路易吉·凯鲁比尼(Luigi Cherubini)到底算不算一位“冷门”音乐家?老实说,我也不太清楚。  查一下Amazon网页,他们网上卖的凯鲁比尼作品的CD和DVD,至少有三百七十三张(套),包括一套七张、由EMI公司出版的《凯鲁比尼诞辰二百五十周年纪念版》。凯鲁比尼的主要作品都是歌剧和宗教音乐,他的歌剧作品,包括十一部歌剧、十部喜歌剧和其他各种形式的音乐剧、独幕剧等等,总数可达三十五部以上。
期刊